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头条 > 正文

青岛药店十年扩张7倍

来源:青岛晚报-- 2012-12-17 14:15:22 字号:TT

青岛药店十年扩张7倍

青岛药店十年扩张7倍

青岛药店十年扩张7倍

青岛药店十年扩张7倍

  药店扎堆开,如今成了岛城街头一景。虽然给市民买药提供了方便,但是过度开店引发的一连串不良反应也开始显现:一度被认为是赚钱好行当的药店已经从暴利时代转入了微利乃至亏损时代,入不敷出导致不少药店关门。岛城最大零售连锁药店——丰硕堂药店今年以来就关闭了近20家分店。业内人士无奈地说:“由于数量过度饱和以及社区零差价药品种增加,药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

  现场100米路上开了6家药店

  “如今,买药真是比买冰糕都方便了,一出门遍地是药店。 ”昨天下午,在大连路上,市民孙家进笑着说:“5年前,这条路上只有一家药店。现在,你看看,已经有海王星辰、国风等七八家药店了,最近的两家药店只差了不到10米。 ”

  与大连路相比,齐东路上药店的扎堆程度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不到100米的路段,国风、安盛堂、丰硕堂、百姓阳光、海王星辰、胶东6家药店“摩肩接踵”。其中,丰硕堂、百姓阳光、胶东三家药店仅一个门头房之隔。而昨天下午,记者沿伊春路步行不足1000米,就看到百草厅大药房、丰硕堂大药房、国风大药房、众生大药房等十余家零售药店分列道路两侧。同样在浮山新区、逍遥二路、徐州路、中山路等路段,以及炙手可热的台东商圈,药店“三步一店,两步一门”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数据1700人就拥有1个药店

  零售药店分布如此密集,的确方便了老百姓买药。但对于药品零售行业来讲,却是一件头痛事。调查显示,岛城的药店已经处于严重饱和状态。 2002年的时候,岛城才有600家药店,可如今已经拥有5000余家药店。也就是说,平均不到1700人就有一家药店。而国内大部分城市的药店密度则是每3000个人才拥有一家。青岛的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了国内同类城市的平均水平,甚至比发达国家还高。而据药品零售行业研究机构调研显示,按药品的服务量来讲,平均3000人一个药店,是零售药店最低生存的保障。

  为了防止药店盲目扩张,市药监局2006年曾出台规定,通过审批的新开药店必须与旧药店间隔250米以上,营业面积需达到100平方米。但是药店扎堆开的现象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遏制。

  算账高利润变低利润至亏损

  “过去,药品综合利润在30%左右,最好的时候是2004年,药店的纯利润在10%左右。”一家药店的老板说,“现在的药店大部分都勉强维持,甚至是亏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药品利润下降了。我们为了争取顾客,只能在药品价格上做文章,降价促销。一盒康泰克批发价13元,零售12.8元;一盒50毫克/片规格的倍他乐克批发价要10.8元,有些商家只卖8元,为的就是增加客流量,促进其他药品的销售。 ”药店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零售药店的成本账:目前一名执业药师的月薪至少3000元,一名营业员的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一个药店通常要配备两名执业药师和两名营业员;一年的房租要在10万元以上,各种税费、日常开销,一年也得5万元左右。算下来,一个标准的零售药店一年正常的运营成本应该在27万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该行业30%的销售毛利率计算,一年100万元的营业额才能支撑一个零售药店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每天要有大约3000元的营业收入。而现在经常一天的收入都不到2000元,有的时候才1000元。

  调查多重压力致药店生存难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争抢顾客降价促销让药店的利润直线下降,甚至赔本赚吆喝。而另外一方面,医院电子处方以及零差价药进社区等外部因素则分流了药店大量的客源。最近两年,药店的客源逐年下降。

  “说实话,以前我们顾客都是从医院里来的,占了我们一半以上的客源。而现在少了至少一半。 ”昨天下午,在岛城西部一家大医院门口的药店里,工作人员说,目前很多医院为了防止处方外流,直接利用电子处方在医院内各科室间流转,根本不经过患者的手,患者想“医院开方、药店拿药”有点难。同时,“从药店买药比在医院买药便宜”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变成了历史。由于社区医院的基本药物按照进价零差价销售,零售药店的价格优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原先经常在零售药店买药的消费者转头走进了社区医院。新医改实施以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凭借 “零差价”和“医保报销”的优势,分流了药店的相当一部分客源。店员坦诚地说:“一盒伲福达我们卖19.9元,进价就18.7元多。但在社区医院,市民报销70%的药费后只需自付几元钱。你说我们还哪有竞争力? ”

  恶性竞争埋下安全隐患

  药店过多、过密导致的恶性竞争,最大的受害者是百姓。药店辐射半径越来越小,利润也随之萎缩。过度竞争也造成了不当竞争。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商家为谋取利润不择手段,老百姓的用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药店货架的“底层规律”,想买便宜药得弯腰到药架的底层找,一些低价药甚至遭商家下架,导购却为从药品销售中分成而向消费者推销高价药;一味追求多元化,以提升盈利为唯一目标,什么挣钱卖什么;药店违规卖药,近年来国家陆续增加零售药店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品种,但无论政策如何严格,处方还是可有可无。而且,当第一家药店出现不良手段打破生态平衡时,其他药店迅速跟进。这些无序的行为成为了医药行业的硬伤,大大阻碍了其健康发展。(记者 田璐 实习生 房婷婷)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