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60岁老人两次患癌 捐出遗体为医学研究做贡献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2-25 07:15:36

  早报讯 “我死了一定要让专家研究研究,为什么两次患上癌症,也算为医学事业做点贡献吧。”今年60岁的市节能监察中心机关工作人员衣龙金生前希望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去年10月份,在他肺癌晚期时签下了《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前天晚上,衣龙金由于病情严重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昨天他的遗体被送往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先后两次患上癌症

  昨天上午,亲人、朋友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位于登州路的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红十字生命奉献厅内为衣龙金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他两次得癌症,就想捐出遗体让学生研究,这是他去年7月份第二次查出癌症以来最大的心愿,现在终于实现了。”衣龙金的妻子杨女士告诉记者,16年前衣龙金查出患有淋巴癌,不过当时接受手术治疗后慢慢好了起来,不幸的是去年他又查出了肺癌,并且已经基本到了晚期。

  “死了为啥不为医学做点贡献?”杨女士还记得当时衣龙金说的这句话,去年10月份,丈夫突然吐血,当时在医院急诊室抢救了两三天后,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那个时候衣龙金的神志还很清醒,他觉得自己没多少日子了,就说要签遗体捐献协议。10月23日,杨女士来到崂山区红十字会替丈夫领取了《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拿回医院后衣龙金签了字。

  杨女士告诉记者,对于丈夫的这个决定,她和女儿都很支持,“老衣一辈子都是认认真真的,最后做完这件事也算是圆满了。”

  他是第245位捐献者

  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刘志才老师介绍,我市用于医学教研的遗体需求量每年在150具左右,而这个数量从来没有满足过。尸源缺乏时曾经出现过几十个学生解剖一具尸体的情况。人体解剖学是了解人体结构的基础课,医学学生正是从遗体上认识了第一根动脉、第一根神经,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而一位眼科医生走上手术台前,至少要经历50次眼睛解剖的实践。

  “我市是国内较早开展遗体捐献的城市之一,从1997年正式接受遗体捐献以来,共有2000多人签下了 《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我市第一位捐献遗体的是原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1982年去世后,直接捐到了青岛医学院,加上衣龙金目前已有245位捐献志愿者实现了遗体(器官)捐献。(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 王鲁青)

  如何申请遗体捐献

  市民如有意愿在自己身后将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出来,可直接到各区市红十字会或拨打80790667咨询市红十字会,领取一份志愿捐献遗体登记书,然后在登记书上填好志愿者本人意愿以及直系亲属的同意意见。

  本人因身体原因无法提出正式申请的,可由直系亲属根据捐献者生前意愿,代为提出申请。红十字会将组织专家评审,看捐献者的器官、组织是否符合移植条件,并根据捐献者的情况安排采集器官的程序。

  捐献者去世后,由家属与市红十字会联系遗体接收事宜,实施捐献。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昌乐路变双向车道 重庆路立交8月完工缓解拥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