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特来电:拓荒者能否成功“守擂”

2019-12-1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特来电是充电桩业务开放后首个义无反顾的入局者。

潜行5年终于跨过盈亏平衡线。在全国已建成25万个充电桩,市场占有率41%,稳居行业首位。

现在,行业迎来变局,这个曾经的拓荒者正面临国际巨头和大资本的全新挑战。


在上海街头投入使用的特来电充电弓。

位于崂山区的青岛特锐德及特来电总部。

面对变局中的充电行业,特来电和其掌舵人于德翔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急切和焦虑,而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从容。

10月28日,百年电力企业ABB宣布收购上海联桩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7%股权,大幅拓展充电业务。今年以来,国际巨头、大资本等接连入局被视为充电行业格局即将迎变的先兆。恒大牵手国家电网,并联合碧桂园、万科、融创等龙头房企,要迅速覆盖全国超过5000余个社区;滴滴与英国石油(BP)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市场……

就在这频频动作中,特来电再次重申目标,算是对外界种种疑问的一种回应。7月20日,特来电举办了5周年庆典。在“特来电第1个‘五年’和第2个‘五年’”的分享演讲中,创始人于德翔再次表示,要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链接者,做中国最大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公司。

已经坐上行业“第一把交椅”的特来电对“守擂”充满信心。作为行业最早主动入局的“拓荒者”,特来电不仅因为已在行业内浸润5年,更因为经过5年探路,终于走通了这条路,练就了应对未来的强大本领。

从0到1,风雨后终见彩虹

“充电网近五年累积投资50多亿,前4年累积亏损6亿,我们咬紧牙关、砥砺前行,2018年终于跨过了盈亏平衡线,熬过了严冬,迎来了特锐德二次创业的第二个春天。”今年4月,于德翔在致股东一封信中这样说。风雨后终见彩虹,足以形容此时他和特来电全体员工的内心。

2004年,于德翔创办特锐德,主攻箱式变电设备。2014年,特锐德旗下特来电成立。特来电是充电行业不折不扣的大胆拓荒者。2014年,于德翔带领特锐德二次创业,瞄准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现在被巨头争相布局、潜力无限的充电行业,那时仍是“荒芜之地”,国内刚刚起步的纯电动汽车市场还不足以支撑企业投资充电行业的信心。就连当时承担了“政治任务”的国家电网,都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2014年,国家电网宣布开放充电桩建设资质,允许民营企业参与。这一举动被不少业内人解读为“顺水人情”,旨在缓解其高成本、低收益的状况。

特来电是开放后首个义无反顾的入局者。于德翔后来将此称为“一次豪赌”。“但这是一件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儿。”

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特来电走的是一条从0到1的路。因此2018年首次实现盈亏平衡也变得格外有意义。它积累了宝贵的行业经验,对行业规律和趋势有了最深刻的洞察,解决了行业发展初期业内面临的共同难题高投入、低回报。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但2014年前后全国保有量十分有限也是不争的事实。充电企业挣扎在尽早“圈地”和提高投资回报率之间。特来电经过不断摸索和调整,在企业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中找到了平衡点。

针对用户充电习惯和充电桩平均利用率方面,特来电通过经验积累和数据分析,形成自己的充电桩建设论证模型,令投资更加精准。

同时,探索更优的业务和市场策略。最初,特来电完全自建充电桩。但随着对行业了解更加深入,在始终坚持充电桩运营业务的基础上,引入合伙人等模式,在建设阶段与其他投资人共建充电桩,减轻资金压力,由重资产模式转型轻资产。

特来电也挖掘出了最初未曾规划的潜力市场。2016年,在公司副总裁、市场总监马增志的再次提议下,特来电大胆拓展新业务,正式启动采购市场业务,即面向公交、机场、地产等行业,销售充电桩硬件、提供充电桩运营服务。现已成为公司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板块。

现在回溯,这些经历短短数语足以讲完。中间的艰难与挣扎只有走过来的人方能体会。“前四年的坚持太难了。”于德翔在致股东信中真情流露。环境及行业的不确定性,充电网巨大投入后形成负债率高、质押率高,研发投入大、持续亏损……特来电依靠一股闯劲儿和锐意创新韧劲儿坚持下来。

如今,特来电在全国已建成25万个充电桩,市场占有率41%,稳居行业首位。2016年至2018年充电量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实现飞跃式增长。2019年终于迎来二次创业春天,其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网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6.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81%;毛利润1.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20%。

创新赛道,充电网技术筑起最宽护城河

与特来电人交流,他们经常会“纠正”对方的说法,“我们不是建充电桩,而是建充电网。”二者差别在于,充电桩是给车充电的物理插头,而充电网则是一个区域内多台车充电连接起的能源网络。在特来电看来,前者是“术”,后者却是“道”。

从最初开始,于德翔就是要铺就一张充电网。他与电力系统打了20余年交道,在他看来,充电企业绝不仅是未来的中石油、中石化。

“电动汽车将在未来能源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将催生第四次能源革命。电动汽车是移动储能设备,能帮助充分消纳弃风、弃水、弃光等再生能源生产的新能源电,增加整个电力网络柔性,提升新能源利用率,让尾气和雾霾远离人类。”于德翔说。

这中间要有充电网将电动汽车与电网相连,实现能源双向流动。据特来电测算,2018年新能源利用率为26%,随着电动汽车数量不断攀升,5年后可提升至50%以上。同时,充电网也能令汽车数据、充电数据、支付数据、维修数据等各种数据进行多维互动,形成行业大数据,辅助行业决策,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2014年于德翔第一次跟别人讲关于充电网时,很多人觉得“玄乎”,“不就是建充电桩,还非得玩个概念”。但其实不然。充电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场景,要完成人、汽车、能源之间的连接和融合。5年时间,特来电投入约10亿,建起千余人的研发团队,用超过全行业50%的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投入金额,努力将愿景变成现实。

2019年,原本就受补贴退坡影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又遇新考验。全国各地频频发生的“烧车”事件令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不小担忧。当人们都将求解的目光瞄向车企时,特来电发布了两层防护技术,从充电环节入手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性。

5月11日,发布会在特来电大本营举行。分别负责大数据和电力技术研究的两位特来电首席科学家,在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电池企业、行业专家、协会代表面前,详尽介绍了两层防护的技术模型。该技术首次打破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完全依靠电池管理系统管控的现状,对汽车充电实现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通过充电主动防护和大数据监测保障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全生命周期的安全。25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是对原有充电设施、理念以及模式的颠覆和创新。”特来电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该技术预防事故13起,减少72%“烧车”事故。

正是于德翔从特来电成立之初就坚持的充电网,令所有这些得以实现。如今,这张网的价值正慢慢显现。群管群控、远程运维、两层防护……在这条自己创新的赛道上,特来电不断扩展着充电技术的边界,更是筑起了难以被轻易跨越的技术护城河。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充电网2.0还在加速向3.0、4.0进化。

二次创业,找到最志同道合的伙伴

越来越多“巨头”“大佬”入局充电行业,起步期最重要一件事便是网罗人才。在特来电,据透露,仅恒大一家,就向过百人抛出过“橄榄枝”。但掌舵人于德翔并没有因此而坐立不安。“没什么可担心的,能成为我们团队一员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热爱特来电,对特来电有足够信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几分笃定。

2014年,特锐德开启二次创业,但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新成立的特来电在搭建团队时,几乎没有用特锐德的人。“要找真正看好新能源行业,愿意为充电网事业并肩作战的人。”这是于德翔当时的想法。以此为基础,他找到相关领域“最强公司中最强的人和团队”,一起做起了特来电。恰是这样一个有些“另类”的举动,让于德翔有了今天的自信。大家不仅是同事,还是一起干事创业的伙伴和战友。

特来电大数据平台首席科学家鞠强加入特来电前供职于微软,是首席原厂服务工程师,服务中国区客户。放弃“高薪厚职”选择特来电,就是想与特来电一起做“有意思的事”。“40多岁跳槽有很大风险,但却是一次打破职业天花板的好机会。”鞠强承认最初对这一行业也曾有过犹豫,但随着了解深入,他看好充电行业未来发展,成为特来电一员。

不同行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人聚在一起共事,客观上必然存在不少隔阂。而充电网事业,作为一个跨专业、跨行业、跨企业、跨领域、跨生态的新技术体系,不仅是对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的巨大考验,也给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内部团队间、部门间、岗位间需要深度融合。

鞠强对此深有感受。其所带领的大数据研发团队与特来电另一位首席科学家茹永刚带领的电力研发团队就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融合过程。“大家都有行业固化思维。最简单例子,如果电脑出问题,做软件的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内存问题,但做硬件的可能最先考虑各项物理特征。彼此需要时间达成默契,形成一个共有的思维框架。”

最初,大数据研发中心与电力研发中心合作,要分析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特性。大数据团队能从特来电充电平台上导出海量数据,但究竟哪些数据是电力团队需要的,就要相互理解,并充分了解对方的诉求和行业特点。鞠强为此也带领团队多次飞往西安。

特来电首席科学家团队在业内赫赫有名,他们所带领的智能充电、电力电子、云平台、大数据、智能调控、无线充电、智能箱变、德国电气技术、储能技术、新能源微网等十大研发中心,彼此间互相融合,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也是特来电团队融合中最具代表性的。

每隔几周,于德翔都会在特来电的青岛总部举行高层民主生活会,平时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各领域研发负责人都会亲自到会。通常,这个会并非以业务为中心,而是高管们敞开心扉交流沟通的平台。起初,于德翔在这个会上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吐槽”,比如某个研发中心又提出了“过分”的要求、研发部门在进行产品创新时没有更好考虑市场推广。于德翔经常充当调解者角色,“大家把话说开了,就能更好相互理解和合作”。

就这样,5年时间,伙伴们相互磨合,彼此间合作更加无间,成就了一支行业内极具向心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团队。

跨越荆棘,羽翼渐丰,特来电因此有足够底气应对未来。“从无到有,全靠自己蹚出一条路,我们是一个有‘根’的生态,这是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于德翔说。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