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教育局长拒绝捐助 称捐款者是借机旅游(图)

来源:昆明信息港-- 2012-11-22 17:13:14 字号:TT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11月20日,一条控诉丽江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拒绝公益人士捐赠物资的微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微博简短,未能将整件事情的原委叙述清楚,舆论一时胶着,一方力挺记者,批评当地官员;另一方则怀疑记者控诉的原因是当地“招待不周”,而记者联系当事人,双方更是各执一词。

  河南记者发微博

  一次伤心的捐助

  该微博发布者,身份认证为“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记者”的陈威回忆,他们一行4人到达丽江宁蒗后,就联系了教育局,并在物资到达后就开始了捐助,物资包括募集而来的100件羽绒服和一批围巾,共5包。而选择宁蒗捐助,是因为当地有支教老师通过邮箱与他们取得联系,说宁蒗需要这些御寒物资。

  对于“拒捐”一事,他介绍:“19号捐助结束后,我们准备离开,到宁蒗县城时,有新的捐赠款项到账,同时杨锋元(宁蒗县教育局局长)说要见面,我们就去了,想顺便让他介绍适合捐助的小学。”

  陈威说,见面后,杨锋元先说了些“肯定”的话,“但后面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开始说近年来当地发展得如何如何好,不缺文具、棉衣、鞋子、围巾这些东西”。

  “捐助都是你情我愿,既然这个地方不需要,我们就让他们再安排一个地方。”陈威介绍,没想到杨锋元接着就指责他们来宁蒗采访和捐助,事先没有知会当地宣传部,“给他们惹麻烦,甚至说我们是借着捐赠的名义来旅游”。

  “这是对公益的侮辱,这次捐助太让人伤心了,最后我们就走了,教育局再给我们安排的新村子我们也没去。”陈威说。

  “我们在宁蒗这么多天,就吃了教育局两顿饭,用了两次车,其它都是用自己的经费。”陈威表示,两次用车,一次是教育局主动提出帮忙送物资,另一次是无奈之下进行的求助。而临走时,他们也给了教育局1000元钱作为吃住的花销。

  最让陈威气愤的,也是事件的导火索是,在谈话快结束时,一位老师进来请杨锋元签字,“他就开始辱骂这个老师,很凶,最后一个副局长把老师拉走才平息,也不知道他是冲着我们还是冲着这个老师”。

  宁蒗教育局长

  “我根本不可能这样说”

  事件的另一方,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杨锋元说,他确实是在19号才见到这4名公益人士,但之前都一直有工作人员反馈这些记者的消息,其中包括永宁中心校“不配合”捐赠一事。

  他说:“会面后,我先感谢他们,然后向他们解释为什么永宁中心校‘不配合’捐助,可能是今年该地发展较好,各界扶助大,没有过去那么艰苦,并不迫切,另外当地老师工作繁重,所以可能配合不到位。最后我还让人给他们安排了另一个捐助点。”

  “我根本不可能说不需要捐赠,他们从这么远来做好事,我们肯定是支持的。” 杨锋元说。至于指责陈威一行没知会宣传部,他表示,这是规定。

  而对于陈威微博所称的辱骂老师一事,杨锋元认为,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该老师请求调动。“一方面,教师调动是有严格规定的,集中在每年8月,其它时间是不允许的,因为这里的学校一个班就一个老师。老师走了,这个班的孩子就没人带了。”

  杨锋元说:“他认为这个老师这样的做法是对孩子不负责任,更没想到问了更气人,这个老师竟然是说不想教了,我才批评得严厉点,说把这个老师撵出去。”

  杨锋元认为,他骂老师归骂老师,和捐助是两回事情,不应该扯在一块讲,这样有失公允。

  记者表态

  不会停止公益行动

  “我们只是对当地对捐助的态度愤怒,并不是什么不满意招待。”与陈威同行的张朝岑表示,他做了多年公益,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

  张朝岑认为,杨锋元在与他们会面时确实说了很多宁蒗发展得好的话,“他说不欢迎这些捐赠,不能完全说拒绝,但意思很明显”。

  “据我们走访了解到,这些地方不仅仅是缺,是急需。”他同时表示,尽管此次捐助受挫,但并不影响他们继续进行公益行动的信心,“只要孩子有需要,我们就会坚持下去”。

  另外,此次事件还引发了关于民间公益组织如何与政府对接、捐助如何科学合理的讨论。网友筑梦彝乡-Jimmy就表示:“在做捐助这条道路上,难免遇到很多不理解甚至是指责。为了不从侧面暴露出政府的教育情况糟糕的问题,有些政府机关消极对待捐助,让有心做公益的人总吃闭门羹。但是我们坚信,在民间,有那么多的非政府捐助渠道正在做着纯粹的公益!”(记者 杜弘禹)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