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备受关注的
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完成了新一轮股权变更。
公司控股股东变成
青岛澳柯玛云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持有公司57.1%的股份。
青岛澳柯玛云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
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
全资子公司。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澳柯玛系公司在青岛芯恩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青岛西海岸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占有一定股份。
根据企查查大数据平台计算出的股权穿透信息,青岛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澳柯玛控股集团目前共掌握芯恩集团71.8135%的股份,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
如果芯恩半导体项目年内按计划实现试投产,澳柯玛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布局将正式产出成果。
备受关注的项目
作为中国首个共享共有式集成电路制造(CIDM)项目,由“中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亲自操刀的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从签约伊始,一举一动就备受关注。
在芯恩项目落地青岛的进程中,澳柯玛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8年3月,由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芯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中国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CIDM)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约。
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不仅对青岛意义重大,作为山东省确定的两个“强芯”工程之一。将弥补山东省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空白,提升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率,支撑家电、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包括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一条、国内最先进的数模混合工艺40纳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一条以及14纳米光掩膜版生产线一条,并引入芯片设计团队。目前,项目的官方介绍为总投资218亿人民币。
按照签约时的公开信息,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75亿元,项目计划2019年底一期整线投产,2022年满产。
落后的时间表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的投产时间表有些落后于原计划。
签约当年的5月18日,项目正式开建;2019年10月28日,举行了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一期项目厂房封顶仪式;同年12月27日,设备进场。
2020年3月18号,张汝京出席广东海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举办开工仪式时表示,正忙于青岛芯恩的设备安装,预计今年6月底前开始试投产。
有媒体曾于6月采访了项目相关人员,得到回复为“主要是受疫情的影响,工人几乎有2个多月无法施工。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中,预计7月底8月初试投产。”
在7月20日举行的山东青岛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西海岸新区管委主任、区长周安再次透露项目试投产的时间表,他表示,今年下半年8英寸的芯片要试投产了。
引入的外部资本
为了加快芯恩项目的推进进度,青岛市进行了积极的资本运作。
今年3月,青岛市国资委举行2020年春季重点招商项目第二轮网上签约。青岛澳柯玛集团与上海兴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共同推动金额为30亿元的专项基金尽快落地,确保芯恩项目一期如期达产。
5月25日,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通过关于青岛兴橙集电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公司增资28.55亿元的议案,提速8英寸生产线建设。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青岛兴橙集电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大股东包括上海兴橙、青岛市级引导基金和青岛澳柯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据媒体公开报道,上海兴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迄今为止国内在半导体产业投资最主动、投资产业链最完整、投资成果最显著的民营基金投资机构。
最新一轮股权变更后,青岛兴橙集电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了芯恩项目。所掌握股权由青岛澳柯玛云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接手。
加速补上“缺芯”的短板
在补齐“缺芯”短板上,青岛近年来正在加速布局。
目前,泰睿思先进封装、聚能晶源氮化镓外延片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富士康高端封测、SEMI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创新中心(青岛)、中科海芯消费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芯恩集成电路制造、惠科6英寸晶圆及半导体功率器件、中科钢研碳化硅材料、歌尔智能传感器等项目加快建设。
澳柯玛等国资企业正在积极融入其中,从产业布局中开启产业升级之路。
今年4月,青岛市国资委等五部门印发实施《市属企业加快布局“新基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梳理了青岛数字园区项目的布局,提出积极参与市北区大数据产业园、崂山区青岛芯谷、即墨区青岛(芯园)半导体产业基地、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高新区软件科技城等区市和功能区数字园区建设运营,助力青岛市数字经济和产城融合发展。
行动计划还提及了芯恩项目:澳柯玛集团加快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建设投产,开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水平。
平日里非常低调的澳柯玛,也许在划出自己的这条“第二曲线”之后,将不再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