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驾考难青岛驾校酝酿涨价 物价局:超过3830元可投诉

来源:青岛晚报-- 2013-01-12 13:15:41 字号:TT

青岛驾校酝酿涨价

青岛驾校酝酿涨价

  本月起,新交规让驾考难度加大,驾校和学员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教学和练习。近日,各地驾校涨价的消息不胫而走,上海学车费用已悄然突破7000元,涨幅超过30%,北京的驾校学费也超过5000元,南京等地的驾校也在酝酿涨价。为此,我市部分驾校正酝酿涨价,涨幅为每学员200元左右,使得学车费用可能突破4000元。昨天,记者从物价局了解到,这可能是驾校的一厢情愿,目前根据我市有关限价规定,小型车的学车费用最高不能超过3830元。

  驾校 成本增加想要涨价

  “就拿科目一来说吧,以前只需要学员拿着书回家看看就行了。现在不行了,没有固定的题库,只有考试大纲,要想让学员通过考试,我们驾校必须组织所有的学员集中培训学习,这就需要聘请老师上课,建设或租用更多的教室,增加了教学成本。 ”我市一家驾校的负责人说,科目一至科目三的考试难度增大后,驾校必须增大训练强度,这也会导致训练成本的增加。

  “新规实施后,学员要想通过考试,实际练车的时间肯定会比规定的还要多,油价总体上是上涨的,而且涨幅还不小,学员多练一个小时,油费就得多耗七八十块钱,多练五个小时,就是三四百块钱的额外成本。 ”市区一家驾校的负责人分析说,此外,新规让考试难度加大,考试通过率低,以前一个月能考出300人,现在可能只能考出100人,这就导致学员积压,以致驾校的运营成本间接增大。

  “主要是油费,训练时间长了,油费是最直接的成本,要是涨价的话,我估计涨幅差不多会在200元左右,涨得太多了可能会影响竞争力,这个涨幅应该比较容易让学员接受。 ”该驾校负责人说。记者先后咨询了市区的10家驾校,目前的收费多为3400元、3600元和3800元。驾校负责人均表示,涨价迫在眉睫,原因都是新规下考试难度加大,驾校和学员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质疑 项目少了凭啥还涨

  记者梳理了一下驾考内容,科目一变化的是题库,没有固定题库了,驾校只有投入时间给学员上课,才能保证学员顺利通过。但在新规实施前,我市大部分驾校都有这种课程,只是大部分学员并不前往上课罢了,因此当时驾校在科目一上的成本几乎为零。现在需要给所有学员上课,聘请教练及场地费用,将可能会导致驾校成本增加。

  科目二去掉了移库、通过连续障碍、单边桥等不切合实际的考试项目,考试内容从以前的“训练10项、考试4项”改为“训练和考试均为5项”,即: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侧方位停车、曲线行驶和直角转弯。从这个角度来讲,驾校在培训学员时成本应该有所减少才对,以前场地考的10项都需要训练,现在只需要训练5项,而且桩考中的 “移库”这一项也不用训练了,这都减少了油费支出。

    科目三增加了百米加减挡、左转弯、右转弯,但我市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增加了这一考试项目,此次新规对我市的科目三考试内容并没有影响,因此驾校在科目三上的支出并没有因新规而增加。(杨海涛)

    超过3830元可投诉

    记者从市物价局了解到,根据规定,以小型汽车驾驶员培训(C1、C2)为例,培训收费标准是2600元,驾校可在规定标准的基础上,上下浮动20%,即驾校培训费的最高上限是3120元。一般学员的学费还包含700元的考试费,外加10元的工本费,所以按规定驾校小型汽车培训的总收费上限是3830元。

    此外,按照规定,驾校代收费的项目为机动车驾驶证考试费、驾驶证工本费、身体条件检查费和电子路考场训练费。汽车、低速载货汽车驾驶证考试费为每人每次660元,驾驶证工本费为每证10元,身体条件检查每人每次收取检查费40元,也就是这三项总共收费标准为710元。学员自愿在电子路考场训练的,按照惜福镇电子路考场训练收费标准,小型车每车每小时180元,大型车每车每小时220元。服务性收费主要包括伙食费和班车费,收费标准驾校自行制定。

    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均应在学员自愿的前提下收取,驾校在收费前与学员签订书面培训协议中约定,代收费收入由驾校全部支付给收费单位,收费单位出具的票据应转交给学员。严禁将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学员档案、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车辆维修等作为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事项。

    市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我市目前执行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费标准是按照“青价费[2011]16号”文件的规定,在没有新的收费标准出台之前,要一直按照该标准执行,个别驾校的培训费超出最高收费标准的均为违规收费。 市民遇到驾校乱收费可拨打12358热线举报,物价部门将对擅自涨价、变相涨价、恶意压价、自立项目收费、未按照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