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远洋渔业历经十年辉煌 一朝遭遇滑铁卢(图)

来源:青岛日报-- 2012-12-07 06:41:44 字号:TT

    遭遇转型之困

    然而好光景只持续了十几年,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近海资源大幅度衰退和渔业企业转型失败,青岛远洋事业开始逐步走上了下坡路。

    1995年之后,青岛近海资源的衰退速度之快,是当时很多从业人员都始料未及的。由于近海捕捞一直都是青岛渔业公司的经济支柱,当支柱渐成崩坏之势时,必然也就波及到了远洋渔业。

    “90年代前期,青岛的渔场还很多,当时实行的是渔轮大承包制,多劳多得,所以大伙的积极性高、干劲足。”郭加利告诉记者,当时渔业公司每天的捕捞量都在一二百吨,也就是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青岛近海资源已不能满足公司的高速发展,而当时的远洋捕捞还属于辅助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公司从近海到远洋,所能拥有转型时间被急剧缩短,而这个“弯”又不得不拐。

    在此大背景下,作为大型国企,包袱沉重的青岛海洋渔业公司后续资金投入没跟上、多元化经营不善等因素也在慢慢发酵,导致“小舢板”重组为“巨轮”的远洋梦想渐行渐远。

    首先是青岛远洋船队后续建设严重滞后。“直到90年代中后期青岛近远海资源严重衰减时,公司还一直在依托黄海造船厂制造8101、8154、8161等老型号渔船,最多时达到了120艘。”

    “青岛海丰船运公司”是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现任副经理的王合森,曾经是船只保养与维护的骨干人员,提起当时青岛远洋渔业的转型之困,他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发展远洋渔业已迫在眉睫,这些老型号船因为不具备远洋捕捞的能力而相继被卖掉,其中不少还是新船。”王合森表示,远洋捕捞投入巨大,企业后续资金跟不上,无法添置设备先进的大型捕捞渔船,90年代初期购置的四艘二手旧船一直在远洋捕捞中唱“主角”。

    这些旧船在随后的长距离远洋作业中疲态尽显。1998年,在秘鲁渔场的一次捕捞经历让船长郭加利终生难忘,“30多台钓机,基本不空钩,一竿下去就能钓起三只大鱿鱼,一条大鱿鱼就有上百斤。”但郭加利丝毫没有感到“收获的喜悦”,设备严重老化,船上三台冷冻机坏了两台,几十吨的鱿鱼只能晾在甲板上,这让郭加利非常痛心,“远洋渔场资源多得是,如果船上加工能力好的话,出海捕捞5、6千吨都没问题。远洋捕捞量上不去,全是设备拖的后腿。”

    其次是渔业公司经营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远洋渔业发展。90年代青岛远洋渔业所带来的丰沛渔产,也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在当时亟须提高远洋海产品加工水平的关键时期,渔业公司却将资金投入到把鱼杂加工成鱼粉的机器上。”王合森说,鱼粉这种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大多用于动物饲料,而且是依赖于当时已经衰竭的近远海渔业资源,所以不久后,投入几百万的机器不得不廉价处理掉了。

    此外,薪资待遇低所带来的人员流失,也是青岛远洋事业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远洋捕捞的辛苦,每天都要在船上干到深夜,长期靠不了岸吃不到新鲜蔬菜,喝的是淡化水,船员们牙龈出血、头发直掉。而频频发生的设备故障,更是大大加重了工作量。”一位从远洋捕捞转行的亲历者告诉记者,青岛远洋渔业从业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上海一些远洋公司给船长开出了四十万元的年薪,而青岛的远洋企业还是“荣誉大于物质奖励”的老办法,这就让一些经验丰富的远洋人才或转行,或远走他方。

    资金、设备、人员,各方面都跟不上,青岛远洋事业步履迟缓,很快被后起的沿海城市赶超。进入2000年后,青岛海洋渔业公司再也没有船只进行过远洋捕捞,以前经营其相关产业如渔具生产、海产品加工等业务的厂房大部分已向外转租。公司职工从当年最多时的12000多人,锐减到现在的400人左右。

    那个曾经承载了青岛远洋梦想的佼佼者,就这样黯然谢幕了,留下的是难忘的帆影、激情的岁月和无尽的叹息。(记者 邹吉宏 梁辰)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