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好看、好玩、好学!这个连续举办了20届的盛会,在青岛刮起“科技旋风”!

2021-05-25 19:36    青报观象山
这一周,青岛充满了“科技感”!
科技活动周自5月22日启动以来,公众科学日、科技创新平台开放、科普展厅场馆开放、青少年科普活动、科普进社区、科技沙龙、涉企政策宣讲等100余项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的科技活动正在全市“遍地开花”,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极具科技感的氛围中——
数十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在空中变换着造型,“迷你”机器人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尽情舞蹈,在北航青岛研究院,别具一格的“街舞”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惊呼连连;
火星陨石、月球陨石、灶神星陨石、彗星碎屑……艾山天文台展示的大大小小20余枚珍贵的“宇宙来客”,参观者不仅能通过显微镜近距离观看,甚至可以用手触摸;
探秘实验室、观看舞台剧,200多名小学生受邀到青岛能源所“走近科学”,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大型科研仪器等工具,以沉浸式体验感受前沿科技成果的魅力,揭开抗生素、锂电池的神秘“面纱”……

一周时间刚过半,全市已经有万余市民加入到这场科技“狂欢”之中。
让科学走进公众,让公众爱上科学,科技活动周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形式。透过各项活动,青岛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前沿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迎来一场好看、好玩、好学的科技盛宴。
盛宴背后,更是青岛亮出“家底”,全面展示着科技创新的成就——上天、下地、入海,在我国创新发展前沿,青岛科

技的身影已经无处不在。

让“云端”上的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2001年以来,科技活动周已经连续举办了20届。但今年,这项“一年一会”的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现实意义。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眺望未来,“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比任何时候都要明确,创新被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成为前排城市不约而同的选择,青岛也不例外。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座城市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推动创新发展的任务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活跃、热情、轰轰烈烈的科技活动,是青岛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打造创新生态、增强科技自信不可错失的“良机”。

从科技活动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不难看出,青岛今年举办系列科技活动明显较往年进一步“加码”,借机在青岛打造更优的创新生态是活动的初衷。
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身就涵盖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和市民等主体,是一种天然的“粘合剂”,能让“云端”之上的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面向公众开展活动,激发和提升全社会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为更多人参与创新、主动创新奠定基础,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真正地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的IP。

“加码”举办科技活动周,有利于青岛增强科技自信。在一个个科技活动中,青岛在航空航天、海洋科技、高速列车、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成果潜移默化地展示在城市科创舞台的中央,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自然显得愈加浓厚。

新起点、新征程、新期待。通过“加码”举办科技活动周,青岛正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动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大力量。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青岛科技画像

这是一次青岛科技的全方位“巡礼”。
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举办的科普成果展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含金量很足。呼应着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透过科技展回溯过去,人们欣喜地发现,在苍茫太空、在辽阔大地、在深邃海域,都已有青岛科技的身影。

不久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着陆,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科技大学的科技提供了“护航”。在科技活动周上,海丽雅集团带着服务“天问一号”的弹性绳索、深海勘探高强力特种绳缆、国家运载科学专用绳缆等科技成果与市民见面,引得现场的科技爱好者频频发问;青岛科技大学则展出了非常规油气开采的橡胶密封材料、火星探测器着陆段自主导航系统等成果,用青岛科技拉近了看似“遥不可及”的火星探测,在市民眼前展开了“上九天揽月”的画卷。
同时,在航空航天领域颇有建树的北航青岛研究院也将科普展厅免费开放,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和火星计划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扑面而来”,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
还有两辆车十分引人注目。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把全球首款移动预防接种车“海乐苗”开到了展览现场,车内搭载物联网、5G通讯、大数据、新能源等先进技术,一天最多可接种1700多针疫苗,并可实时将接种数据上传保存;车内设有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消毒器,可保证接种环境安全;车内还配有太阳能板,在断电情况下也可持续运行7天,保障储备疫苗安全。
青岛德先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则开来了一辆氢能汽车。这辆车集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甄崇礼、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璞、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以及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葛兴福等5位院士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利用氢堆与氧气反应进行供电,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这些成果代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前沿的水平。而与往年相比不断更新的成果背后,更是折射出这座城市迭代升级的创新能力,吸引大批科技爱好者的关注和体验。

此次科技活动周期间,青岛展示的科技成果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环保和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是青岛科技攻关的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在各项活动中,参与数量最多的企业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涉及的产品包括VR设备、机器人、智能教育产品、智能识别系统等。

科技活动周给这些产品以进一步贴近市场和大众的机会,也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号: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院所青岛产业发展的“主赛道”上研发出更多的高科技产品,助力这座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点燃城市科创激情

“量”“质”双升的科技活动周毫不意外地点燃了整个城市的科技创新激情。眼下,一周时间过半,全市各区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正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着系列科技活动。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亚洲馆藏规模最大的海洋生物标本馆、人工智能+海洋数据可视化演示展厅、海洋前沿科研实验展示等场所悉数开门“迎客”。“这是中华鲎,血液里因为含有铜离子所以呈蓝色,它和恐龙一样古老。”耳畔传来解说,小朋友们睁大了眼睛盯着容器,观察着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标本,仿佛徜徉在“海底世界”,体会着海洋科技的魅力。

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一系列“国字号”实验室开放预约,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为市民提供近距离观看科学实验表演的机会,打开通往海洋科学的大门。预约通道刚开放不到一天,活动名额便纷纷进入“满额”状态。
如果说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市民打开了走进前沿科技的通路,为孩子们种下了探索求知的种子,那企业的产品则增添了更多趣味性,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建立了对科技的“初印象”。
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存在。两台配有VR头戴设备的电视,辅以操作手柄,一组“人机互动”的游戏机就搭建好了。佩戴好VR设备,就进入了对应的游戏情景,挥动手柄便可以进行各种模式的“闯关”。在科技活动现场,要玩上这个老少咸宜的游戏,沉浸式感受VR带来的游戏体验可是需要排长队的。但每一个体验过的市民都会啧啧道:“原来这就是VR。”

科技成果不仅要放在实验室里,更要走向生产和生活。今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市民参与度颇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科技惠及民生的特点更加突出,不少科技成果都已经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样车,通过等比例制作,最大限度“还原”了列车的样貌,让人摸着样车仿佛都能想象坐在世界上最快的列车上是什么体验;还有不少来自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邀请市民体验了污水处理、防爆玻璃、生活用水杀菌处理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诠释着“科技改变生活”。

随着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不断提高,市民对科技活动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今年,早在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通过网络和电话向市科技局咨询活动筹备情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科技活动周像是“一期一会”的节日,越来越受期待。

人才培养的“塔基”工程

科技活动周既是青岛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城市科技自信的有力传递,它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以亲密接触、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的平台——不论是那些平时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还是只从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前沿成果,在科技活动周的活动上,都可以一饱眼福、一探究竟。
从更深远的层次上看,热闹背后,是科技活动周在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进而助力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一切科技创新都是人做出来的,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离不开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等“塔尖”工程,更需要全民科普这项“塔基”工程。只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创新型人才队伍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作为公众参与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科普品牌,科技活动周的意义正在于此。
不得不提的是,这100余项活动中有不少是与青岛的中小学“结对”开展,邀请学生和家长一同参与的。为什么?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是创新发展的潜力所在,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关乎国家科技事业的未来。“瞄准”青少年群体,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创新思维,意义重大而深远。
科技周活动结束后2天,在5月30日,就将迎来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4日,由市科协、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2021年青岛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已经启动,为全市55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现场颁奖。随后,围绕“团结引领”“建家办事”“为民服务”“开放合作”“表彰宣传”五大模块,还有一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这都是青岛在以至高礼遇致敬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之花绽放在胶东大地、创新强音律动在黄海之滨。紧扣城市发展方向,结合公众兴趣点,展示最新科技成果,青岛的科技活动周正借力VR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增强科技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感受到科技就在身边。玩乐中,市民整体科学素养必将悄然提升,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的氛围也会更加浓厚。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同比增长32.4% 青岛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再创近年新高

2021-05-25    青岛新闻网

规划出笼!城阳区的主城红利开始了

2021-05-25    青岛主城

切实维护教育考试公平公正,青岛部署中高考等考试保障工作

2021-05-25    青岛日报

青岛办这场培训会 专讲外籍人才服务政策

2021-05-25    青岛新闻网

尹学军:标定减振技术的中国高度

2021-05-25    观海新闻

26日山东强对流天气来袭!伴有大风、雷电和局部冰雹

2021-05-25    山东天气

重磅!一期投资10亿元 山东体育学院青岛校区奠基

2021-05-25    青岛新闻网

青岛口岸集装箱进出口流程有哪些 时限参考看这里

2021-05-25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