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中小学校心理教育现状调查 学校配齐心理老师

来源:青岛日报-- 2013-03-07 06:26:41 字号:TT

健全教育体系还须加把劲

  今年1月27日,四川省安岳县某中学初一学生小文(男,差一个多月满十三岁)因寒假作业未完成,在学校没有报名,回到租住的房子被母亲打了一顿后,上吊自杀。小文家人到学校讨说法。他们认为,小文作业未完成,老师不让报名,对他的情绪造成了影响,学校及老师应承担相应责任。而据班主任老师介绍,当天全班同学都已坐到教室里,正在挨个填写报名信息表,学习课代表则在收寒假作业。小文由于没有完成作业,主动站起来说,他回家写,明天再来报名。小文的一位女同学证实:“老师还没有说作业的事,都准备发新课本了。”

  又是一起由中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近年来,此类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人们从此类案件中看到的是:部分未成年人遭遇心理危机,却没有引起监护人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家庭及学校教育均有失当之处,但双方都把关注点放在了相互指责、推卸责任上,而非深刻反思、自我调整。

  那么,目前岛城中小学校心理干预现状如何?中小学校心理教师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成效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全市1200所中小学都配备了心理老师

  2月26日晚,市心理学会组织茶话会,十多位中小学心理老师和教研员参加活动。这样的活动在我市十区市每个月都要举行,由全市16位教研员负责召集。

  目前,全市1200多所中小学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且均配备了3-5名兼职心理老师;其中,部分高中还有1-4名专职心理教师,如平度一中配备了4名专职心理教师,莱西四中配备了3名专职心理教师,胶州三中配备了3名专职心理教师。从2009年开始,崂山区投入100万元对于语文、数学、心理这三个科目的教师进行了培训;胶州市、李沧区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平度市出资8万元,印制了心理保健手册;今年市北区也将出台方案。

  这些变化符合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2011年省教育厅规定,到2015年全省中小学校要达到每10个班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其实,青岛中小学心理教育此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从2000年开始,中小学开始有兼职的心理教师;2001年,市教研室配备了心理教研员;2004年,开始有心理优质课比赛。”市南区心理教研员松梅告诉记者,近两年,市南区投入100多万元,对中小学1000多位班主任进行心理培训,且对在职心理老师进行了提高班培训。截至目前,市南区40所中小学校,已有20多所学校配备了沙盘、心理测量工具等。

  由于国内的中小学心理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市教研室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心理老师素质方面。据介绍,主要通过开展大型讲座、课题辅导、团体咨询体验和技术指导、个案咨询等方式对骨干心理教师进行了心理咨询技术等辅导,通过这些骨干教师把辅导推广给广大教师;市教育局还多年拨款十多万元,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在暑假对部分心理教师进行为期14天的专业培训。

  市实验初级中学的心理教师王海霞告诉记者,十年来,她到全国各地参加心理培训花费了十几万元,可喜的是,学校报销了一半费用。

  青岛七中心理教师刘倩告诉记者,七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成立了刘倩心理名师工作室。

  青岛市第26中学,有5间教室专辟为心理咨询中心。

  这些设置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这反映了中小学校管理者观念的进步,也体现了心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被全社会所重视,心理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

  这些变化在政策层面上也有所体现。2012年底,教育部颁布规定,心理健康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省心理教研员张玲玲博士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开展心理教育;1999年,其他政策中开始涉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才正式出台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无论从教研员的配比,还是开展教学活动上,都有很多有待规范和发展之处。“从全省来看,青岛市在县市区各级教研员的配比上,是最好的;在制度建设上,开展得也最早。”

  有瓶颈

  心理教育体系不健全

  应该看到,目前中小学心理关怀水平,整体来看,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记者采访中,一些心理教师反映比较集中的瓶颈问题有——

  其一,工作量超大,心理老师力所不及。

  据省教育厅最新政策规定,到2015年,每10个班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从事心理教育12年的王海霞老师告诉记者,如果把教师的数量算在内,现状大概是2000名教师和学生跟1名心理老师的配比。

  从业十年的心理老师孙老师(化名)告诉记者:一个心理咨询师要面对十个求助者已经力不从心,而现在,中小学校的心理老师要面对的是几百个学生,还有学生家长及其他学科老师,甚至还有从其他学校转介来的学生。靠一个或三两个心理老师来维护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其二,转介是一大难题。

  所谓转介,是心理咨询业界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当求助者的心理危机超越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或是求助者的心理危机不属于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范围时,需要将求助者转介给有资质的心理机构或是其他心理咨询师。没有转介体系的心理咨询是不完整的,也是难以运转的。而目前,中小学校心理教育体系中转介体系尚属空白。

  孙老师告诉记者,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她能处理的,需要转介到其他专业心理咨询师那里,但是,把学生转介到哪里呢?哪些心理咨询师能胜任这一工作呢?她并不掌握这方面的信息。

  “学医的心理咨询师,往往注重药物治疗,但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用心理咨询的方式更有效。当下,就是缺少完善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搭建起学校与医院之间的桥梁。”

  王海霞老师也有类似的困扰:“有时候跟家长反映孩子有心理问题,说得轻了,家长不重视;说得重了,家长就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医院,靠药物治疗,实际上,学生需要的是高一级的心理咨询服务。”

  王海霞、刘倩老师都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转介细则。

  其三,心理老师需专业的心理督导。

  心理督导,是心理咨询业的又一个环节。由于心理咨询师长期深入各种负面情绪和精神状态之中,在业界对心理咨询师都有督导制度。心理咨询师要定期与自己的督导师进行心理对话,以修复心理咨询师本人的心理损伤。但目前,中小学心理老师缺少为他们清理心理垃圾、缓解心理压力的督导师这一制度设计。

  孙老师讲述了她自己的一次心理危机的经历:有一次,学校的一个学生自杀了,她忙着对其他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时,省里通知,要来学校检查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情况,学校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对心理咨询室的翻新装修。而那些天,孙老师正患腰疾,需要去济南治疗,来回坐的火车,让腰疼的孙老师直抽冷气,此时,虚弱又疼痛的她已经连衣服都穿不上了。但就在这种状态下,孙老师仍要坚守工作岗位,一边完成装修,一边为孩子们做心理咨询。某个午后,孙老师独自在办公室内号啕大哭,以此释放了她内心的压力。

  孙老师告诉记者,她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心理督导。不得不自己出资,参加各种社会上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培训 课程。

  有希望

  心理教师自掏腰包进修

  目前中小学校的心理教师多数缺少心理学专业学历背景。不少是从生物系、音乐系等科目老师中转行的。

  从业近10年的刘倩老师过去是教音乐的。在特长教育市场火爆的形势下,刘老师放弃职称、要求转行当心理教师,这让周围的人很不理解,而她的理由只有一个——热爱心理学这门科学。半路出家的她不满足于单位组织的专业培训,投入了大量金钱报名参加全国各地的心理专业培训班。如今,刘倩已经有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沙盘游戏治疗和艺术治疗。就在前不久,她还自费去广州参加了沙盘治疗培训,花费了5000多元。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培训费用高,但学校里又没有规定说可以报销这部分费用,”刘倩粗略算了一下,仅元旦三天,她参加心理辅导班花费了3000多元,报名参加了一个两年课程的培训,花了两万元。

  刘倩是全市中小学校心理老师的一个缩影。

  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凡敬心理机构主任陈雷告诉记者,该机构面向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活动,“督导小组中一半的成员为中小学心理老师,半年费用为6000元,有的中学心理老师连续参加了两年多。2010年的时候,一年才有几个老师参与;目前,一个小组20人,其中10人为中小学心理教师。预计今年中小学老师参与的数量还将增多,机构督导小组也将随之扩容,预计到年底将建7-8个督导小组。”

  馨海绿洲心理服务机构咨询师王峥良告诉记者,依托机构或自发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团体小组、成长小组或读书小组中,有越来越多的在职心理教师参与其中,这些老师抽出每周一个晚上,参加两个小时的活动。

  1月中旬,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青岛督导点在青岛大学举办了督导培训,这已是在青的第四次督导,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贾晓明进行督导。此次督导吸引了省内18所学校和医疗机构的60余名心理健康从业者。

  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除了要有心理学专业学习背景外,还需要有哲学博士的从业资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国内心理咨询业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中小学校心理老师的专业训练极为薄弱,这也是客观现实。但心理老师们自强不息,对专业的热爱和追求,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心理老师的心里话

  ●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向学生家长伸延。

  随着咨询个案的增多,孙老师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失当造成的,应该让家长意识到问题所在,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很乐意给各位家长开家庭教育课,不光是给中学家长讲,也到幼儿园去,一年免费给家长多次上课,让家长们及早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这比遇到学生个案,一个一个找家长解决问题,更有效!”

  ●小初高心理教育不能割裂,它具有内在连贯性,应该在教学体系上保证这种连贯性。

  刘倩老师希望初中心理老师能跟高中老师建立联系机制,“有的学生在初中由于学习成绩好,即使有心理问题的困扰,家长可能归结为成长的困惑,班主任可能认为是才气所致,但也许到了高中、大学,反而逐渐呈现出来。”

  市南区心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