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骗子一条短信骗走女子90万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10-10 08:01:46 字号:TT

骗子一条短信骗走女子90万 青岛警方跨省追捕

    青岛市民王女士收到银行卡的消费信息后,因担心银行卡被人利用,赶紧按照短信上的电话号码回拨咨询,结果就是这个咨询电话将王女士一步步拖入了骗子们早已设计好的圈套内,一天之内就将90万元存款转存到了骗子提供的账户内。幸亏王女士及时反应过来,在向警方报案后,崂山警方追至湖南揪出了幕后黑手。昨天,记者从法院获悉,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参与此次诈骗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判刑。

    拿消费短信当诱

    市民王女士收到短信提示她的银行卡产生了一笔消费,可是王女士始终没有回忆起这笔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而且银行卡一直未离身,从来没有给别人使用。越想越感觉事情蹊跷,王女士调出短信里的一个咨询电话回拨了过去。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接受了王女士的咨询,并在查询后告知王女士,她的银行卡被其它的卡“关联”了,这张卡虽然没有消费过,但必须为关联的卡还款。“你的身份信息可能已经被别人利用,如果你有其它银行卡,也存在风险。”“工作人员”随即建议王女士,尽快与公安机关联系,并直接提供了报案电话。

    “遥控”转走90万元

    王女士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就紧张起来,挂断电话立即又拨通了“公安机关”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先是出现了语音提示,王女士慌里慌张地根据提示按了多个键终于转入了人工服务。“这种案件最近经常发生,我们正在调查,但并非马上就能破案,而且不排除对方继续关联消费你的银行存款的可能。”“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十分专业,很严肃地提醒王女士需要立即保护升级所有银行卡,但在升级之前,王女士需要把所有存款都转入“公安机关”面对公众设置的“安全账户”。

    “办案人员”的态度很坚决,王女士一时乱了分寸,听说还有可能避免更大的损失,不假思索地拿出所有的银行卡,按照对方的提示,把几张卡内的总共90多万元存款转入了“安全账户”内。

骗子一条短信骗走女子90万 青岛警方跨省追捕

    电话不通才知中计

    在确认自己的存款已经“安全”后,王女士长舒一口气,可是等自己平静下来后还是不放心,便不断地与“公安机关”联系,询问案件的进展情况。每次通话,对方始终表示王女士的钱很安全,直到几天后,“公安机关”的电话突然没人接听了,再后来干脆无法接通了,王女士立马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于是赶紧到派出所询问,把事情前前后后说了一遍,民警当场表示,公安机关从来没有对市民设置的“公共安全账户”,王女士肯定是被人骗了。

    接到王女士的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按照王女士提供的安全账户,民警发现被转走的90万元中,有22.89万元被人在湖南省从3家银行提走。民警立即根据信息联系当地警方,在对方的配合下提取了提款人在银行里留下的影像记录,同时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诈骗犯分别领刑

    据嫌犯赵某交代,他在与嫌犯黄某(另案处理)预谋诈骗后,出资在湖南株洲市租下一处房屋,同时出资让叶某通过网络购买他人开办的银行卡。当黄某“钓鱼”成功,将受害人王女士的90多万元存款转入赵某提供的银行卡账户后,黄某再发出指令,由他和叶某分别到银行提取现金,他们二人先后从银行中提出了22.89万元交给黄某,还没来得及提取其它存款,就被警方抓获,90万元存款也全部归还。

    法院审理后认为,赵某和叶某尽管没有具体实施发短信、打电话、指使受害人转存款等诈骗行为,但是在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的情况下,仍为对方提供银行卡,并帮助提取现金,行为均构成诈骗罪。赵某和叶某一审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3年,两人随后均以量刑过重为由向市中院提起上诉,市中院审理后驳回了二人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交代】 购买“睡眠卡”自己“玩隐身”

    “每张卡大约100多元钱,一共买了十多张。”据叶某交代,王女士把存款转入的不是什么公安机关安全账户,而是他从网上购买的“睡眠卡”。叶某说,所谓的“睡眠卡”就是市民闲置在手里不用的银行卡,很多人都在网络上买卖,他在被授意购买他人的银行卡后,很容易就买到了十多张。每次诈骗时,诈骗犯都将这些“睡眠卡”账号提供给受害人,一旦受害人发现,即使报案,公安机关也只能查到 “睡眠卡”的真实主人,而作案人则隐藏了起来。

    【提醒】 卖废旧银行卡或被追究刑责

    昨天,记者从网上依然能搜到买卖个人银行卡的信息,岛城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废旧银行卡最好注销,如果把废旧银行卡转卖给他人,很可能会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被他人利用,从事违法犯罪交易,虽然不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很可能会对所有人的信用度产生影响。

    公安机关提醒,在日常侦查办案过程中,购买银行卡的人大多是为了进行诈骗、逃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由于使用的银行卡的实际所有人与违法犯罪人员的真实身份脱节,给打击查处工作增加了很大困难,使违法犯罪人员能在一定程度上逃避打击,而如果卖卡人在明知对方将使用银行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而仍然出售,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 于顺)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