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胶州麻湾大集秧歌助兴乐翻天 红烛黄香成特色(组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1-19 05:04:56 字号:TT

胶州麻湾大集秧歌助兴乐翻天

胶州麻湾大集秧歌助兴乐翻天

胶州麻湾大集秧歌助兴乐翻天

胶州麻湾大集秧歌助兴乐翻天

胶州麻湾大集秧歌助兴乐翻天

  —10℃的低温,迎风走着面如“刀割”;滚滚车流中不断发出嘈杂的声音,掀起的扬尘让人口鼻发麻;崎岖不平的小路让年迈的老人越加步履蹒跚……可在红火的大集面前谁在乎这些呢?从集市响起第一声吆喝的那刻起,整个集市就会如往常一样呈现出热闹红火的景象,这里就是胶州市胶东镇麻湾大集。红烛和黄香是它的标志,火爆的人气让大集久经考验仍屹立不倒。

  老到已经“无从考究”

  麻湾大集的历

史到底有多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已经困扰了胶东街道办事处宣传科委员季升琪许多年,“每个大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可麻湾大集到底存在了多少年,寻遍整个街道也无人能够说出,更没有文字性的记载。”季升琪告诉记者。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对于麻湾大集的历史,就只能从老人们的记忆中了解。在麻湾大集上记者有幸见到了今年已经93岁的徐桂生老人,虽然已年过九旬,但老人的腿脚依旧利索,头脑也很清楚,从刚懂事开始就跟着父母逛大集,除非阴天下雨,要不是逢集必逛,对于大集的变化,老人认为自己是很有发言权的。

  会做买卖的麻湾村人

  “以前家里还有族谱,现在族谱也找不到了,但我仍记得上面记载说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就已经有麻湾大集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时候。”徐桂生告诉记者,因为当时胶州当地的人不是很多,而且住的非常分散,在没有麻湾大集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几乎是自给自足,顶多是当村人之间互通有无,之后一些麻湾村的村民推着小推车或者是挑着货郎担到胶东镇各个村沿街叫卖,这也是整个胶东镇最早的一批买卖人,现在胶东镇各村的人仍把麻湾村的人看做是有头脑会做买卖的人。在这些小商贩的努力下,后来人们都习惯性地把麻湾村当做胶东镇的一个商品较为集中的地方,有时候长时间看不到货郎上街卖东西,一些邻村的人就直接到麻湾村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久而久之,麻湾村就成了胶东镇一个小有名气的小市场,有了固定的摊位和固定的消费群,这就是麻湾大集最早的雏形。

  从小街市到“大商圈”

  对于麻湾大集的发展和壮大,徐桂生老人告诉记者,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和报纸,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媒介,麻湾大集的宣传就是靠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口相传的方式,尽管宣传方式非常传统甚至有些落后,但却十分适合当地人的“胃口”,慢慢地麻湾大集“东西全、质量好、价格低”的美名就不胫而走。在徐桂生老人的记忆里,在他小的时候整个麻湾大集的规模也就是占据了村里的一条10米的小长街,只有到了年集的时候规模才会略大一些,卖货的商家只有十几家,销售的商品大都是村民自家产的一些土特产。但从1990年开始,大集的规模几乎是每年蹦一个高,到现在整个大集的长度超过千米,销售的商品超过百种,成为胶东镇最大的集市,同时也是整个胶州地区最大的集市之一。为了验证老人所说的话,记者沿着麻湾大集行走,整个大集的摊位均呈环形布局,形成一个巨大的“商圈”,鱼市、肉市、菜市、布市、花鸟市、牲畜市……绵延千余米的麻湾大集分为20多个门市,各类货物应有尽有。

  “进入腊月门,俺们几乎每集都赶,想起家里还缺什么就到这里来买行了,自己村里买不到的这里都能买到,价钱还便宜。”一名赶集的村民说道。

  目击 1

  百人秧歌扭到集上

  “咚锵,咚锵,咚咚锵……”随着一段欢快的锣鼓声响起。胶东镇老年秧歌队队员们扭着欢快的大秧歌来到了麻湾大集上,原本就非常热闹的大集瞬间便被点燃,上升到一个空前的热度,卖肉的屠户们放下了手中的刀,小贩们停止了吆喝声,赶集淘货的老人们也懒得再去讨价还价,集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秧歌队上。踩着欢快的鼓点,队员们或变换队形或变化脚步,引得周围观看的群众合不拢嘴,一些“定力”不够的村民们干脆放下了手中的袋子,直接加入到秧歌队中欢快地扭了起来。慢慢地你会看到,原本只有十几人的秧歌队很快便成了一支百人大秧歌队。每到快过年的时候,胶东镇秧歌队几乎是逢集必扭,因此也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除了买东西,到集上看免费大秧歌也成了村民们非常期待的事情。长约千米的集市上,一刻不停地扭着秧歌,灵活的步伐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群年过七旬的老年人,秧歌队所到之处尽是一片叫好声。

  “前两个集我一直都在赶,就等着看大秧歌,可是一直没看到,我还以为今年没了呢,幸亏今天来了,正好赶上。”看着一群同龄的老人扭得热火朝天,村民刘秀云也在一旁跃跃欲试。

  ●人物

  老汉六十多 就爱扭秧歌

  张进文,今年61岁,从小热爱胶州的地方戏,2011年胶东镇茂腔剧团成立,他成了第一任团长。“说是团长其实俺之前只是一位热爱戏剧演出的普通农民,干了一辈子农活突然成了‘官儿’,俺还真不怎么会干。可没办法任务交给咱了,加上咱的确是爱扭秧歌爱唱戏,于是就硬着头皮开始组织团里进行排练工作。一开始确实是难啊,人手不够,资金不够,排练个节目简直比登天还难,说实话剧团能有今天这个规模真是想都不敢想。在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剧团开始慢慢地有了起色,到现在每年春节、清明、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全团50个人就在胶东镇的各个村子演出。”张进文说。

  除了演地方戏,胶州大秧歌也是表演的重点,每到演出,都是16人秧歌和16人花鼓一起上台,32个人在台上风风火火地挥动花鼓、扭起秧歌。“胶州大秧歌在山东都是十分出名,而且基本都是一个形式,扭法一样,所以简单好学。大家白天集中排练,等到演出前再练习下新花样,就可以上台表演了。队伍里面没有一个是专业的,所有的表演人员都是各个村的人,表演道具也都是村里出钱置办的,现在逢年过节街道办事处还能给补助一部分,就前一段时间还送了我们20多个新花鼓,这么多老少爷们支持我们,我们这支夕阳红秧歌队一定好好练,把最好的大秧歌和地方戏演给老少爷们看。”张进文说。

  目击 2

  两支红烛照亮前程

  麻湾大集的东侧有一块固定区域,平时这里长期闲置,摆摊的商户寥寥无几,但一进腊月门,这里就成了整个大集最红火的地方。看到不断有村民围上去,那肯定是吴传礼来卖蜡烛了。两支写着吉祥话的大红烛,这是每一个胶东镇居民过年必备的物件,用村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宁可少吃少喝,也要先把这大红蜡点上,一是为了明堂祭祖先,二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照亮光辉的前程。对于点蜡烛村民们还有着一套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从除夕夜点到初三,每天晚上吃饭时红烛都要亮着,烧剩下的红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拿到第二年接着用的,那意味着 “走老路”,也是对祖先的不敬。

  此刻吴传礼的小三轮车上正挂着一排排的红色蜡烛,周围人打量着车上的红烛,希望能够选到品相最好的一支,最小的蜡烛卖5元一对,中等长度的蜡烛卖6元一对,稍长一些的卖7元一对,尽管近年来材料费在涨,可吴传礼的蜡烛已经是10年没有涨价了。集市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工艺蜡烛,从外包装到蜡烛的造型都要优于吴传礼销售的蜡烛,可村民们还是独爱吴传礼销售的传统蜡烛。不到半小时,吴传礼车上挂着的两排大红蜡烛便销售一空。

  ●人物

  字写得好生意才能红火

  除了蜡烛做得好,吴传礼还有一“好”那就是字写得好,写字和卖蜡烛这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其实联系非常紧密。对于此事吴传礼告诉记者,在麻湾大集上卖蜡烛的如果字写不好,蜡烛做得再好生意也不会太好。每一位来买蜡烛的村民,吴传礼都会免费用金漆在蜡烛上写上两句吉祥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四季发财、八方进宝”……60多对蜡烛,吴传礼能够做到每对蜡烛上的吉祥话都不重样。从父辈到现在,吴传礼表示他们家已经卖了40多年的蜡烛,写的吉祥话多了,吴传礼还捉摸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过去人们买蜡烛,多喜欢在蜡烛上写些平安话,像‘四季平安,合家团圆’等,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没病没灾的,对‘财’字就越来越看重了。”拿着一对对红蜡,吴传礼不断地写着 “金玉满堂”等吉祥话。

  目击 3

  一封黄香沁人心脾

  烧香是中国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胶东镇的居民们来说同样如此。过年过节,请上一封黄香和买红蜡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走在大集上记者不时地闻到一股混杂着木屑和中药的清香味,顺着这股香味,记者找到了正在集市上卖黄香的高松林。只点燃了半根被折断的黄香,高松林的摊子附近已经是香气弥漫,附近赶集的人纷纷被这股香味吸引到摊上买香。在高松林的摊子上记者看到,除了日常多见的黄香外,还有紫色、蓝色等颜色各异的香料,对此高松林表示,这是因为现在人们对香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物

  兽医站退休成制香泰斗

  在高松林和其它商贩处,记者看到这里销售的黄香大都写着“高惠义精制”的字样,高惠义是何许人也?在询问中记者发现提起高惠义,卖香的商贩们无一不表示尊敬,有的商贩甚至称高惠义是远近闻名的制香泰斗。经商贩们介绍,高惠义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高惠义是胶州谈家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镇兽医站退休的高惠义回村,承包了村集体的制香设备,做起了黄香。谁知这一改行,竟改出了大名堂,凭借自己多年的制药经验,高惠义将对人体有益的中草药加入香料中,做出的黄香不仅味道清香,而且驱蚊除异味的作用十分明显,闻过之后神清气爽,做出的黄香十分畅销,到了岁末的时候甚至出现“一香难求”的火爆场面。集市上的商户们销售的黄香有六成以上都是出自高惠义家。

  【链接】

  百年蜡烛村难寻接班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诗中,蜡烛成了恋人们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可这传递情谊,寄托相思之情的蜡烛在实际制作时却是十分复杂,本来这制蜡的工艺,工匠们轻易不会外传,但面对记者多次询问,吴传礼思虑许久还是将这传统制蜡的工艺小透露了一下。按照父辈传下的手艺,一支红烛从选料到制作共需16道工序,一道工序出纰漏,蜡烛就容易出问题。首先是选料,要想制出好蜡烛,需要先从选苇子开始,挂蜡的每条苇子必须确保坚硬笔直,如果苇子弯了,制出的蜡也是弯的,这样的蜡不会有人买,因为不吉利。选好原料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挂蜡,挂蜡所选用的材料只有牛油和羊油两种,全部都是纯动物油脂,熬制油脂时火候要适宜,稀了沾不上,厚了就结块,熬油就成了非常精细的一道活,功夫不到的制蜡人就往油里加胶,这也是为制蜡人非常不齿的一种行为。之后经过平头、上色、写金字等16道工序一只蜡烛才算制成。好的蜡烛在燃烧时绝不会出现“流油”现象。

  “东西南北中,好蜡数丰隆。”说起制蜡就不能不提胶州市胶东镇丰隆屯村,该村制蜡的历史有史可查的便有150年,从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制蜡行业,是远近闻名的“蜡烛村”,但现在村里成规模的制蜡户只剩下不到3家。“制蜡的工艺太复杂了,现在村里许多人都不愿意费劲做了,加上现在许多人都住上楼房,传统蜡烛烟大,很多人都不点了,改点电子蜡了,我们这些人要是都不做了,以后可能也就没人做了。”吴传礼表示,虽然现在制蜡售蜡的利润越来越少了,但他和丰隆屯的老工匠们总觉得这是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如果丢掉就太可惜了,遗憾的是,现在却很难找到一个年轻人来传承。

  小小制香村“百家争香”

  “蜡有丰隆,香有谈家。”因为传承百年的制香工艺,谈家庄成为和丰隆屯齐名的制香村。近年来,谈家庄制香规模越来越大,300来户的小村,制香专业户就有30多家。来到谈家庄村,记者观察到村里几乎每家香厂的门口都停着几辆小货车,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小货车都是上门等着提货的。一到年根儿,各地对黄香的需求越来越大,村子里老老少少1000来口人围着制香业转,几乎没有闲人。来到谈伟家的“丰伟香厂”,上门等提货的商贩们排成长队,有人为了早些拿到香,甚至需要玩点“小手段”。“谈大哥,我这香都订了一个多月了,这些怎么地也得归我吧。”为了及时拿到货,从高密来谈家庄提货的商人不断地说着好话。

  经过一番询问,记者偶然得知这里的谈老板就是制香泰斗高惠义的唯一传人,“高惠义是俺老丈人,做了30多年香,现在干不动了,就把这个手艺传给俺了。”谈伟笑着说道。从丈人手中接手香厂后,他花大价钱对香厂进行改造,实现机械化生产,生产力远超其它制香户。

  虽然是机械化生产,但谈伟一直秉承着丈人高惠义的教导,保证每一根黄香的香味始终如一,如果料不够或者味不对,宁肯毁了也不能砸了牌子。因此每一次配料,谈伟总是亲力亲为,这样做除了保证香的质量外,也能避免秘方泄露。谈伟介绍说其实制香工艺并不复杂,把木粉、玉黍皮面和香料搅好,放入专用机器,通过布满孔眼的输出口挤出来,然后把湿的黄香放到“箩”上,再拿到室外晾干。天气晴好时,只需要晒两到三天,就可以收起来包装了。决定黄香质量好坏的关键就在于配制香料,因为老丈人以前是学医的,他家添加的香料是丈人专门配置的中药方子,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中草药。村里30多家成规模的香厂都把香料配方当做命根子,并且各家还在不断地比拼中改良配方,这也使谈家庄出现了“百家争香”的良好氛围。靠着这古老的技艺,谈家庄人也真正实现了发家致富。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