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高端制造+AI”:青岛发力“7+N”

2019-12-12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7大重点领域以及传统支柱产业智能提升领域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记者 孙欣

今天的投资,明天的增长。今年前10个月,青岛工业投资增长15.6%,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良好的工业投资态势,是青岛制造向中高端迈进最有力的保证。

今年以来,青岛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旨在奋力抢抓人工智能时代机遇,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围绕“7+N”攻坚战,迅速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快马加鞭布局最前沿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7大重点领域,青岛捋顺新一轮产业变革脉络,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快马加鞭布局若干前沿产业。截至目前,青岛已推进相关产业链招商大项目60余个,走访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新锐企业近150家。1至10月份,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2%和31.3%。

奋马疾蹄,我市在多个产业领域跑出“青岛速度”,成果引人注目。

11月29日,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举行,是青岛今年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结出阶段性果实的重要标志。在前期对接合作基础上,15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共同发布“青岛宣言”,将在我市共同产业协同创新生态。截至目前,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微软等企业都已有相关项目在青落地。不仅如此,青岛还在今年获批并正式启动建设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在智能家电、智能轨道交通、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先行先试,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2019年是5G商业化开启之年。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5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青岛第一时间跟进,制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任务书、路线图,聚力构建全国领先兼具本地特色的“5G+”融合创新生态圈。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6000多个,超全省一半。“5G+”应用案例不断涌现,海尔全球首个5G互联工厂落成、海信成功实现“5G+8K”超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青岛港二期自动化码头在全球率先完成“5G+自动化技术”全覆盖……

重量级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落地,填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又一块拼图。今年6月,投资百亿元的青岛美锦氢能小镇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西海岸新区。该项目将在我市打造一个从氢气的制、储、运,到核心装备制造、氢能整车制造,再到商业化运营的全链条生态圈,并以氢能为基础,聚集科研、制造、流通、资本、应用等资源。以应用促产业,西海岸新区也已规划要在2020年底前,率先建设两座加氢站,开通3条氢能源公交配套示范线。青岛本地关键零部件企业汉河集团不断与行业各方开展合作。10月28日,与江苏延长桑莱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的设计、研发、测试、检测等领域开展相关合作。同时,汉河集团还规划在平度建设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生产包括应急电源车等在内的氢能备用电源,为通信、数据中心以及金融、交通、电力、运输、商务建筑、医院等提供一体化氢能备用电源,并引进氢能上下游产业企业,合作打造系统完善的氢能产业集群。

超高清视频产业全面起势。青岛率先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发布产业行动计划,从内容制作生产基地、视频内容平台、设备和终端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应用示范等多环节入手,迅速多点开花。如,海信整合多个团队,投资成立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SoC芯片及AI芯片研发;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核心基本建成,影视工业网、MOREVFX、视点映画等16家影视科技企业已入驻,该园区成为高新视频龙头企业、创新协同、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的聚合地;由海信等龙头企业牵头,启动筹建省超高清视频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全国产业创新高地。

营造最“舒服”产业生态

不论是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支撑。攻势发起以来,青岛充分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坚持换位思考,聚焦企业关切,与企业家交朋友,逐步搭建最“舒服”产业生态。

9月18日,最新制定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2019青岛氢能产业高峰论坛发布,覆盖面之广、扶持力度之大、导向之精准引起参会者热议。激起这样的浪花,在于它改变了一直以来政策制定的“政府端菜”模式,转变为“企业点菜”。制定过程中,首先让企业协会提需求、企业家出创意,并全程参与修改完善。北汽新能源、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解放青岛汽车公司、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青岛大学等本地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皆参与其中。

政策“落地”难,是企业以往比较头疼的问题。今年以来,青岛将产业政策优化作为构建良好生态的很重要一环。坚持政策从企业来、到企业去。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之外,青岛也已出台政策精准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解决长期困扰我市的海洋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难问题,助力生物医药产业跨越赶超;修订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设备投资奖补比例,对“7+N”攻坚战重点产业领域和高技术制造业领域,单户企业奖补上限可以达到2000万元。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政策也已在制定中。另外,针对现有30多项普惠化政策措施,结合流程再造,逐一清理门槛、压减材料、简化程序,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5.6亿元,比去年超过4亿元。

聚焦重点产业,创新企业服务。同样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我市大胆创新,彻底打破政企、部门以及上下级间的壁垒障碍,建立突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部门之间横向联合、市区镇(街)上下联动、行业各领域产业协同。依分工,相关工作组在每个重点突破区域驻点调研不少于3个工作日,深入分析区域发展特点,了解发展瓶颈,找准症结所在,提出工作建议,探讨产业帮扶渠道,协同推进解决实际问题。已协调北汽新能源外包富余产能,解决了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涂装产能不足的问题。

此外,我市还开展“千企帮扶大走访”,组织市、区(市)两级工信部门分工走访全部规上工业企业3400家,加快帮助解决企业反映的急难问题。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