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胶州道德模范受表彰 烈士家属获百万元褒扬抚恤金(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2-04 23:15:17 字号:TT

    三、助人为乐(5个)

刘慧丽父母

    1、刘慧丽,女,生前19岁,胶州市铺集镇谭家埠村人、重庆师范大学学生。

    2012年9月10日,刚刚考入重庆师范大学的19岁女孩刘慧丽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引发脑溢血辞世。她的父母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时,决定尊重女儿的遗愿,捐献遗体挽救他人生命,这也成为了重庆市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以来的成人第一例。在得知自己的女儿已经让数人重生的消息后,刘慧丽的父亲刘林忠眼中闪动出泪花,“女儿虽然不在了,但是她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我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她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息了。”刘慧丽所捐献的人体器官不仅挽救了7位不同患者的生命,更用她最后的努力诠释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她的事迹还带动了重庆70多人纷纷做出遗体捐献的决定,把胶州人的爱心和无私精神传遍大江南北。2012年9月刘慧丽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10月被评为“山东好人”,12月被评为青岛市2012年度十大“微尘公益之星”,并入选2012年度“感动青岛十佳人物”。

    2、王海燕,女,50岁,青岛普天电器有限公司(原青岛开关厂)退休工人。

    王海燕,胶州市一名普普通通的市民,自退休后,就主动做起了红十字志愿者,她以无怨无悔、知足长乐、博爱奉献的态度积极参加我市红十字会举办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为群众热心服务。王海燕乐于助人,关心街坊,不求回报,是我市第一批拥有全国红十字志愿者注册码的红十字志愿者,先后荣获2011年度青岛市红十字会一星级志愿者、2008—2010年度胶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王海燕从1996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至今已献血16年,献血量23000cc,其中全血18400cc,成分血16800cc,捐血量20000cc,荣获“胶州市无偿献血冠军”称号,在青岛地区献全血量位居榜首,从2000年至今多次获得全国及青岛市无偿献血金杯奖、奉献奖、优秀奖等荣誉。王海燕自己表示:“只要自己的身体状况允许,还会继续献下去,用自己的鲜血延续、挽救他人的生命,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实。”

    3、于永兴,男,79岁,胶州市第六中学退休教师。

    1994年,于永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执教35年的讲台。多年的教龄给了他从事家教工作的丰富经验。退休后,他多次谢绝了一些个人和单位的高薪聘请,铁了心地选择家教这一工作。为更好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及时更新家教观念,他首先抓紧了自己的学习。10多年来,他每天都坚持2—3个小时的学习,自费订阅了《当代家庭教育》、《父母必读》等10多种刊物。反复阅读研究《心理学》、《现代教育学》和有关家教理论及报刊杂志。写了近20万字的授课材料和家教论文,约60多万字、100多幅图片。多年来,他先后在12个镇办、16个村、5所幼儿园、14所中小学,做过家教指导讲座,累计达220多场次,受教育的家长达7万余人次,光讲稿就160多篇60多万字。2010年,于永兴被评为全省“先进‘五老’辅导员”,先后11次获得胶州市、青岛市及全省“关心下一代示范家庭”、“关心下一代工作十佳标兵”、“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张连炜,男,75岁,胶州市阜安街道市南小区居民。

    在市南小区,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转业老兵,退伍不退色;他是“活雷锋”,40多年如一日,义务为居民上门维修电器,他的名字伴随他的足迹传遍了街道社区、居民楼院。他就是75岁的义务电器维修工张连炜。张师傅是个热心人,退休前,就抽吃饭和下班的时间给人家维修,退休后,只要接到居民的求助电话,就赶紧将居民的名字、修理内容、门牌号,作好记录,生怕遗忘了耽误别人使用。如今,张连炜又主动报名成为了社区的妇女维权服务志愿者。为社区居民维修小家电,只需拆拆装装、点点焊焊一类的,张连炜从不收人一分钱。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连炜40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为名利,默默无闻。在功利物欲面前,在部分人道德失范的情况下,他举手投足编织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延伸、在放大,不断向社会传递着爱的温暖,把自己的爱心和无私精神传到千家万户。

    5、匡昊天,男,13岁,王锐,男,13岁,胶州市第十中学学生。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坚持天天做好事就很难;一件简单的事做起来很简单,坚持天天做就不简单,这就是匡昊天、王锐两名美德少年的生动写照。2009年,胶州市第十中学的王宇同学,因车祸致双腿受伤落下后遗症,成了“玻璃人”,磕了碰了就容易骨折。由于走路极不方便,每天上学、放学都是父母接送到学校,与他同班的匡昊天和王锐两名细心的同学看在眼里,便萌生了长期照顾王宇的念头,于是,他们俩就成了王宇的“左膀右臂”,不离左右,搀扶他上下楼,帮他整理书包,雨雪天更是格外小心,三人挽着胳膊的样子胜过亲兄弟,这样的场景持续了一年半,风雨无阻。更为感动的是,匡昊天、王锐的这份友爱让王宇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学习也更加努力,每次考试都在级部前十名,他说,这一切都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是他们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使我脚下的路变得平坦而宽阔……把简单的事重复做下去,匡昊天和王锐的事迹感动着全校师生和孩子的家长,他们把好事长年坚持做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