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时政类 > 正文

城阳区委书记王波:实施阳光城阳建设 打造北岸中心区

2018-12-27 10:29 作者:任俊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城阳区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活力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区

青岛新闻网12月6日讯(记者 任俊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南非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古语,高度概括和形容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不畏艰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穿越风雨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赋予了城阳乘风破浪、抒展豪情的历史机缘。建区24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城阳从一个基础差、底子薄的城郊农业区发展成为了一座公共设施比较完善、生态环境宜居、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区。

2017年,城阳区生产总值由建区时的36.9亿元达到千亿元、财政收入由7000多万元达到百亿元、对外贸易由3亿多美元达到百亿美元,全区总体实力从全省县(市)区排名第50位跃居至第11位,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典型、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等6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城阳区委书记王波在接受青岛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城阳区作为大青岛的地理中心,是山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三核联动”的交汇地,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胶州湾湾底核心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城阳区发展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代。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近日正式挂牌成立。

拥抱三大时代 实现“在全市率先走在前列中再创辉煌”

王波表示,城阳即将迎来三个难得的“黄金时代”:一是后机场腾飞时代,随着机场搬迁,城阳长期束缚的空域将得到解放,30多平方公里土地也将得以充分利用,将使城阳“飞”得更高更远。二是新地铁畅达时代,根据全市规划,未来城阳将是地铁覆盖密度最大的城区之一,目前地铁1号线(未来的7号线)正在加紧施工,明年将建成通车,9号、10号线正在规划设计中,未来城阳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三是大产业集聚时代,占地83平方公里的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库,市委市政府刚刚批复成立了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建设上升全市、全省战略,城阳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上的步伐也将更快更强。

王波说,下一步,城阳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精神、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史机遇,围绕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落实一三三五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一三五一”工作举措,即,以“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活力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区”为总目标,奋力打造全市创新活力示范区、全省动能转换先行区、全国智能制造引领区,聚焦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强党建五项重点工作争一流,以“阳光城阳”建设为总抓手,全力开创新时代城阳发展新局面,实现“在全市率先走在前列中再创辉煌”。 

国家信息中心双创小镇效果图

创新引领 做大做强做优“1333”产业体系

在产业方面,王波表示,未来城阳区将突出创新引领,积极推进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全省首家国家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和国科大双创基地、国信双创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国际创新生态城,做大做强做优“1333”产业体系(即轨道交通1个支柱产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装备3个主导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3个新兴产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3个未来产业)。

今年以来,城阳区新签约外资项目152个、内资项目781个,总投资额1956亿元。海尔集团投资的细胞、康养、金控三个千亿级产业链项目落户城阳。突出发展跨境电商,依托邮政速递、中外运空运、新华锦、金竹电、中韩小微创客产业园等项目,支持阿里巴巴LBS服务中心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城阳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企业孵化基地。突出发展工业楼宇,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总投资29亿元、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3.2的联东U谷等8个高层工业楼宇项目陆续上马。突出发展总部经济,全面打响“总部沃土”品牌,总部载体新开工40万平米、新竣工15万平米,新引进和培育总部企业30个、同比增长200%,总部载体新引进企业1200余家。

日韩(青岛)进口商品博览会日前成功举办。

更大步伐“走出去” 在“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投资56个项目

城阳发展的活力越来越强。王波说,城阳区积极参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区在“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投资56个项目,中方投资额11亿美元。首个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菲律宾风电和光伏一体化发电项目、合同额2.78亿美元的阿根廷城际动车项目、海硕钢塑并购项目进展顺利;合同额13亿美元的中车芝加哥地铁项目今年年底启动运营;恒顺众昇印尼青岛综合产业园项目纳入国家商务部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库,正在申报国家“丝路明珠”项目。

依托韩国驻青总领事馆落户城阳的有力契机,加快国际机构集聚,配套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等高端服务设施。依托日韩(青岛)进口商品博览会,建好韩国城项目,打造“365天永不落幕博览会”。建立企业“走出去”绿色通道,支持轨道交通产业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等优质商品扩大进出口,积极推进国恩科技海外研发、中车四方股份芝加哥地铁等境外投资项目。

城阳区将继续把民生作为最大政治。

民生连着民心 城阳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

王波告诉记者,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城阳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持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城阳区将继续把民生作为最大政治,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更高水平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围绕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持续加大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年内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将分别新增9300、1980个。坚持普惠与高端相结合,积极引入国科大附属学校等优质资源,加快教育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实施“联网+教育”行动,数字智慧校园建成率达100%。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快打造群众体育名城、青少年足球名城,全国群众体育现场推进会,成功举办“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城阳籍运动员在印尼雅加达亚运会取得3金1银的历史最好成绩。

围绕推进病有所医,深化医共体建设改革,积极推进国科大直属附属医院、二医迁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行公立医院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夯实健康城阳根基。成功承办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会、山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观摩会。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在全市医疗机构中率先成立了“幸福家·心沟通”心理援助服务基地,加快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打造心理健康咨询服务15分钟服务圈。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评审,荣获全市唯一的全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示范区。

针对教育、医疗方面的短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强化改革创新,着力破解难题。一方面,加强资源统筹,依托国有投资公司,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办医、兴办养老机构,不断扩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另一方面,调整土地收益分配相关政策,教育、医疗建设用地与商住用地同地同价,享受同等税收返还,有力调动了街道和社区积极性。

围绕推进劳有所得,强化就业需求对接,强化创业指导,创新“互联网+培训”等技能培训模式,统筹做好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城乡就业4.4万余人,新增政策性扶持创业1500余人。积极推进对口协作帮扶,巨野县务工人员802人、成县务工人员172人在城阳实现就业。

围绕推进老有所养,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顺利通过了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验收。目前,全区已建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54家,其中3家区级公立医院全部开展老年病门诊及病房服务;全区养老床位达到370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46张,居全市前列。

围绕推进住有所居,大力实施道路畅通、供水改造、治污扩容、供热保障、燃气覆盖等工程,以“共享社区”建设推进新一轮旧村改造,统筹教育、医疗、文体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一公里”便民服务圈。累计建成运动休闲公园37处,人均体育用地5.7平方米,超出国家2025年人均2平方米的标准,在全区形成了“8分钟健身圈”,成功举办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现场会。

围绕推进弱有所扶,精准开展“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行动,对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一户一策、综合施策,建立困难居民刚性医疗支出兜底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活动,实施残疾人康复“四助”工程、推行托居服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

城阳区全面实施“阳光城阳”建设,阳光理念深入人心。

以阳光城阳为总抓手 全面实施“五大工程”

“经过建区24年的快速发展,当前,城阳步入了转型突破、化蛹成蝶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一个总抓手来凝神聚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助推创新提效、开放提速、城市提质、民生提标,开创新时代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活力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区新局面。”王波表示。

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城阳区委提出了“阳光城阳”建设这个总抓手,核心理念是惟民惟公、高效清正、公平正义、诚信和谐、乐观包容,通过阳光党建、阳光政务、阳光司法、阳光社会、阳光生活“五大工程”,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做到领导带头阳光、干部践行阳光、人人传播阳光、事事体现阳光、处处充满阳光,最终实现“阳光理念深入人心、阳光举措形成自觉、阳光生活共建共享”的目标。

王波说,实施“阳光城阳”建设,总的计划是利用三年时间,一年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年基本见成效、三年巩固提高。经过1年半多探索实施,实践证明,“阳光城阳”建设符合上级精神、契合时代要求、切合城阳实际,特别是积极回应了群众期待,在全区上下已经形成广泛共识,阳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阳光举措不断推出并形成自觉,阳光生活成为群众的共同期盼。

下一步,在“阳光城阳”创建方面,城阳区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化阳光活动创建,培育树立更多的阳光典型,让更多人成为“阳光城阳”的故事主角;二是强化阳光举措推广,汇总了在全区可推广复制的100项阳光举措、25项重点典型举措,积极推进开展“阳光举措不留空白”活动,要求各层面、全窗口、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创新和运用已有的阳光举措,建立阳光举措工作台账,全程控制、动态管理,确保每项工作全过程都能“阳光普照”;三是细化阳光标准体系。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便于落实的标准体系,推动“阳光城阳”由概念性、理念性向导向性、指向性转变。什么是阳光、怎么做才能阳光,都要让大家明白,可以参照执行;四要固化阳光体制机制。这是今年和明年“阳光城阳”建设的“重头戏”,目前,城阳区正在着手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健全固化,形成可以长期坚持的制度,不断强化“阳光城阳”建设的制度保障。通过固化体制机制,搭建“四梁八柱”,坚决破除不阳光的体制机制,为“阳光城阳”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增加新的活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