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孩子是否上幼小衔接班成绩差别小 4成抢跑娃反退步

来源:青岛早报-- 2012-11-21 07:06:56 字号:TT

    培养习惯比学习更重要

    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会了 老师讲的就没吸引力了

    针对孩子学前教育的问题,陈红认为,“家长们可以多带孩子读书,拓展知识面,让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独立完成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和做事专注的态度。”陈红表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家长没有这种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意识,在孩子上学前也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教育,这会让孩子在刚上学的时候学起来比较吃力。

    “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都有一些让老师吃惊的学生,有的孩子100以内的加减法都能算出来,一年级的课文可以流利地读下来。”孙敏说,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时特别愿意让孩子展示这些才能,孩子展示的时候,家长们也都会感觉非常骄傲。“说实话,我们真不希望幼儿园和家长提前教孩子学知识。”孙敏说,首先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教知识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结果,即孩子学到的内容,而不是过程,小学老师在上课前则会经过集体备课,授课方式更科学。

    “我遇到过好多学生,很多知识他们在上学前都已经学会了,老师讲的知识没有吸引力,上课就随处走动。”孙敏说,这些孩子在一二年级表现很好,但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之前的“老本”吃完了,表现就不会像一二年级时那么优秀,他们自己也会有较大的失落感。“关键是等他们发现老师讲的他们不会的时候,他们想去学习,但没有养成集中精力听讲的好习惯,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了。”孙敏说一旦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们才会发现提前让孩子学知识,可以帮他们提前起跑,却不能帮助他们持续发力。

    相关政策 教育部严禁幼儿园“小学化”

    为遏制超前教育,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标准: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指南》对于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带有强制色彩。

    从本质来讲,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论家长还是幼儿园都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教育部强调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这是对学龄前儿童超前教育的纠偏之举。但是,近年来,应试教育压力不断前移,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套上了重重 “枷锁”;对孩子进行拼音、外语、数学等小学化内容教学,俨然成了幼儿教育的通病。

    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幼儿特别是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如果只会10以内的加减法,不会更复杂的计算题,孩子上小学就会吃亏。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小学不准组织入学考试,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在择校关口已前移到小学的当下,为了让孩子能上一所优质小学,家长只能违心教孩子小学知识。

    不仅是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也在多个文件中,对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进行了明令禁止,并在日前刚刚出台的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认定条件中规定,如果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将无法获得每年生均1000元的财政补贴。(记者 臧旭平实习生 苏建勋 于淑纳)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