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揭秘民俗艺人:草编吹糖一天轻松赚上千 糖画一周能学会

来源:青岛日报-- 2013-03-01 07:41:55 字号:TT

    民俗节会主办方:老手艺当“主角”尚需时日

    在前几年的萝卜元宵糖球会上,老手艺的角色多是那“敲边鼓”的,凑个热闹、造个气氛。没想到,今年他们在市场上把“鼓”敲得越来越响了——每日赚个上千元并不难,可谓是“老”当益壮。萝卜元宵糖球会组委会负责人对此颇为感叹。但是,当被问及“能否让这些老手艺担任‘主角’,像萝卜、糖球、小吃摊位那样参加招商?”这位负责人认为,“还需时日。”

    据了解,在萝卜会上,主办方曾腾出古玩城邀请老手艺参展,甚至力邀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来捧场,但是,效果低于预期。“过不去人流,民间工艺品也卖不动,参展的也就打‘退堂鼓’了。不少老手艺人更愿意散布在萝卜、糖球、小吃的街道上,跟着人流销售手工艺品。”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老手艺的市场效应还无法与糖球这些商品比肩!

    老手艺在萝卜元宵糖球会上的“热销”,是否意味着其正在“枯木逢春”?

    “老手艺的产生与发展从来都与需求息息相关,有了市场需求才能有手工技艺的存在……”当被问及老手艺的生命力问题时,青岛民俗学会几位民间艺人不谋而合给出了这样的认识:“老手艺能否走出‘故纸堆’,关键在于具备两个字:需求。”

    热销条件:

    与百姓生活接轨

    吹糖艺人孔德鹏跟着父亲闯北京,他对老手艺有这样的认识:“‘在全国对 ‘非遗’推波助澜的大氛围里,老手艺这些年的温度噌噌地升,但得有一条件:接近百姓生活才行。那些‘宅’在大院、僻壤里的,或者让人有陌生感的,或者博大精深的老手艺,那还是很难接地气的,这些老手艺要闯市场得有股钻牛角尖的劲儿,也得有坐冷板凳的耐力……”

    解本华自从专职做面人,就在民间艺人群里从生面孔变成了熟面孔。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思想碰撞,也驱使他思考老手艺“如何走出故纸堆”又“如何避开束之高阁的命运”。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老手艺,一些商家也看到老手艺的价值,愿意为老手艺提供展销平台。但是,老手艺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完全依赖保护,那就是一潭死水。走市场,那才能搅出一汪活水。”解本华认为,老手艺缺乏市场,意味着丧失了传承的根源,“连生存都是问题,何谈创新和发展?”老手艺走出“故纸堆”,首先需要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否则,只能是一声叹息!”

    生存关键:

    需多露脸儿

    在劈柴院里从事糖画行业一年多,张国武就从商业布局上悟到老手艺的“生命源”:“老手艺不能玩单打独斗,也需要像商场一样扎堆儿。”他同时认为,按照市场规律,竞合能鞭策老手艺闯出新市场。老手艺扎堆儿,可以形成销售的磁场,也可以逼着艺人们修炼内功。萝卜会、糖球会的销售情况就是例子,老手艺聚在一起,做得好的、样式多的,自然卖得就好。那卖得不好的一定会回去琢磨着改进手艺。各种民间手艺展示的舞台多一些,或者提供更多的露脸机会,有利于老手艺的传承。

    其他民间艺人同样有这样的希望:“只有让更多人接触到老手艺,才能理解和喜欢上老手艺。不妨尝试在人流密集地段允许老手艺人进行展销,可以规定时间和区域、设定标准,这样,既能为老手艺人提供机会,又能增加一些文化味道。”

    春节前后,万达购物广场里搭建了“民间工艺活态展示馆”,解本华等数十位民间艺人就在那里边做面人边销售。“‘活态’传承是对遗产最好的保护,像杭州,做到了老厂房和老遗产的有机结合。”

    传承路径:

    政府“领唱”,民众“合唱”

    有数据显示,我国传统职业已消亡3000个,在保护“非遗”的呼吁中,不少人感觉到: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已成为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程。

    作为家族里吹糖艺术的第六代传人,孔德鹏认为,抢救确实刻不容缓,但是,要“非遗”不成为“非常遗憾”、老手艺改变“青黄不接”的状况,需要客观、主观条件都具备才能实现。“政府‘扶上马’重要,‘自救’更为重要。老手艺能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做到商品性生产,年轻人看到了老手艺存在的商机,不用撵着就会主动接手,传承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要想让‘绝活’不变成‘绝唱’,就要形成‘政府领唱、民众合唱’的气氛。”做葫芦烙的民间艺人李春丽感觉,“不少老艺人并不具有市场营销的能力,这就需要政府搭建平台,倡导民间力量不断介入,这无疑也是老手艺得以传承的一条出路。”

    民间艺人:

    莫把自己当“艺术家”

    “一些老手艺开始吃香了,在市场上卖得也真不赖。我们做老手艺的,也常被邀请去做表演,出场费也有几百元。不过呀,手艺人可不要认为自己就是大师、艺术家了,那样就爬上高台下不来啦。做民间手艺的,在过去就是走街串巷,吆喝着赚碗饭吃。只有明白这个,手艺人的手脚才能勤快,才能愿意天南海北地闯闯。”草编艺人张庆福说,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儿甚嚣尘上,老手艺跟着 “沾光”开始受到追捧,有不少老手艺入列“阳春白雪”,越是在这个时候,手艺人越要放低心态,正确看待自己,不要被吹得飘飘然,只有放下身架,才能有魄力闯出市场。

    青岛民俗学会:

    老手艺复苏要区分对待

    关于老手艺的保护、传承问题,青岛民俗学会的民间艺人们认为:不能“一刀切”,需要分开对待。

    对那些在现代工艺冲击中仍具有顽强生命的老手艺,政府可以针对影响其竞争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采取政策性保护,或搭建平台牵线搭桥,使之健康发展。

    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丰富工艺内涵的老手艺,如果因为管理机制落后或者经营不善,导致停产倒闭的项目,则可以采取扶持性保护措施,在资金上予以支持,使之逐步恢复元气。

    对那些没有市场需求但有一定价值的老手艺,政府就要“变而不通则养”,建议政府投入资金,对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和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人进行具体的传承保护,并对老手艺进行搜集、整理、归档,也可整理到博物馆里留存。(张华)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