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时政类 > 正文

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三重维度

2023-07-16 15:24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李海青 毕国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作为对“第一个结合”的重要补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在理论、历史、现实的统一中,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

“第二个结合”既是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构成了两者“结合”的基本前提,使二者能够在“结合”中相互激发、相互成就。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蓝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追求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解放,构想在未来建设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为人类社会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下为公、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这种“大同社会”的追求与共产主义理想蓝图高度契合。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主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发挥人民主动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君舟民水、为政以德、政在养民,这些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高度契合。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高度契合。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认为,自然界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且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社会的道德礼制,“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些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具有高度契合性。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高度契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周易》中的“变通”思想、《论语》中讲到的“过犹不及”、《道德经》中的“祸福论”等,都体现了中国先哲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高度契合。

第五,马克思主义的党员党性修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追求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明确党员是本阶级的先进分子,没有任何与本阶级利益不同的特殊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处世之道、“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厚德载物的德性要求、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能够引导广大党员提升自身党性修养。

“第二个结合”的历史逻辑

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进行理论创造,从而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注重吸收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毛泽东赋予这一概念以崭新内容,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探讨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问题,与传统文化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物生有两”“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一物两体”等矛盾辩证法思想内在相通。在《实践论》中,毛泽东阐释了认识的基本规律,建构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理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1956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党的八大进一步确认“双百”方针,使之成为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方针。此外,我们党也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文化建设的目标,从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明了方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小康社会”借鉴传统文化的“小康”理念,和平发展秉承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传统,改革创新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变通”“革新”思想,求真务实继承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思想,“以人为本”传承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科学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谋万世与全局”和“天人合一”思想,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重大论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蕴的人民情怀、自信意识、自强精神、战略思维、大局观念、历史主动、实干要求、斗争精神、革命决心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我们党进行“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第二个结合”的现实逻辑

从现实逻辑来看,“第二个结合”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遵循和理论指导。

第一,“第二个结合”有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以自身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构成了文化得以自信自强的历史逻辑本原。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并推动其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具有进步性、体现民族性、彰显包容性的当代中国文化形态。

第二,“第二个结合”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从中华大地生长而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第二个结合”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和历史传统根基,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了更加深远的历史纵深、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质、更加丰厚的传统智慧、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体现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三,“第二个结合”有利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汇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精华,孕生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过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第二个结合”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达到了新高度,既保持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民族性和优秀内容,又在理论与文化创新中,巩固和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还通过全面协调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彰显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优势与成就,从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基本遵循、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