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9 > 正文
青岛公交与上海申沃欣然握手――青岛客车制造:一段日益丰满的历程
青岛新闻网  2004-03-15 00:00:00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本报记者 徐瑞蔓

  对于这次与申沃的合作,刚刚从北京签约回来的青岛公交集团总裁、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金龙用一个最简单的词语———“水到渠成”来描述。对于复杂冗长的谈判过程以及个中艰辛,徐并未涉及,他津津乐道的一直是这次合作对于青岛公交、对于青岛汽车产业的发展后劲的潜在影响。

  合作之路方“水到渠成”

  水流到的地上自然成渠

  从上个世纪末技术引进的“第一次握手”,到今天全方位资源的深度介入,每一个颇有意味的动作似乎都为双方未来的“相濡以沫”作了最好的铺垫

  1996年,前身是公交公司下属的一个修车小企业的青岛公交客车修理厂迫于市场压力,开始了从“以修为主”到“修造并举”的跋涉之路。这一年,他们主动找到上海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要求与其合作,首次引进、开发并生产了 SK6102A3QD型无人售票车,第一次,青岛历史上拥有了大批量生产的新型客车。而也是第一次,青岛公交客车厂开始以其不屈的意志、敏锐的市场觉察以及主动的竞争氛围引来了技术转让者关注的目光。

  1998年,寻着市场需求的轨迹,尝到甜头的青岛公交客车修理厂的再次与“上汽”合作开发 SK6105A3QD型客车和 SK5105GP型无轨电车。在制造技术、制造能力同步攀升的同时,市场也开始活色生香。同年,青岛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总股本1700万股。大刀阔斧的股份制改革使得变身后的青岛公交集团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更加拥有了进取的欲望和谈判的能力,与“上汽”的生产合作之路进一步畅通。

  1999年,企业效益明显增长,青岛公交集团第一次感受到了“上汽”投来的“青睐”目光。也是在这一年,“上汽”首次决定向青岛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注入资金,以现金形式投资216万元,参股200万股,开始了双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以“资金”为纽带的投资经营。

  同年,当时国内最新型 SK6105HP1-3型号车辆在青投产,又一次为青岛在合作的天平上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2001年,尝到甜头的“上汽”再一次投资300万股,以参股500万股、占目前总股本29.4%的比例方式,再一次放大了青岛客车的生产能力。“上汽”与青岛公交集团的合作进入了“水乳交融”的状态。

  2003年8月,占地30万平方米的公交集团客车工业园落成奠基,青岛公交集团这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资本扩张的大动作让“上汽”再一次感受到青岛公交集团的发展潜力,更感受到青岛市政府推动客车产业的决心和气魄。

  2004年3月,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和瑞典 V OLVO集团联合控股)签订合资生产城市客车的合作意向书。双方终于合作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这一力举标志着青岛客车生产之路“水到渠成”。

  好机遇“千载难逢”

  只有把上海申沃放在全国客车市场的一盘大棋中考量,人们才能清晰理解这个客车界闻名遐迩、以生产大型高档客车而位居国内“五强”的客车巨子的北上之举

  合作意向书的签定无疑向外界树立了一个图标,它标志着上海申沃已经把进军北方客车市场的“桥头堡”选定在青岛。青岛公交客车制修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显杰说,无论是对于青岛汽车工业,还是对于青岛公交集团来说,这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蕴含着巨大利润潜力的国内客车市场的大背景给“上汽”提供了向外扩张发展的注脚。全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巨大的城市公交客车发展空间,147万公路里程和1.7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呼唤着更多的大型城间客车出世,预计今后几年内,有近10万辆的大型客车的市场空缺需要填补。

  上海申沃看准国内客车市场的潜力,同时也敏锐地觉察到北方客车制造能力的弱势。在全国客车制造行业的前20名里,有17家来自于南方,以厦门金龙、郑州宇通、常州长江、安徽安凯等几大巨头的南方阵营抢夺走大型客车的91.3%的市场份额。其中,丹东、沈飞和辽客仅有的3家北方企业根本没有能力与其抗衡。在山东市场,90%以上的运行中的客车都是出产自南方。挺进北方市场的欲望燃烧起上海申沃的发展激情。

  作为上汽与瑞典 V OLVO的一个联合控股合资公司,上海申沃担负着“上汽”客车制造这一重要一翼的起飞重担。而年产800辆客车(其中300辆是在青岛生产)的现状,相比“上汽”一年1850亿元的产值来说,显然有点囊中羞涩的意味,翅欲展而力不足。而来自以轿车、重卡、客车都发展完备的“一汽”、“二汽”等“汽车制造航母”的压力日益沉重。内在的发展需求与现实的市场现状逼迫“上汽”急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于是,几年内把客车市场做大做强成为上汽的重要发展战略。而要与日益强大的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高额成本是其心头隐患,上海劳动力成本、地价成本的居高不下促成了“上汽”要尽快把自己利润生产中心转移出去。转移到哪里?北方显然是一个好的去处,既有庞大的市场消化能力,又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于是,在成功地与山东烟台合资生产大宇汽车之后,它又把温柔的目光投向了此前已有多方接触的青岛。

  为什么是“青岛公交”

  撇开长达8年的充满信任的彼此惺惺相惜的合作之情外,规范的企业管理、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可以触摸到的可观利润恐怕是上海申沃最终把其重要战略基地扎根青岛的最重要的要义

  合作是需要平等对话权的,一个北方小小的连国家目录都没有的修制厂到底有什么“魔力”使得庞大的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愿意与其站在同一平台对等交谈呢?也就是说,小修理厂以什么资质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呢?

  撇开长达8年的充满信任的彼此惺惺相惜的合作之情外,在王总看来,规范的企业管理、坚实的技术力量和可以触摸到的可观利润恐怕是上海申沃最终把其重要战略基地扎根青岛的最重要的要义。

  “上汽”的一位高层人员曾经感慨地说,在对外投资这么多企业中,青岛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和运作都是最规范的。从1998年改制以来,青岛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严格地奉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全进行董事会与经营层的严格责权利相分离,从更改企业名称到增资扩股、从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到调整股权结构,规范化的企业运作使得上海申沃对这个合作伙伴青睐有加。

  规范管理和严谨操作下的企业,技术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从第一代公交车到第六代公交车,青岛客车用了不到8年时间,几乎是每一年都有一个新面孔面世,如此强大的升级能力的背后,是企业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可以说,今天,青岛与上海申沃之间的产品更新速度几乎没有时间差,在某些方面,青岛的基础技术创造能力还略胜一筹,有能力和资格与上海的技术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这恐怕是上海申沃看好青岛公交的重要的原动力之一。

  精明的上海申沃闻到的是严格管理和精湛技术下的利润的味道,据了解,上海申沃投资的青岛客车的5年中,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都高达16%,庞大的市场前景和效益恐怕是上汽最终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的最大筹码。此外,巨大的青岛城市公交发展的潜力、奥帆赛对青岛城市公交发展的拉动作用以及青岛与北方市场比较接近的地缘关系恐怕也在上汽圈点的意图之内。

  应该说,这是上海申沃的内在发展扩张的需求和外在市场的压力促成的产品结构转移的重要一着棋,而在这局棋中,青岛和青岛公交集团是最适合其战略转移完胜的一步棋子。

  舍青岛其谁?

  资源的突破与重构

  尽管合作的具体内容还未最后敲定,新公司的名称也在商榷中,但在资金、技术、产品和市场各个层面上,合作意向的达成最终将带给双方一次全速提升的机遇

  据悉,新的合资公司将在股权结构上作较大调整。原则上,新的股份制公司将是一个由青岛公交集团和上海申沃以相同的股本并列第一大股东、“上汽”与其下属的股东进行绝对联合控股、青岛公交集团相对控股的新个体。各股东具体所占的股权大小还未最后敲定,资金投入量也没有最后约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有了来自上海汽车集团、瑞典 V OLVO集团和青岛公交集团三方面的强有力的资金流的支撑,新股份制公司将在未来的市场争夺战中不缺“弹药”,而有年生产能力3000-5000辆作铺垫,资金流的投入必定不在少量。

  相对于资金上“犹抱琵琶”的状态,技术层面的合作意向已经十分清晰。以“资源共享、技术互补”的技术层面的合作方向业已确定。今后,双方将依托各自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而在汽车制造工艺方面,要陆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推广新的设计方法,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 C AD、CAM、CAPP等等,在制造工艺上,要陆续采用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工艺以及装备,高精密加工、激光加工等新工艺。不断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现柔性化,并向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几年之内,新公司将成为国内客车生产的技术“前沿阵地”。

  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产产品的方向问题。青岛客车生产单一产品结构的格局将因合作的深入而发生全方位的升级和突变,一个客车生产多元化的崭新时代将启幕。据了解,新公司将发展形成一个生产高、中、低档公交客车、城市客车、城郊客车和城间客车全面产品结构的客车产业链条。以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作保障的安全、舒适和环保客车将是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要投资生产 V OLVO大型高档客车。而在此之前,青岛客车制修有限公司仅仅能生产10万-40万元/辆的中低档大型客车。据了解,今年即将完工的“青岛公交集团客车工业园”一期工程年生产能力预计将达到1500辆,此后,将依据企业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生产量。到2005年至2007年,该公司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5000辆,该规模已经是世界单厂客车生产的最大规模。

  市场是连接整个公司发展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实现利润的“终端”。合作后,青岛客车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因为,一方面,青岛将跳出原来简单的“汽车组装厂”的概念,真正升级为一个“整车生产厂”,这将意味着青岛客车将可以向国家正式申请目录,可以以一个自主品牌的身份站进汽车制造行业里。这一步历史性的跨越,使得青岛客车真正跳出了主要供应本地公交客运市场和“等客上门”的尴尬局面,使得青岛客车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在更广大的市场上与其他21家大型客车企业进行“搏击”。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带来了销售渠道的“资源共享”,这意味着,“上汽”以及上海申沃的强大的市场通道同时也将为青岛客车开启,而此前,由于市场拓展限制,青岛客车的市场份额仅仅是国内整个大型客车市场的2.4%。

  资金、技术、产品以及市场等各种资源的突破与重构无疑将给青岛客车产业的勃发带来更强大的发展后劲。

  青岛汽车产业链意欲丰满

  也许对于青岛,合作意向的签定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暗合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步调,为青岛加快振兴制造业,为青岛汽车产业链的丰满增加了一枚重要砝码

  据悉,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遵循建设青岛“四大产业基地”的原则,有关青岛与“上汽”之间的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全方位合作正在悄然进行。

  展开我市的汽车产业链,这条与青岛产业战略发展息息相关的链条上镶嵌着100多家汽车制造业和零部件的企业,1家载重货汽车生产厂家、1家乘用车生产厂家、4家客车企业、6家改装车企业、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以及近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02年,青岛汽车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达80%,这一链条上积聚着的青岛产业战略转移的巨大能量正在勃发。

  而在汽车整车和改装车生产企业中,相比较重卡、特型车和即将下线的乘用车生产,客车生产一直是弱项。现有的几家客车生产企业中,有的企业具有产品目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而具有相当生产规模和市场潜能的青岛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却一直由于没有取得国家产品目录而缺乏生产和销售的自主权,无法大展拳脚。客车生产成为我市汽车产业链中最需要“输血”的一段链条。

  与上海申沃的全面合作将使这一现状发生巨大的转变。到2010年年产5000辆大型客车的远景目标一定会使青岛汽车工业现有的以载重客车、专用车为主力,各类产品多元竞发的态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未来几年内,客车生产将责无旁贷地成为青岛汽车产业链上最亮丽的一笔。由此,青岛的汽车产业链将进一步散发出丰满的光泽。

   ●本文提示●

  2004年3月7日晚,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分别向对方抛出了“红绣球”,一份双方合资生产城市客车的合作意向书正式签定。

  从这一刻起,一种有关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将在青岛与上海之间建立。从这一刻起,一个携裹着巨大技术、资本和市场后劲的中国重要的客车生产基地将从青岛浮出水面。从这一刻起,青岛汽车工业链条将因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更加丰满。更是从这一刻起,从一家汽车修理厂起家的青岛公交客车制修股份有限公司将完成一次姿态完美的“三级跳”,真正升级为一个拥有自产品牌的“整车制造厂”……

  经理人语

  企业家应该是一个造钟师金志国

  一个企业家可以带领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快速稳健地发展,但并不是说这个企业家就是万能的。

  真正好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造钟师”,而不是一个“报时人”。如果一个企业的命运,系于一个人身上,正像一个报时人,可能10次决策有9次正确,但是一次错误就会使这个企业走入危险境地。

  一个好的企业家,一定是不断地优化环境,优化机制,使这个企业不断地产生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更优秀的企业家;是这个机制带领企业在发展,而不是一个人;他一定是一个造钟师,造出一个准确的钟来,到什么时候,这个企业应该干什么,完全是机制在说话。

  我们国家在企业家这个稀缺资源的建设上应该加大投入,主要是营造环境、完善机制、加强培训,除了要提高企业家的经营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强化企业家的道德建设。一个好的企业家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才称得上是优秀的企业家。如果只有能力而缺乏诚信和道德,这种企业家不能算是优秀的。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世界第四种洗衣机技术全面普及
·浙江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正在热招
·如何成为中国市场总监/销售经理?
·山东沂水惊现百万年 "天然地下画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加拿大皇家公立大学EMBA招生中
·国际预科青岛校区3月20日入学考试
·北京交通大学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肯德基推出烤类产品―照烧猪排堡
 

 相关链接:


 下一篇:

发展,永远是硬道理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