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头条 > 正文

青岛德式排水系统几乎全已翻建

来源:环球网-- 2012-07-25 13:38:51 字号:TT

青岛德式排水系统几乎全已翻建

栈桥东侧旧式排海口

  7月23日下午,记者拨通了青岛市排水处宣传部部长乔全荣的电话。“德占时期的下水道不能作为青岛排水系统的代表”,交谈刚开始,乔全荣就确认,德国占领青岛时期留存下来且正在发挥作用的排水管道数量很少,“目前青岛市内维持正常排水工作的排水管道绝大部分都是在建国后设计、铺设的”。

  “年代越新工程质量就会越高” 

  青岛李沧区沧海路、四方区海岸路、胜利桥附近都是青岛遇雨容易积水的路段,在青岛市内,也流传着青岛老城区不淹、新城区一下大雨就淹的说法。德式地下雨水管道最集中的排水处第一排水工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正常降雨期间老城区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当遇到大雨时,青岛的老城区也会有积水地,“只是发生积水的情况比较少”。

  “很多人觉得老城区排水设施好,其实年代越新工程质量就会越高”。刘鲁峰表示,青岛老城区离海较近,这是老城区得天独厚的排水条件。“排水情况和地形关系很大,就像青岛的地形优势是很多内陆城市没办法比的。”

  乔全荣将老城区所谓“不淹”的秘密归结为“天时、地利与人和”。在他看来,青岛的自然环境对排水工作是一把“双刃剑”:青岛总体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三面临海,“起伏的丘陵地形好处是利于水流流动,但同时也使得雨水聚集较快。”而天文大潮则更是容易引发海水倒灌。乔全荣部长认为“人和”在防汛工作中尤为重要,“一到下大雨时,排水处没有一个人是空闲的”。

  排水处称已因德国管道站在风口浪尖

  “我最近收到了十几家媒体的电话,全国各地的媒体都有,都是让我介绍青岛排水经验的。”谈话中,乔全荣笑称自己因青岛堪称传奇的“德式下水道”已经站在了媒体报道的风口浪尖。“每一场降雨都有其特殊性”,与舆论普遍所持的态度不同,乔全荣对排水工作的看法很谨慎,他认为,排水工作会因城市地形、环境等不同各有差异。

  7月23日,记者联系了青岛市排水处的多位工作人员,虽然青岛市排水系统的表现一直为外地称道,而其核心部门“排水管理处”工作人员却普遍谨慎,“只有经过青岛市政公用局宣传部门的统一安排才能接受采访”,对于青岛市排水系统的现状,他们并不愿做出评价。(见习记者 郑贻丹)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