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青岛的城市之问:谁是“五朵金花”的后继者?

2019-12-19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横空出世,以鹤立鸡群式的品牌统治力,为青岛赢得品牌之都的美誉。之后,对“新金花”的渴望,就是这个城市漫长而焦灼的期盼。

青岛,盛名久也!只有用一个个新品牌的一次次的加冕,品牌之都的“金字招牌”才不会黯然失色。

品牌是青岛最具特色的软资源。改革开放40年,青岛抓住机遇,闯出了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经典模式,诞生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知名品牌企业群体。

但随着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的到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都正在被重构。城市间品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青岛作为品牌之都的内涵和竞争力理应被重新考量。

海尔集团掌门人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时势造英雄。目前的青岛占有历史上最优越的时势,站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为“新金花”脱颖而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日,《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方案》出台,就是这样的生态系统。

《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方案》。图源:青岛政务网

1 培育新一代“金花”为何如此迫切?

上世纪90年代,青岛培育了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这五朵享誉全国的金花,让青岛这座制造业名城熠熠生辉。但随着时间推移,新的“青岛金花”没有如期而至,青岛制造业头上的光环已经不那么耀眼,步伐慢了,牌子也不那么亮了。

有这样一份数据,截至2017年末,青岛拥有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68个、山东省名牌产品644种、青岛名牌产品773种;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41件(其中工业领域116件)、省著名商标463件、市著名商标553件。

虽然数量众多,但依然存在着传统产业依靠老金花支撑,新兴产业品牌企业数量少、知名度不高,难以实现突破等尴尬。没有再培育出与老金花规模比肩、品牌齐名的新金花企业。其中的新生力量,真正能与五朵金花相媲美的却屈指可数,不仅家电、食品饮料、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依然依靠老金花支撑,新兴企业领域也是星光黯淡。

11月15日,以“发现未来的青岛华为”为主题的民营经济创意会暨青岛市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上,发布的首个青岛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则让青岛培育新一代“金花”的紧迫感更多了一分。

△11月15日,“发现未来的青岛华为”民营经济创意会。资料图

榜单显示,青岛百强民营企业中营收超过百亿的只有12家,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企业并未出现。

放在全国范围看,青岛百强民企规模不大的不足更加突出——青岛百强民营企业营收总额(5065.48亿),加起来不如一个华为(7212.02亿)。

产业结构也亟待升级优化。上榜民企主要集中于房屋建筑业(13家)、零售业(10家)、批发业(8家)、专用设备制造业(5家)和金属制品业(5家)等传统行业,高端装备制造及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冒尖者十分稀缺。

这与青岛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全新的城市定位越来越不匹配。“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品牌企业无疑是最重要的因子。

青岛最具特色的制造业就是极好的例证。是否抓住人工智能时代机遇,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青岛制造品牌影响力是重要衡量维度。“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以品牌为引领,推动全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格局中的话语权。”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2 谁将成为“青岛金花”后继者?

高峰不够高,群山不够多,新兴企业不够活,青岛企业的短板已经愈发突出。最近出台的《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方案》则剑指这些短板。

行动方案定下的目标是:

到2022年,全市世界品牌500强企业达到3家以上,中国品牌500强企业6家以上,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新锐和特色品牌企业20家以上。

培育形成2个世界级、智慧型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5个以上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产业集群品牌。

新一代“青岛金花”将从哪些企业中诞生?

行动方案提出,青岛将分别以收入百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新业态和新模式创新企业为重点,按照世界一流品牌、国内知名品牌、成长性新锐品牌以及特色品牌的梯次培育品牌企业。

此轮培育不仅针对品牌企业,还突出产业链建设,将品牌产业集群打造纳入其中。在家电电子、轨道交通装备、船舶海工、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橡胶、航运贸易、金融、旅游、文创、商务服务、健康养老等领域,各有侧重进行发力。

与历次品牌培育工程不同,此次行动方案,深谙时代脉络,将从科技、信用、人才、组织、政策等5个纬度保障行动的实际效果。

编制“7+3”品牌产业集群培育计划;

建设以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共同体,打造国际领先人工智能产业平台;

打造“青岛制造”诚信品牌,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品牌影响力,推动“青岛金花”向平台聚合;

用好用足各类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向“青岛金花”培育企业集聚。

事实上,过去多年来,青岛品牌建设一直未曾停止。以制造业品牌建设为例,全市每年都开展相关认定,遴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美誉度高的产品,给予青岛名牌称号。“但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评定,轻培育’、‘重奖励、轻宣传’等问题。”青岛一位品牌专家说。

此次行动方案,能否对“金花”迟迟不能“绽放”的困局想透?说清?做实?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只有在创新的纬度上去推演,才也可能拿出“破局”之招!

针对品牌培育举措有所缺失问题,青岛一方面将统筹技改奖补等各类专项资金和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将探讨采取超常规措施帮助企业加快科研成果产品化、产品品牌化。针对企业提出的政策需求和专家评估论证结果,组织有关部门精准出台扶持政策,从贷款、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纵观世界名城,企业品牌和城市形象无一不是相互依存,相映成辉。青岛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在中国顶级平台开展以“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为主题的青岛制造集中宣传推广。这种起点高、创新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全面反映青岛制造业的品牌盛况的立体推广,充分体现了青岛市支持企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向高端品牌跃进的战略意图和决心。

“品牌之都工匠之城”,青岛制造扬帆起航。

此外,为了让企业遴选和培育“有章可循”,青岛邀请工信部工业品牌专家组建立了“青岛金花”培育评价指标体系,涉及4级指标、27项评价内容,可较全面反映企业品牌的竞争能力。

3 为“金花”成长打造一片热带雨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五朵金花”的绽放,铸就了青岛近30年的辉煌,为青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为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得不说,品牌企业是一座城市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一大批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品牌企业。

眼下,青岛正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针对有些人对支持民营经济的种种顾虑,鲜明地提出:谁不敢支持民营经济,就是对自己做到“亲”“清”政商关系没有信心,就是对自己的党性没有信心。

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最重要的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是尊重企业家的创意创造。青岛鼓励企业家当“编剧”,提出做大做强做成产业集群的好点子,由政府去论证、成全这些创意,政企联手整合资源,打造一批营业收入100亿、500亿、1000亿的企业和1000亿、5000亿的产业集群,实现跨代赶超和产业倍增。

10月底,青岛第一次单独为一家民企召开专题会议,市委书记、市长以及教育、经信、科技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聚在一起,研究伟东集团设计的“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全力支持本地一家民营企业牵头搞千亿级产业集群,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这充分说明青岛尊重企业家、尊重财富创造者,无论规模大小、本地外来都一视同仁,只要有好的创新、创造和创意,就为他们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推动落地。青岛就是要让有本事、有力量、有智慧、有资源的企业有底气地奋勇向前,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培育“未来的青岛华为”。

今年前三季度,青岛累计减税降费200亿元。这座城市宁肯财政过紧日子,全年降低行政性开支20%,也要足额保证企业减税降费不打折扣,决不用其他的手段挤企业的牙膏,真正与企业共渡难关。

与此同时,青岛正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的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方面,只要深圳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在17个经济管理部门设置了市场配置促进处,更好认识市场、尊重市场、利用市场;建立依法倒逼政策兑现机制,政府聘请法律服务机构面向企业进行政策的宣传解读、适用咨询、实施监督。

所有这一切,目的就是要打造让企业家舒服的政务服务生态,让青岛成为“金花”成长的万木葱郁的热带雨林,让广大企业家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发挥特长,不断创造佳绩。

大幕已经拉开,群星闪耀的新一代“青岛金花”会如约而至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