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青岛向人人病有良医健康城市迈进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9-24 11:25:45 字号:TT

    8月中旬,胶南市首创“契约式”乡村医疗服务模式,琅琊镇130个家庭与当地医生签订了“包户”协议,确定了自己的 “家庭医生”。今后,就由家庭医生全面负责村民们的健康教育、防病治病、免费送药和查体等医疗事宜。

    前不久,市中心医院开创性地推出了“病友会”医后服务新模式,成立了肿瘤、肺病、糖尿病、乳腺病等多个病种的“病友会”,在患者出院后继续由医护人员提供健康信息、 心理辅导、定期回访等

针对性服务,目前已有1000余名患者受益。

    从乡村到城市,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改革新举措,正在惠及百姓。

    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到村

    三年医改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保基本,强基层”。如今,人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提高。截至目前,全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率为97%,新农合参合率为100%。尤其是新农合取得突破性进展,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300元,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2万元,各区市全面推行了村卫生室门诊报销即时结算,重大疾病保障病种也扩大到了9类。

    同时,稳妥扎实地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破除“以药补医”。据了解,早在2010年10月,我市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目前配备基本药物品种达到400种以上。而截至今年7月份,我市三区五市共计4309个规划内村卫生室也全部配备使用了国家基本药物,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总体价格水平较实施前下降35%,门诊均次费用下降41.3%,住院日均费用下降21.8%,而规划内村卫生室的平均单张处方金额也下降了27.26%,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2010年初,我市就按照国家每3-10万人或每个街道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置要求,编制下达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目前,建设并投入使用政府办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处,全市109个镇全部完成政府办镇卫生院达标建设标准,4300多个规划内村卫生室也全部完成了达标建设。而且,为了进一步健全镇村一体化管理,我市目前正对7000多名乡医进行业务培训,组织228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73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力提升了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有力地推动了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据了解,目前我市城乡居民累计建立健康档案人数达 782.6万人,建档率为89.8%;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妇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等全部超额完成责任目标;提前超额完成15岁以下人群的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补助等10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全覆盖。

    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

    作为医改的重中之重,我市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

    三年医改期间,市政府投资22.7亿元,大手笔投入公立医院建设。目前,国医堂、市妇儿医院(一期)、市中心医院、市西海岸医院等几所大型三甲医院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医迁建(一期)工程已主体封顶;市妇儿医院(二期)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市北部医疗中心选址正加紧进行,市立医院二期工程开始方案设计。全市新增医疗床位4395张,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全市2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80余家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600余个村卫生室启用卫生信息系统,“医卡通”的使用让群众享受到了服务流程再造的便利。

    正在即墨市和胶南市实行的取消 “以药补医”试点改革,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行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以及正在深入开展的预约诊疗、优质护理、“先诊疗、后结算”、中医药特色服务等惠民便民措施,正努力提升我市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市卫生局局长曹勇表示,今年以来,全市卫生系统正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病有良医”目标,以巩固前三年医改成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使改革成果惠及城乡居民,全市卫生改革发展呈现出“人民群众得实惠、卫生机构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的良好态势。

    本报记者 王 娉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