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青岛制造

中特:青岛电机产业的“破局者”

2019-11-14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电机在工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家电、汽车、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几乎一切用电的机器都离不开电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青岛有世界级的家电品牌,有中特这样的电机装备隐形冠军,却没有成规模的配套电机产业。

“隐形冠军”面对“隐形产业”,如何破局?

为格力、美的、LG、大疆、特斯拉等知名企业定制电机生产线,占据国内无刷直流电机装备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近三年营收分别达到2629万元、5054万元、1亿元……中特科技工业 (青岛)有限公司几乎翻倍的增长速度,不禁让人感慨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模仿跟随到自主创新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

“电机行业正在迎来高效节能新型的驱动电机取代传统电机的历史性机遇。”在中特董事长李学强看来,围绕驱动电机在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青岛构建百亿级电机产业集群大有可为,而中特将成为打造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的世界级引擎。

实现高端装备进口替代

与传统有刷直流电机相比,以无刷直流电机为代表的驱动电机更加低耗、高效、静音,并且可以实现传动系统精确的转速、转矩及位置控制。

“在2013年中特为海尔提供国内首条直流无刷电机生产线之前,国内驱动电机装备全部依赖从日本、意大利等国进口。”李学强告诉记者。

可以说,中特的迅速崛起填补了中国高端驱动电机装备的空白。在格力,中特的高效节能电机生产线改变了长期以来电机设备基本依靠进口的历史,在技术指标上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外先进品牌。在美的,空调、洗衣机和冰箱电机装备从2017年开始就基本交由中特提供。

中特的异军突起,不仅实现驱动电机装备进口替代,更借助“一带一路”拓展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覆盖LG、日立家用电器、尼得科电机、多摩川电机等众多国际知名电机制造企业。2017年,中特为LG提供了国内首套电机“无人工厂线”,LG总裁为此更是亲自到南京工厂查看。

“LG在中国和韩国的工厂全部用上了中特的电机生产线,由此打开了国际市场,韩国浦项、C&M纷纷增加订单。”谈到这个变化,李学强颇为自豪,“以前都是我们引进国外设备,等着别人来教,现在是我们的员工到韩国教他们怎么用。”

中特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模块化技术,使生产线的安装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一周。这也是韩国C&M公司将其配套的特斯拉压缩电机生产线交给中特的一大原因。

“以前一条生产线完成后,到工厂安装调试需要一个月,现在将庞大的电机装备生产线根据不同的功能结构分解成若干个模组,使得生产设备在搭建生产线时能够像搭积木一样灵活、自由地组合。”李学强说。

中特有今天的行业地位,也离不开创始人李学强的电机情怀。早在国营青岛微电机厂工作期间,李学强就负责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曾主持导弹用多级旋转变压器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和坦克炮塔瞄准用特种电机的研发制造,积累了几十年的军工电机研发生产经验。2008年创业成立中特后,他带领研发技术人员创造性开发了驱动电机各种高端装备。

电机反向颠覆家电设计

从电机技术的演进看,中特抓住了驱动电机取代传统电机的趋势,形成无刷外绕、无刷内绕、空心杯电机、伺服电机、展开式电机绕线机五大系列120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压缩机、洗衣机水泵电机、新能源汽车、吸尘器、剃须刀、无人机、手机震动马达等领域。

“以前是家电设计完成后要求电机的配套,现在新型电机决定了家电的发展方向。海尔发布的全球首款‘自然风’空调,正是靠直流变频电机对风速和风向进行精确的矢量控制,把有序的机械风变成柔和的自然风。”在李学强看来,电机的发展正在反向颠覆家电的设计。

从吸尘器、空气净化风扇、吹风机、烘手器到智能吸尘机器人,风靡全球的戴森几乎每一款产品的核心都是电机。当前市面上大部分无绳吸尘器使用的传统有刷直流电机,一般每分钟转速在3万转以下,而戴森的V11无线吸尘器达到每分钟12.5万转的超高转速,这也是其能够除螨的关键。每分钟高达12.5万转的转速意味着什么?一台百公里加速仅3.5秒的特斯拉MODEL S P85电动汽车的电机转速也不过是每分钟15480转,仅为其八分之一。

传统的吸尘器制造商都是从第三方供应商购买电机,然后将重心放在其他领域的研发,而戴森则是在电机上不断下重金进行迭代。通过提升电机核心技术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这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效仿,中特在其中充当了“幕后英雄”。

2017年,美的研发了一款每分钟12万转的高速吸尘器电机,但遍寻国际一线设备厂家以求规模化生产,均未达到预期效果。

“直到美的联系我们,我们组织专门的研发团队进行项目攻关,顺利完成了生产线的研制并取得巨大成功。美的也因为这项产品获得了家电界最高奖项——艾普兰奖。”李学强介绍。

无人机“独角兽”大疆同样呈现了从购买电机到自行研发生产电机的路径变化,而为大疆提供生产线的也是中特。

除了家电电子,中特还正在进一步深耕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目前已经为吉利和LG制定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方案。

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

电机在工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家电、汽车、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几乎一切用电的机器都离不开电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青岛有世界级的家电品牌,有中特这样的电机装备隐形冠军,却没有成规模的配套电机产业。

“去年来过一个采购电机的孟加拉客商,他认为青岛有这么多家电企业,肯定有很多电机厂,就像汽车厂周边有很多配套零部件厂一样。”孟加拉客商的铩羽而归让李学强陷入反思,“‘一带一路’沿线需求旺盛,青岛作为‘一带一路’的双节点城市,没有理由不把这个产业做起来。”

翻开中国电机发展史,曾有“九厂一所”的说法,国营青岛微电机厂是九厂之一。但与常州微电机厂辐射出数百家电机厂形成反差的是,青岛未能孕育出这样的产业生态,甚至高端电机在内的核心关键产品本地配套不足已经影响到青岛智能家电产业的发展。

在李学强的构想中,青岛打造世界级电机生产基地,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整机厂生产的产业链条缺一不可,尤其要开展驱动电机及装备的研究,攻克高效电机及驱动的关键技术,建设驱动电机规模化生产基地。

一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依托于产业生态,无法靠一两家企业单打独斗。就在9月28日,中特等7家企业发起成立了青岛市电机产业协会,李学强当选首任会长。由此,一个电机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通过吸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资源加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将青岛电机产业做大做强。

“一方面发挥青岛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吸引国内外电机研发资源汇集,将电机及上下游企业在青岛集聚式发展。”李学强表示,电机产业将囊括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器人伺服电机、5G电机等重要领域,成为青岛市制造业的基石性工程。

据介绍,在中特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吸引下,C&M公司正考虑将生产基地落在青岛,同时中特也计划联合院士港、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海尔、海信等,开展驱动电机及电机装备、智能家电等领域的研究。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记者 周晓峰

更多请点击:青岛制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