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仿制药洗牌,青岛如何打破“0”的尴尬

2019-08-21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记者 孙欣

全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通常被简称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或“一致性评价”)全面启动已三年多时间,青岛药企还没有一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产品。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51个城市117家企业的224个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山东的过评产品数量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列前五。

这是一个尴尬的数据。

面对市场形势的快速变化中,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对于青岛医药产业而言可谓迫在眉睫。

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共有51个城市117家企业的224个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是大健康产业研究机构火石研究院近日一份报告给出的数字。但遗憾的是,这其中并没有看到青岛的身影。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按照国际惯例,一旦原研药的专利保护到期,其他制药厂就可以进行仿制。一个广为流传的数据是,在我国约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在青岛,创新药更加“稀缺”,仿制药更是医药产业最主要的倚靠。在我市整个医药产业中,除杰华生物在产的“乐复能”为其自己的原研药外,其余在产产品均为仿制药。

去年夏天一部 《我不是药神》让更多人看到了我国在仿制药上的差距,一直隐藏于国内患者心中的“吃药鄙视链”——进口原研药>印度仿制药>中国仿制药也浮出水面。国家2015年就提出的一致性评价正是指向这些问题,让我国的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保持一致。

不过对整个医药产业来说,这除了会带来产品品质的提升,还会带来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甚至重新洗牌。客观上,但凡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仿制药产品,都必须在相关时限内过评,才能拿到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入场券,过评时间越早企业越能抢占先机。但药企在主观推进过程中,这条路并不好走,尤其是类似青岛药企规模的中小药企。不过,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从中看到了新的机会。

行业分水岭

多家印度药企近期的动作引来了不小的关注。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我不是药神》中印度仿制药的原型厂家——印度药企 Natco制药。它在年中报中透露,计划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规模。抗癌药仿制是这家全球领先制药企业的重要业务之一,包括诺华的格列卫、阿斯利康的易瑞沙等全球明星药品都被其仿制过。国内药品审批制度的改革、“4+7”带量采购的试点实施等一系列行业政策的改变推动了此轮外国药企在中国的加速布局。这些来自“世界药房”的“鲶鱼”将如何搅动国内仿制药市场,成为很多国人关心的话题。

不过,对很多中国药企来说,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还有一个更迫在眉睫的课题摆在他们面前——能否在一致性评价这场淘汰赛中跑赢。

不久前,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继去年之后,再次发布通知,将暂停采购一批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涉及123家药企的133个药品。无独有偶。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也于近日发文,将309个未过评药品的采购价调整至该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最低价。更早之前,黑龙江、广西等省区也都有类似动作。这些调整都源于国家一条政策:“对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原则上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随着越来越多省份有所动作,产品尚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压力明显增大。

而如果不加快进度,这些企业最终丢失的将不仅是集中采购资格。根据国家政策,除特殊产品外,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评价,如未完成,则不予再注册,批准文号将予以注销。这意味着,企业将不能再生产该产品。

仿制药产品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保持一致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最低门槛,这样的“比赛规则”是很多国内药企不能适应的。“一致性评价可以看作是国内仿制药市场竞争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的市场竞争是1.0时代,产品拼性价比、拼渠道、拼销售;一致性评价会将竞争带入2.0时代,企业要拼质量、拼疗效、拼生产工艺研发。”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卫介绍。

此前,我国对仿制药的要求是“仿标准”,即只在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剂型等方面与原研药一致。但这种标准并不能与质量和疗效直接画等号。药品的疗效除了由有效成分决定,还与辅料、生产工艺等紧密相关。如果用考试来类比,质量和疗效一致以100分计,达到标准则只相当于60分及格。与此同时,在我国原有的招标体系下,很多药企也并不在质量和疗效上下太多功夫,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终端销售上,通过营销手段获取市场。有数据显示,国内上市药企平均销售费用率超过55%,有的甚至高达73%。

统计显示,目前过评产品数量较多的均为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业内普遍观点是,大批药品批文以及没有工艺研发、质量管控能力的仿制药企业将在这场淘汰赛中消失。这事实上也与全球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相符。在美国和日本,医药行业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资料显示,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启动“生物等效性评价”,淘汰了约6000种药品;日本从上世纪末开始“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仿制药企业从1300余家洗牌至约100家。

考验企业耐力

凡是想要继续在仿制药市场上生存下去的药企,都明白及早过评的意义。但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一致性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青岛百洋制药首席科学家杨永胜介绍,一致性评价的两大核心为药学评价和生物等效评价,药学评价即在药品质量方面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涉及对仿制药产品有效成分、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生物等效则是要在临床层面确定仿制药在药物吸收速度、吸收程度等方面与原研药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

有企业坦言,开展一致性评价的难度不亚于开发一个新产品,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从2016年就首先启动了其旗下两个主力品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和骨化三醇软胶囊的一致性评价工作。两年多后,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完成研究,于2018年底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了一致性评价审评,青岛正大制药成为国内首家申报该品种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该品种的投入已超千万元。另一仍在研究中的骨化三醇软胶囊投入则更高,据透露已超过3千万元。期间,企业也面临一些非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在辅料采购上,部分国产辅料无法满足一致性评价的质量要求,进口辅料采购周期太长、价格高,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同时,一致性评价所需要的参比制剂,也面临采购难题。”公司研发负责人陈阳生说。

很多企业都面临类似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全国一致性评价总体进展并不算快的原因。按国家最早计划,289个基本药物目录品种需在2018年底完成一致性评价。但国家相关部门去年底透露,截至2018年11月底,只有90个相关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在多种因素之下,国家也调整了对一致性评价的时限要求。

对药企来说,这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它们需要通盘考虑开展一致性评价的策略,以应对其高额的成本。正如青岛正大制药所做的,先从优势领域的主力品种入手。“后续,我们会紧跟政策和市场发展,持续对产品价值进行评估,选择优质、差异化,具有市场潜力的品种。”陈阳生介绍。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出台了鼓励一致性评价的补助政策,如青岛就明确提出给予过评且投产的品种每个300万元的补助。不过,也有不少小企业碍于成本而选择完全放弃评价,在时限到来之前“卖一天算一天”。

目前,青岛有7家仿制药生产企业的32个品种正在开展一致性评价。从目前进度看,今年底有望迎来首个过评产品。

寻找新机会

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一致性评价也成为一些药企的新机会或战略转型的新起点。

青岛百洋制药是青岛医药产业的“新丁”,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缓控释产品的生产工艺等方面掌握了一套自主技术。其最先仿制的3个仿制药产品不仅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也正处于国内的相关审批之中。在它看来,一致性评价意味着“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致性评价相当于将很多企业拉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尤其是在集中采购层面,不论原来市场占有率、渠道能力如何,以后都必须有一致性评价才能入场。再结合国家对采购招标政策的改革,对像我们一样能保证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一致,却没有太多市场积累的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好机会。”青岛百洋制药研发相关负责人雷继峰说。

以百洋制药所在的缓控释细分市场为例,目前,缓控释片的一致性评价进展相对缓慢。与普通片剂相比,缓控释片能通过控制释药速度延长作用时间,降低药物副作用。与之相应的,则是其比普通片剂更为复杂的生产工艺。对企业来说,要将仿制药做到与原研药等效,难度较高,耗时会更长。对像百洋制药一样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窗口期”。

仿制药门槛的不断提高,也让一些企业在大力推进一致性评价的同时,加快向创新药转型。

陈阳生告诉记者,青岛正大制药就已逐步提高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结合自身团队经验、优势领域以及市场导向,其已在海洋药物、肿瘤领域和骨科领域重点布局。其中,已与管华诗院士团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海洋新药、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同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也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战略合作。目前,已有2个抗肿瘤创新药项目在开展中,其中一项已开展临床I期试验。而未来3-5年,其计划每年有2-3个创新药项目申报。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