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 正文

2013年去世的明星:潘安邦名门之后父亲是少将(组图)

来源:中国娱乐网-- 2013-02-06 06:59:20 字号:TT

2013年去世的明星

  据台湾媒体报道,以一曲《外婆的澎湖湾》成名的台湾歌手潘安邦3日上午因癌症引发肾衰竭,病逝于林口长庚医院,享年52岁。

  潘安邦1979年出道,常在台湾校园内演唱成名曲《外婆的澎湖湾》,近年来转往大陆发展,曾于北京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献唱此歌,在大陆一举成名,也让该曲在大陆开始传唱。2月3日晚上,与潘安邦认识二、三十年的音乐老师韩贤光证实了好友去世的消息,并透露潘安邦生前曾嘱咐亲友要低调处理后事,而他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来得及录制新歌。

  据悉,潘安邦是台湾民歌运动时代最杰出的民歌手之一。潘安邦也算是名门之后,他的爷爷是国军师长,参加过北伐,他父亲是国军少将参加过抗战,民国政府的会计长,姑姑琦君是《橘子红了》的作者。

  52岁的台湾歌手潘安邦今3日上午传猝逝,成名曲《外婆的澎湖湾》成绝响。他多年前突然罹患心脏主动脉剥离症,送医急救差点撒手人寰,还是妻子王志翔在旁不离不弃地照料,才顺利脱离险境。

  潘安邦因为《外婆的澎湖湾》、《思念总在分手后》走红两岸三地,甚至与擅长唱小调费玉清并称“双雄”。1993年潘安邦正值事业高峰,却选择与王志翔闪电结婚,赴美从事成衣事业,夫妇俩情深令人称羡。

  之后潘安邦突然罹患心脏主动脉剥离症,差点因病撒手人寰,虽在王志翔细心照料下逐渐康复,却让英姿勃发的潘安邦一夕之间成了“玻璃人”,从此不能运动、不许唱歌、不可坐飞机,就连大笑、爬楼梯、拍一下肩膀都不行。

  关于《外婆的澎湖湾》的故事

  有关潘安邦的一切,肯定要从《外婆的澎湖湾》说起。

  1984年,一位来自香港的歌手张明敏,在央视春晚的舞台,演唱了《我的中国行》、《垅上行》、《乡间的小路》和《外婆的澎湖湾》四首歌曲,也因此一夜走红,从香港乐坛三线歌手,一下子跃为全国闻名的著名香港歌星。

  就这样,张明敏这个名字,在未来几年国人的印象里,就和《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联系到了一起,直到1989年潘安邦第二次将这首歌曲搬到春晚舞台,才有很多人终于知道,原来这位来自台湾的歌手,才是真真正正这首歌曲的原唱者和首唱者,是最早将这首歌曲在台湾唱红并因此流传到香港、继而传播到大陆的歌者。

  对于出生于台湾澎湖的潘安邦来讲,《外婆的澎湖湾》虽然并非是他个人创作的歌曲,但从歌曲的意义来讲,却因为量身定造的创作过程,而让这首作品是一首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作品,是一首凝结着他亲情回忆的经典歌曲。

  《外婆的澎湖湾》的作者是叶佳修,也是早年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中坚力量,后来同样是被张明敏唱红而为国内歌迷所知的《乡间的小路》和《爸爸的草鞋》,就都是由叶佳修创作的作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身为民歌唱作人的叶佳修和民歌手潘安邦,在“海山唱片”的牵线上相识。而叶佳修在闻名潘安邦童年在澎湖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后,也立刻萌发了为其创作作品的动机,并根据这段真实的经历,写下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作品,而这也是叶佳修第一次为其他歌手写歌。

  叶佳修为潘安邦写下《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后,潘安邦迫不及待地就用公用电话打给澎湖的外婆,在电话里演唱了这首歌曲。而这首歌曲录制完成后,也成为 1979年潘安邦首张个人专辑的主打曲,他更因为这首歌曲一炮而红,成为当时台湾流行乐坛与费玉清齐名的当红小生。当然,更有机会重回澎湖演出,并在小时候与外婆一周观影的中兴戏院,现场将这首歌曲献给自己的外婆。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