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城阳模式获肯定

2019-09-06 22:50 作者:任俊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9月6日讯(记者 任俊峰 通讯员 郝杰)今天,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青岛市城阳区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18年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分析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近期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大会上获悉,近年来,城阳区每年投入社会救助资金9000万元以上,救助困难群众9万余人次,“城阳模式”获得肯定和推广。

大会上,民政部、省民政厅、青岛市和城阳区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潍坊市、城阳区等9个县(市、区)进行了交流发言,16个县(市、区)进行了书面交流。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城阳区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夏庄街道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流亭街道白沙湾党群服务中心等社会救助工作现场。

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三个聚焦”,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提升保障水平,加强救助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丰富救助内容,推动完善“大救助”机制,切实织密扎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网,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综合改革创新方面,青岛市涌现出了不少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先进典型,其中包括城阳区“六五五”救助综合改革经验、城阳区被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等优秀成果,全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城阳区高度重视民生保障,把“惠民生争一流”作为全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持续将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成功获得民政部培树的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创新案例在全国脱颖而出,社区“蓝马夹”、“海鸥”服务队争创全省服务名牌,困难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结合“阳光城阳”建设,推行阳光党建、阳光政务、阳光司法、阳光社会、阳光生活,确立“阳光、融入、共建、共享、发展”的社会救助理念,激发救助对象的主体性,逐步脱离生活困境、融入社会;建立“扩广度、提精度、增密度、加力度、转态度、升温度”的社会救助模式,打造阳光城阳、温暖救助文化;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编织更大、更密、更有温度的社会救助网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群众;建立阳光救助心理服务“1234”模式,起到了个人健康、能力提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培育社会良好心态的作用;提增高龄老人养老补贴标准,将80岁、90岁阶段老人高龄补贴提高了60%、100%,全区45名百岁以上老人长寿补贴由每年4800元提高到19900元,以满分成绩通过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区创建验收。城阳区以社区中心为载体的公共服务配套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城阳模式”和“青岛标准”,大病救助的经验做法进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在全市推广。

目前,城阳区每年投入的社会救助资金都在9000万元以上,救助困难群众达9万余人次。

相关阅读:城阳推动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取得实效

近年来,城阳区高度重视民生保障,按照“弱有所扶”目标定位,结合阳光城阳建设,推行“六度”模式,建立“五个机制”,实施“五化”标准,全力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和青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的做法在《人民日报》刊发。全区每年投入社会救助资金9000万元以上,救助困难群众9万余人次。

推行“六度”模式,着力构建阳光救助新体系

探索现金救助和服务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推行“六度”工作法,打造多层次阳光救助新体系。

一是扩大救助广度,出台阳光政策惠及困难群众。制定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等文件,把外来转移人口家庭、务工人员和在校大学生、支出型困难家庭等纳入救助。目前,已有153名新市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161名外来务工人员和在校大学生获得临时救助,82户支出型困难家庭享受政策福利。

二是提高救助精度,搭建阳光平台实现精准救助。整合全区18个部门、6个街道,以及部分社会组织、企业的救助信息,搭建救助数据信息平台,累计精准救助9万余人次。

三是织强网络密度,营造阳光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学有优教行动,实施“爱心午餐”项目,近两年为5348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补助金643万元。推进病有良医行动,低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实现100%救助。推进劳有宜业行动,区财政每年拨付专项培训资金40万元,300余名困难家庭人员实现就业。推进民有善保行动,在全市率先设立“失智专区”,105户低保家庭住进新房。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打造阳光社会强化保障力量。提高临时救助标准,每人每次最高可达1万元,特殊情况“一事一议”,可救助2万元以上,年均救助超过900人次、500余万元。每年街道设立300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区财政今年投入177.5万元,为全区72万常住人口,购买自然灾害救助责任险等10个险种。

五是转变服务态度,推行阳光政务优化工作模式。围绕不跑是常态、跑一次是例外,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以及双休、午休和工作日延时制度。在全市率先将低保和特困审批权委托下放到街道,社区“蓝马甲”全程代办帮办,工作流程由原来的40天以上缩短到15天以内。开发“诚心办”APP,把“见面办”变为“掌上办”。设置民声办公室,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成立“海鸥”服务队,对重点低保对象、分散供养人员开展定期服务。

六是提升民生温度,创新阳光党建塑造救助文化。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工作站、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1+7”党建服务联盟,引领社会救助发展。构建“1+1”司法服务团队,为每个社区配设1名律师、1名法律调解员,开展陪伴式司法顾问服务。

建立“五个机制”,努力推进救助工作法治化

一是建立市场引入机制。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社会服务机构等参与社会救助,帮扶人员超过2万人次。

二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成立600余名“蓝马甲”信息员队伍,深入群众家中寻访探察,目前已主动发现和救助困难群众800余户。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成立区社会救助资源与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开发救助信息综合平台,实现部门、街道、社区各类信息充分共享。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民政、人社、税务、教体和残联等20余个部门,实现与农行、工行、建行等9家银行信息联网,形成救助合力。

五是建立心理关爱机制。探索非物质类社会救助服务办法,成立“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建立1个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打造线上线下2个阵地,建立人才、社工、志愿者3个队伍,构建心理预警、需求服务、压力疏导、危机干预4个机制,帮助救助对象克服自卑、难以融入社会等问题,使其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实施“五化”标准,助力社会救助取得新成效

一是救助内容综合化。实施心理咨询干预和社区融入服务,实现现金或实物救助到非物质综合救助的转变。

二是救助资源模块化。打通社会救助主管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两个整合”。

三是救助手段多样化。积极探索智慧救助,赋予“蓝马甲”主动发现、救助、监督职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实现“线上”和“线下”救助方式的融合。

四是救助对象普惠化。开展有温度的救助,打破收入标准、户籍门坎限制,实现困难家庭救助全覆盖。

五是救助文化体系化。把党建与民生相连、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与救助文化相融,建立“自助+他助”并举的社会支撑体系,倡导自力更生,实现由被动救助转向为积极救助。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