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颅内血管畸形多次脑出血 手术9小时成功解除“定时炸弹”

2018-09-03 16:30 作者:张萍 伊丽明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9月3日讯 (记者 张萍 通讯员 伊丽明)家住莱阳的李女士今年53岁,患有一种复杂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静脉畸形”,李女士曾多次脑梗、脑出血,辗转上海、青岛先后几次手术未能痊愈。日前,在家中的李女士再次脑溢血并昏迷,辗转近10小时,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就诊。医院借助国内最先进的一体化复合杂交手术室,来自多学科的七位医生连续手术9小时,终于成功拆除李女士颅内的“定时炸弹”。李女士现已康复出院。据悉,这是半岛首例神经外科介入杂交手术。

难上加难:患巨大动静脉瘤畸形 再次脑出血40ml

据了解,当天李女士突发脑出血,但是当地医院无法手术。家人选择辗转近10小时来青岛求医。到达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时,李女士已经昏迷。

经医院神经外科接诊检查发现,李女士颅内出血量近40ml!并且,她已先后脑梗两次,平时说话非常不清晰,也不能行走,在上海和青岛几家医院确诊为巨大颅内动静脉畸形,进行过两次血管栓塞术。但是,术后仍有畸形血管残留,且多次并发脑出血,日前来到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外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最为复杂的脑血管疾病,加之李女士的畸形血管体积巨大,且位于颅内功能区,使手术和治疗变得“难上加难”。

利器善事:国内先进仪器+多学科医生直面“巨大肿瘤” 

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洛带领团队对病情充分评估认为:单纯介入栓塞术,无法完全阻断畸形血管团的血流,人为改变畸形血管团内的压力分布,反而更易导致脑出血;而直接开颅手术,出血多,风险高。若将两者协同互补,既能减少手术风险,又能彻底根治切除畸形血管团,是此类脑血管畸形的最佳治疗方法。

市立医院新近投入使用的一体化复合杂交手术室,拥有国内最先进的IGS730介入设备和双荧光显微镜,医生手术同时面对6个高清视频画面,后台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医生的需要,调出不同的血管功能成像,比如,原来的二维画面,现在可以转变为清晰的三维多角度成像;而AW4.7工作站软件,拥有最先进的实时成像和手术计划导航功能,不仅可以像3D动漫电影一样将各层面的解剖、血管成像,通过多角度展示,可以帮助医生们在术前规划手术切口、大小和角度,实时同步介入导管位置和手术进程,还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程序,顺利找到“罪犯”血管,极大提高手术精准度。

先进的仪器设备,让技术精湛、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们如虎添翼,神经外科、麻醉手术科、微创介入治疗中心、脊柱外科的神经电生理小组等多学科专家汇聚,决心联手“拆除”这一棘手的巨大血管畸形。

手术中。

历时9小时,半岛地区首例介入“杂交”手术顺利完成

8月20日一大早,东院神经外科介入团队王厚中和李传峰医生,通过血管内栓塞技术,让畸形血管团的体积,从最大径11cm,悄无声息地“缩小”了30%,这为后续的显微手术切除,赢得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随后,李洛带领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团队,进行开颅畸形血管切除。术中,医生们多次通过血管造影,精准确定了畸形血管团主要和深部的供血动脉,以及切除后是否有畸形血管团的残留等问题,确保在彻底切除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正常血管和脑功能区。

心无旁骛,稳扎稳打,经过漫长的9小时,手术团队凭借娴熟的操作、多年积累的手术经验,终于彻底切除了这个巨大的血管畸形,术中出血仅仅500ml。

术后,经过5天康复,李女士已经可以与医护人员及家人顺畅交流,并下地行走。

瞄准国内技术前沿,再攀新高峰 

据悉,“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疾病,常以脑出血或癫痫起病,四周密密匝匝、纵横交错着脑血管网络,手术中,既要精准切除畸形血管,又要保护正常的脑血管,难度极大。巨大血管畸形的切除,因此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几个世纪以来孜孜以求,全力攻克的尖端技术。

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是青岛市重点学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便在青岛最早开展了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和显微微创治疗一直是主要技术特色,2017年进入“中国科技影响力”神经外科百强榜。

今年年初,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加入北京天坛医院十三五重点课题“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此次完成的半岛首例介入杂交手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