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文心铸魂 吴为山雕塑作品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展

2019-10-26 20:54 作者:任俊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0月26日讯(记者 任俊峰 丁淑华)今天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的“问道·吴为山雕塑作品展”在青岛市雕塑馆正式开展。吴为山先生是当代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其雕塑艺术实践以写意作为创作支点,承续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突破西方雕塑的程式化语言,首倡写意雕塑理念,提出“写意雕塑”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对中国雕塑当下创作的发展方向起到极大的引领作用。

2012年,吴为山先生以中国雕塑院院长的身份,接受青岛市人民政府邀请,合作共建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并亲自兼任分院院长,积极投身青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七年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共同努力,举办了众多丰富多彩的国内、国际雕塑艺术大展,将几千件具有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国家文化特色的雕塑艺术作品呈现给了岛城观众,为加强国际交流、推动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树立了城市品牌。

此次展览是吴为山先生倡导和践行的写意雕塑理论的集中展示,从其近三十年来创作的近百件作品看,既有《问道》、《天人合一·老子》、《巍峨成山·孔子》等代表作,也有《董仲舒》、《王羲之》、《曾国藩》等历史文化名人雕塑,以及《童》、《扎小辫子的小女孩》、《唱支山歌》、《小背篓》等生活系列雕塑。另有10幅创作于2016年的雕塑手稿首次公开展出。“问道”既是展览主题,也是本次展览最重要的展品之一,讲述的是“孔子适周,曾问道于老子”的故事。雕塑造型一刚一柔,若擎天立柱,矗于精神空间,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老子、孔子两位文化先圣的形象。

历史名人系列

三十年来,吴为山先生执着于塑中华古今贤人像,以立时代丰碑,昭示来者,引领精神,创作了五百余件雕塑,立于国内及世界多个国家,为当代中国雕塑艺术根植传统、吸收外来、锐意创新开辟了新境。

《天人合一·老子》以中国传统写意与西方抽象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人物的身体部分中空处理,铸成一只鼎的造型,内刻《道德经》,凸显老子的虚怀若谷与满腹经纶。该作品获得法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唯一的雕塑类金奖。《巍峨成山·孔子》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塑造出慈祥、渊博、循循善诱的长者形象: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外形单纯,舍弃一切不必要的凹凸,身体以半圆体喻示儒家的中和;衣纹用阴刻线表现,简朴、纯化,古韵十足。该雕塑现立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董仲舒》以东方艺术的写意精神融入董仲舒的哲学世界,以古法意象展现了一代大儒的政治抱负。《王羲之》形象高古静美,神情凝眉深虑,宽袍大袖,开合有致,俯仰成态,令人遥想起一千六百多年前文采风流的东晋时代。《曾国藩》以写意表现手法,再现这位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所具有的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的政治情怀。

老子、孔子、庄子、陶渊明、祖冲之、吴道子、苏东坡、王阳明……历史在一张张面容中浮现,饱含中国文化精神。可视的形象将那些史书记载、口口相传的民族历史展现出来,把每一个人物雕塑成时代坐标。

生活系列

《童》、《中国少女》等生活系列雕塑采用现代写意雕塑高标模糊的造型手法,尽可能摆脱现实形貌的束缚,犹如蒙太奇意象组合,造型远离现实更富精神性,使作品具有更多的回味空间。尤其《扎辫子的小女孩》这件作品,人物的双腿采用两条木棍直接表现,与脸部躯干等意象并置时形成视觉感知的大幅度跳跃——从真实性的形象忽然转到了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这种跳跃性带来的审美空白,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创造出更为自由的精神空间。

春风悠笛,吹拂了山的绿意;少女的歌唱,比百灵鸟还亮。这里有唐风遗韵,这里有牧童仰望的朵朵白云。连绵悠长的诗意歌颂了人类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写意雕塑连接古今,人文情怀贯通文心”。通过此次展览,观众可以更全面、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吴为山先生所倡导与践行的写意雕塑论及“诗风荡漾、文气堂堂”、“形神兼备、气象万千”的独特意象风格。此次展览至11月17日结束,展期三周,免费对外开放,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观展。

展览地址:青岛市雕塑馆(东海东路66号)开馆时间:9:30——16:00(周一闭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