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外交部发言人:不是我们拿安倍没办法 是他拿我们没办法

来源:外交部网站-- 2013-02-23 15:11:35 字号:TT

  主持人:有位网友留言说,我是“外交小灵通”微博的忠实粉丝,非常喜欢“灵儿”、“通哥”发布的内容。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近况?这么多的粉丝,每天一定会有大量的艾特@、评论和私信,是否每一条都会看呢,上面真的能听到网友的声音吗?小灵通是不是也遭遇过“拍砖”,怎么看待那些批评?

  秦刚:这位网友看来的确很熟悉我们“外交小灵通”微博,对我们徽标里两个卡通人物了然于胸。“外交小灵通”诞生于公元2011年4月,掐指算来,马上就满2周岁了。小灵通目前在新浪、腾讯、人民网3个平台同时运行,截止到目前共发布微博近6700条,粉丝总数突破650万。

  “外交小灵通”作为我们“网络发言人”,是我们向网友发布中国外交政策、提供领事服务,以及和大家交流互动的重要窗口。服务功能是政务微博的重要功能之一,在维护“小灵通”的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外交为民”的网络力量。

  比如,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一位女孩在微博上说她父亲在尼泊尔旅游时突发脑出血,向网友求助。当时,“小灵通”主管同志正在家吃团圆饭,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赶回办公室,紧急联系外交部亚洲司、领事司以及我们驻尼泊尔使馆,了解情况,穿针引线,提供救助,还第一时间向网民通报最新工作进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仅去年一年,“小灵通”处理领事救助、各类咨询就有500多起。其中不少都发生在夜晚或者周末节假日,对于我们的主管同志的确是个考验。“小灵通”团队成员全年无休,尽最大努力回应网友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或者求助。但微博让我们在体验信息爆炸和自由流动的同时,其实也会给我们带来信息不对称的局限,“小灵通”正是努力在外交工作和各位网友之间搭建一座网络上的联动桥梁。我们用心倾听完网民声音后,也要将我们的行动和考虑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至于“拍砖”,肯定是有的。这年头,没被拍过一、两次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玩过微博,是吧。我们得过不少表扬,也听到过不少批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不乏建设性意见建议。这也是我们汲取民智的重要途径,对我们帮助很大。

  我知道,“外交小灵通”微博的粉丝有个特殊的名字,叫“通心粉”,含义就是“沟通心灵的粉群”。今天的网上访谈,“外交小灵通”微博也正在作“微直播”。希望越来越多的网友关注“外交小灵通”微博,成为我们的“通心粉”。

  主持人:我看到外交部网站最近又改版升级了?

  秦刚:是的。我们优化了内容设置和页面风格,在实用性、服务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作了很多改进。关注外交的朋友们,如果你想了解外交部最权威的发布,驻外外交机构的动态,外交人员的风采,异国风情,欢迎大家常来我们网站看看,全球243个驻外馆的网站链接也都在里面。去年一年,我们共发布消息89万余条。

  不仅是新版网站,我们还开发了客户端,这也是我们结合大家现在浏览的习惯推出的新产品。无论你用的是iphone、ipad还是安卓系统,都能下载,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更及时、便捷地为网友提供服务。

  主持人:为什么发言人总是“问不倒”?

  秦刚: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发言人的角度来讲,他必须要站稳立场,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考量。这非常关键。只要把政策都了然在胸,就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次,另外公众看到的是发言人在台上的表现,但是公众看不到的是,在幕后还有许多人、许多部门在支持。

  秦刚:“发言人”其实是一个机制,一个团队,代表着外交部部内、部外方方面面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发言人形影不离的是新闻司发言人办公室团队,他们很年轻,但很能干,是发言人不可缺少的好助手。发言人每天都要和这个团队共同讨论和研究当天的舆情动向,对记者可能的提问角度心中有数。第三,外交部各个司局和其他部外单位也是发言人响亮发出"中国声音"的强大后盾。正是发言人及其背后团队和相关机制的高效运转,才确保了在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大事、要事和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百问不倒”。

  主持人:有网友觉得发言人表态过于简短,过于“外交”。这些外交辞令真的有用吗?

  秦刚:外交有着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的,大家接触最多的是发言人的表态,它具有简短,全面,看似浅显却寓意无穷等这样的一些特点,有的时候是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

  主持人:但是有时候发言人的表态是不是太过平淡了?

  秦刚:从外交上来讲,一方面是要说,另外一方面还要看怎么做,在涉及国家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我们的立场都是坚定的,态度都是鲜明的,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说的,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作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我们从语言上要义正言辞,在行动上也会坚决果断。

  主持人:这位网友说,说发言人的回答感觉不够“解气”,您怎么看网友的这些评论?

  秦刚:其实发言人的表态都不是个人观点,表达的也不是个人情绪,对外传递的是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政策的考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言人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情绪就表达什么情绪,他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发布会不是解气的场合,而是重在讲理。

  主持人:有个网友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遇到挑衅性问题,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秦刚:其实做一场记者会,主角是发言人,该是发言人来把握和调动记者会场内的情绪和节奏。

  主持人:控制局面?

  秦刚:对,这是一个发言人应该具备的。有些记者提的问题带有偏见,特别是在涉及我们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到中国人民民族感情这样的问题上,有的提问比较出格,发言人当然要义正言辞,但也要把握好度。

  主持人: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秦刚:有,在2008年,我们国家经历了很多事情,3·14事件、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等,当时记者会现场气氛比较紧张。我心里牢记着祖国和自己肩负的职责,坚定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对那些挑衅性问题,据理力争,坚决驳斥。

  主持人:有网友关注,发言人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秦刚:爱国是第一位的,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我们才能站稳立场。要时刻牢记我是中国的发言人,不是外国的发言人。第二,要掌握政策,只有全面掌握政策,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局面。第三,要有比较丰富的外交经验,要有一定资历和经验的积累。第四,要有比较良好的沟通和应变能力,毕竟发言人是通过表达来阐述立场的,所以沟通和应变能力也很重要。

  主持人:有位网友问您,秦司长,您个人关注微博上的各类言论吗?您上微博吗?

  秦刚:我上微博,但是我“潜水”。

  主持人:网络上流派很繁杂,您觉得自己算是哪一派?

  秦刚:我不能说我算哪一派,但是对各个流派我都需要了解,因为我是搞公共外交的,公共外交就是要和公众进行沟通交流,要了解现在社会上包括网民对国际问题,对外交工作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评论,更要了解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的观点。

  我可以讲讲我一天工作的状态,我的大脑就像计算机一样,被安装了不同的程序,分成不同的区块。首先我是外交人员,是外交部发言人,我必须要掌握和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政策。同时我又是搞公共外交的,还要“接地气”,要了解公众是什么看法。

  主持人:真是不容易。

  秦刚:每天,我的大脑都在不停地反复切换着,遇到问题,我一会儿是作为一名外交人员在思考研究方案,一会儿又会切换到公众的大脑区,我在想对我们的政策、我们的表态、我们的措施,公众是什么反应?大家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会把我自己当作一名记者、一名教师、一名学生,甚至是大街上任何一个普通的公众,我要从他们的角度来换位思考。不光是我本人,外交部也是这样子,外交部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特别是事关我们国家重大利益和公众都非常关切的问题时,无论是分析研判形势、进行决策还是采取措施,都始终考虑民意和公众的反应。现在网上有句流行语叫“元芳你怎么看?”其实,在我的脑子里头,有不止一个“元芳”。

  主持人:您觉得微博能影响您工作上的决定吗?

  秦刚:当然我们要通过微博,通过互联网,通过其他交流方式来了解公众的感受、观点、意见,从中来吸取那些合理的、有用的因素。

  主持人:微博上有一个群体叫做“屌丝”,他们的意见您也会在意吗?小人物的小牢骚?

  秦刚:我也要看一看,每个人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细胞。

  主持人:您每天都看微博吗?

  秦刚:我们不仅要了解微博上的信息,还要了解网上、论坛、国内媒体还有外媒对中国的报道。

  主持人:那您如果要了解公众对一件事情的反应,会马上到微博去找吗?

  秦刚:我们一方面思考为什么,研究怎么办,同时要马上搜集了解社会公众的反应是什么。其实可以说两者是同步进行的,我刚才说了,在我们研判形势、进行决策的时候自始至终都是贯穿着对公众反应的考量,不光是决策之前,决策之后也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公众的反应。

  主持人:您是不是觉得微博是一种很好的渠道?

  秦刚:对,当然是。它拉近了政府和公众的距离。

  主持人:今天网友问到中日关系的问题很多,大家不满日本首相日前发表的涉华言论。有人问,真的拿他没办法了吗?

  秦刚:对日本政府损害我们国家的主权和利益这些挑衅性言行,中国人民表达不满和义愤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对待。现在中国的发展蒸蒸日上,而有些人看到中国发展的这种势头感到焦躁不安。所以这个问题不是说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而是他们拿我们没有办法。

  在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国际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杂音,我们还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干扰,这也算是成长的烦恼吧。但是我们要对自己保持信心,得有战略定力。只要我们国家能够保持稳定和发展,只要我们不自乱阵脚,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国家、任何人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在国际上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同别的国家打交道,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国际上有些人却四处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对他们的图谋大家一定要看清楚,他们一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二是破坏中国发展的内外环境。让他们去表演去吧,这些表演都是徒劳的,“君子周而不比”,我们从容不迫,走自己的路。

  主持人:很多网友感叹,认为中国外交太软,不理解综合实力提升的中国,为什么还要“忍气吞声”?您怎么看待网友的这种心态?

  秦刚:现在,一些国内老百姓觉得外交“软”,但是国际上有些人说我们外交“硬”,我觉得这是中国正处在将强未强的历史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现象,主要也是认知上出现了错位。国内一些人说我们软,主要是看到了我们国家发展的一面,取得成就的一面,但是对我们国家实际国情,还有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在国际上应该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抱有不切实际的看法和期待。有的外国人说我们硬,是因为对中国的发展还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非常快,超乎了许多人的预期。

  在这样情况下,他们对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过于敏感,我们的一些政策特别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方面的立场,完全是正当的,在以前也被看作是正常的,但在当前特殊的历史阶段,被别人过分地解读,认为中国变得强硬了,而国内一些人还觉得不够,还需要更强硬。

  中国外交不能简单用“软”和“硬”来评价。我们开展外交工作根本的出发点是怎么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外交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可以刚中有柔,也可以柔中带刚,还可以刚柔并济,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两者之间还可能相互转化。

  在涉及国家主权、核心利益这些重大问题上,我们从来没有含糊过,也从来没有丧失我们的原则,该斗争要坚决斗争,同时外交也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谈判协商寻求和平解决的,这也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我们也要针对“软”和“硬”的看法开展公共外交,加强同国内公众和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要积极地宣介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使外界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中国的发展,同时,也要使国人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培养成熟理性的心态。我们自豪但不自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主持人:今天网友表现很踊跃,提了很多问题,相信秦司长亲民风格的解答也给网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体验。再一次感谢秦司长耐心解答了大家千奇百怪的问题,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也对公共外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再一次感谢秦司长的到来,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