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时政类 > 正文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3-11-14 14:24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于慎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更高品质、全新层次的生产力,是形成新动能的重要手段,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必须锚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新质生产力也是生产力,其基本构成要素也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新质生产力又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在目标、动力、涵盖领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飞跃式提升。新质生产力适应现代化的时代特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以产业升级为发展方向,对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有更高的质量要求。我们需要从这些领域采取措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由生产力要素构成的系统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环境体系相互聚合匹配的结果,因此,生产力与时代发展相互作用,时代变化所产生的新需求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目标和方向指引,生产力的发展则成为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呼唤在社会生产能力和产品服务供给质量方面有质的飞跃,新质生产力就是适应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会有明确、持续的目标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青岛也已经确立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是实现这些要求和目标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锚定发展现代产业这个首要任务,认清发展的紧迫形势,树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定信心,明确塑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任务,完善实现产业结构跃升的支撑条件,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

强化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一旦被劳动者掌握,便很容易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创新是生产要素的突破性进步和重新组合,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都能带来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是最具动力的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根本保障,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手段。青岛拥有海洋科技优势,但仍需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技术转移转化高地。一是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要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二是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转化。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好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集聚人才第一资源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是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物质要素只有被人掌握,只有和劳动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质”之所以与传统生产力不同,也是因为劳动者掌握了先进技术并运用到生产中,从而形成了具有新性质、新品质、新属性的生产能力。因此,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青岛而言,要大力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增强人才集聚引力。一是着力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聚焦产业升级、技术短板,完善项目驱动人才招引机制,大力招引急需紧缺人才,每年引才聚才25万人以上。二是着力在精细育才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岛城工匠”培育、工程师梯队培塑等计划,挖掘“未来人才”,加强跟踪培养,完善全市人才梯队,壮大各类人才队伍。三是着力在精准用才上见成效,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产才协同推进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四是着力在精心留才上强保障,从提升赋能水平与加强服务保障两方面发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营造优质人才生态。

找准产业升级正确方向

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产业结构的变化跃迁,特别是随着劳动者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技术越来越高级,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资料的种类、性能、质量、效率都会发生变化,从而相应形成新的资源要素组合方式,在实践中则表现为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融合创新。新质生产力是高新科学技术、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品质生产资料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就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青岛而言,要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打造24条重点产业链,做大做强七大优势产业,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突破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实现重点突破、跨代赶超,聚力发展七大现代服务业,实现先进制造与生产服务互促共进。二是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在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布局延伸发展链条。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级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优化升级。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从而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必须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育,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增长动力也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对青岛而言,要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用高水平制度创新激发发展动力。一是着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二是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创建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营造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的浓厚氛围。三是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在全国第一方阵中持续争先进位。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