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订婚彩礼演变油条到万紫千红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10-30 13:51:50 字号:TT

    人的一生中有几件事是非常神圣的,订婚就是其中一件。老人们回忆说,以前日子苦,几十元彩礼钱就够了。然而,现在有网友诉苦,“订婚彩礼钱要求‘万紫千红’了,也就是10000张5元的和1000张100元的,加起来就是15万元!是不是得借钱订婚啊?”惊讶之余,记者连日采访,搜集了不同年代人的订婚故事,被采访者大都对此事记忆深刻,不少人直言订婚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彩礼的变化,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

时代的变迁。

    A 那些年日子苦,订婚没那么多讲究

    上世纪50年代肉、点心外加60元算高档礼

    上世纪50年代初,正是不同订婚风俗交叉存在的年代。为了了解这一年代人的订婚经历,记者多方寻找,找到了两位不同风格的典型:传统派和新兴派。

    常建民老人今年已经78岁了,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在青岛做米面生意,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那会儿他们说俺父亲坐洋车、戴礼帽,是个有钱人,现在说起来确实是那样。”常奶奶的娘家经济条件优越,自己作为唯一的孩子,更是从未受过一点委屈,解放青岛以后,她随父母一同回到了即墨农村的老家,“当时的想法就是回去能分个房子、分块地”,不过,娘家不少亲戚还都在青岛。

    “我结婚的时候刚刚20岁,是1955年,订婚是1952年的事儿了。当时俺对象在一家店里当店员,经过店门口的时候,他们的王掌柜就问我姨,‘你领的姑娘是谁,以后还来不来?’”结果等她下次来看姨的时候,这门亲事就定了,“之前俺姨突然到俺家去了,拿了四斤肉、六斤点心还有60块钱,这就算挺高档的彩礼了。”常奶奶笑说,那个年代的人很实诚,拿了人家的东西,就等于这门亲说定了。三年以后,两人在青岛办了婚礼。

    “当时不管是订婚还是结婚,我都算比较好的了,好多人都直接跟着人家回去了,什么都没有。”常奶奶说,母亲心疼她,特意向男方提出要求——得用车接,于是,从大窑沟到广西路,绑着大红绸子的黑色轿车把常建民接到了男方家。常奶奶拿出跟老伴结婚时拍的婚纱照给记者看,“那天还专门到中山路天真照相馆拍了婚纱照,我这个卷发,是我妈给我烫了一晚上才弄好的。”婚纱照是黑白的,“后来俺孩子给我们放大了照片,做成了水晶摆台。”

    张淑莲老人作为新兴派代表,订婚、结婚格外简单,她嫁的是个当兵的,“俺对象在公安部门上班,部队上有要求,订婚什么礼都不送,就是俺娘给做了一套中山装,还有一件小红袄,结婚就是开个会,戴个大红花,很简单。”张奶奶结婚的时候只有18岁,一切都听大人安排,“那个年代别人还有坐车的,还有坐轿的,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会儿家里做小买卖的经济条件能好点,给的钱多点,可以出去租车,租轿,订婚还有六色礼之类的,但是量比现在少。”

    1961年、1962年经济困难的时候,就没那么讲究了,“俺弟弟1961年结婚,全家粮食要攒好几个月,到结婚那天发点馒头,做点面条给每家分分,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容易。”

    上世纪60年代 三根油条成就一生姻缘

    今年70岁的郝嫦娥大娘已是金婚,老太太非常满足现在的生活,“我就是相中了俺对象的孝顺,俺两个儿子也都跟他似的,都很孝顺,我跟老伴身体也都还不错,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10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老人家中时,老两口正在跟几个邻居一起打扑克,笑声不断传出,说起当年结婚的事情,郝大娘感慨,“就好像昨天刚刚发生一样,记得那么清楚。”

    老人告诉记者,她 19岁的时候就已经是青岛晶华玻璃厂的工人,那时候,比她大三岁的王大爷还是个学生,“他在济南上中专,是青岛人。”当时的王大爷利用周末来玻璃厂实习,中午跟郝大娘等工人一起吃饭。

    那时候什么都靠供应,工人们一顿饭就是四根油条、一碗玉米稀饭,来实习的王大爷当时把自己的四根油条全都包好,只在那里喝稀饭。热心的郝大娘问他怎么不吃,王大爷说了一句,“俺娘在家里捞不着吃。”听完这句话,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啥滋味,“我就因为这个跟了他,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孝顺。”于是,郝大娘二话没说,把自己的三根油条一股脑给了王大爷,当时,其他工人也每人省出一根油条给了孝顺的王大爷。

    三根油条成就一生姻缘,回到济南继续学业的王大爷记着这些人的心意,就给郝大娘写了一封信。虽然信封上写着寄给郝大娘,信里的内容可是感谢大家的,大家传着看信并一致觉得,人家既然来信感谢,应该给人回一封,于是,众人建议郝大娘,“你给他回信吧”。责无旁贷的郝大娘给王大爷回了一封信,大爷又寄来一封,就这样,也没啥介绍人,两人慢慢成了恋人。

    等王大爷一毕业回到青岛分配了工作,两人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王大爷是家里的独子,父母身体不好,经济状况也比较困难,没有订婚的钱。到结婚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没有,大爷骑着自行车去郝大娘的宿舍接她,去把结婚证领了回来,“当时领证还给两个暖瓶,走到小村庄时打碎了一个,把俺心疼得不行了。”郝大娘到了婆家后,婆婆就安排公公买了7块钱的菠菜,一家人吃了一顿用菠菜汤下的面条,这婚就算结了。

    两人婚后每个人每月工资都是 31块钱,第二年涨到36块钱,到了1976年,单位分了房子,两个人靠这些工资照顾生病的老人,两个儿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日子才一天一天好起来,房子也越来越大。等到1988年,郝大娘的大儿子结婚的时候,老两口给了儿媳妇1000多块钱的彩礼钱,到了1994年,小儿子订婚的时候,彩礼钱给了4000多块钱,还有了金货。考虑到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媳妇没有金首饰,郝大娘就给她补买了一些,还补上了3000多块钱。郝大娘感慨地说,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每家都有两套房,“庆祝金婚是在大酒店里办的酒席,比结婚的时候热闹多了,俺俩一辈子没红过脸,用老伴的话说,他来世还娶我。”

    上世纪70年代 男方家给200元买衣服钱

    “俺订婚那会儿,算是条件好的了,男方家很舍得花钱,订婚的时候,男方买了糖和点心,还给了我200块钱,让我去上海买衣裳。”今年63岁的刘秀云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大家伙就都知道上海的衣服时髦,料子好,很多人都托人从上海捎布料,自己拿着男方家给的订婚钱,亲自到了上海,买回来一些好布料。当时男方家出手阔绰,还给置办了一对红箱子,还买了写字台和橱。“当时的糖和点心,不是很好买,这些年一直流行的六色礼,我估摸着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兴起来的”。

    “我那会儿住在四方区人民路上,算是青岛市的中等地段,当时,中山路最好,台东第二,四方区第三,彩礼都差不了太多。”刘秀云说,到他们结婚的时候,家里请了个老厨师,“当时摆了五六桌。”她说,等到自己的闺女结婚的时候,男方给了一万零一元,“还买了钻戒,就算订婚了,结婚的时候在酒店摆了十几桌”。

    上世纪80年代 男方家给了300元和布料

    位于抚顺路批发市场附近的金耀喜铺每天人来人往生意兴隆,喜铺的经理史慧芝对订婚有着自己的见解。“现在订婚都讲究六色礼,从我1987年卖糖开始,就是这么做的,一般婆家准备六斤糖、六包点心、六包粉丝、六瓶酒、六条鱼(鱼一定要带鳞),另外还有一刀肉,肉一般是六斤或者稍多点,条件好的用好糖、好酒,一般的就选稍微便宜点的东西,这些东西花不了太多钱。”至于彩礼钱,也是吉利数字,只是如今高了很多。

    史慧芝说起了自己那会儿的情况,“我是 1980年在李沧区结的婚,订婚时,男方家出了300块钱,还给买了做棉袄的布料,棉袄做得跟旗袍似的,当时觉得可漂亮了。现在我婆婆还经常说我们订婚那会儿,她觉得对不起我,就给了300块钱太少了,其实,那会儿一点儿也没觉得少,因为老人当时的月工资才几十块钱。那会儿每家订婚都是几百块钱,给很多钱的人挺少。”

    “我父母和公婆都是工人,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我爸爸的月工资是 65.6元,这个数一直没涨,一直拿到1981年退休还是那些钱。当时彩礼钱好像给我妈了,那会儿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在意。”

    “等到结婚那天,因为我们两家都住单位分的房子,是邻居,我们家在前一排,他们家在第二排,我对象就从他家走过来,到我家接我,俺俩又从另一边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走到了婆家,想想就觉得很好玩,他领我回家后,我们就坐在床上了。”

    “因为两家离得近,很多事情我都不在意,人家说正月初三媳妇不能回娘家,可是我一溜烟儿就回去了,没一会儿就回来了。俺婆婆非常好,对这些没有什么意见。俺和老伴过得很好,闺女也有孩子了,婆婆现在也80岁了,身体非常健康。”

    “我觉得那会儿订婚就是没多少钱,父辈没多少本事,都是老老实实的工人,但一家人也都过得很好。分的房子只有19.6平方米,我没结婚的时候,兄妹七个,加上父母,一共九口人,就这样挤在一块儿,也都过来了。等到结婚以后,我住在只有4平方米的小屋里,到后来也都慢慢有了自己的房子,日子越过越好了。”

    日子好过了,便有了“万里挑一”

    上世纪90年代 少则几千多则过万

    “现在说起来我老公挺聪明的,为了让我高兴,在婆婆给的彩礼钱里加了不少呢。”说起1993年自己订婚的时候,家住四方区的徐芳感觉很幸福,“那会儿别人订婚有给2000多元的,也有3000多元的,我老公给了我6600元,后来他告诉我就是为了让我高兴,反正也带不到别人那里去。”徐芳笑称,妈妈一看男方给了这么多钱,全部用在给两人添置家电上,6600元不够,妈妈还添了一些。

    徐芳说,因为老公还有个弟弟,婆婆担心给多了到弟弟订婚的时候拿不出钱来,老公比较能干,收入多,于是就自作主张了。当然,除了彩礼钱,六色礼也是少不了的,不过这些东西并没有入徐芳眼里。

    “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有说结婚必须要有房子,有房子就住,没有就跟老人住在一起,还有不少人都等单位分福利房。”徐芳说,“当时找对象也就是希望有个正常工作,人不错,也不管家里有没有钱,还没现在考虑得那么现实”。

    徐芳说那个时候,男方负责添置家具,女方负责窗帘、被褥等,双方家庭都出力,小家布置得有模有样。让徐芳比较得意的还有一点,就是有一整套家庭影院,“那会儿结婚要是能有一套音响设备,是朋友圈里特有面子的事儿,当时我和老公的朋友经常聚在我家唱卡拉OK ,我还总担心邻居嫌吵呢。”直到2002年,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两人才贷款买了新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有了不少差距,经济宽裕的家庭已经开始“万里挑一”。在电视台工作的赵春华(化名)订婚时不但有六色礼,还有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男方家条件好,当时拿到这些我就很开心了,不过现在的女孩子都讲究钻石有多少克拉了。”赵春华说,当时比较牛的是到台东的万宝金楼去买金货,只这三件,大约需要五六千元,算是奢侈品了。不过,更牛的是,在别人订婚一般只有两三千元彩礼钱的时候,她收到的已经是11000元了,“我家回了2000元,我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台29寸的电视。”赵春华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女方家还要给准女婿买身衣服。“我妈还给了一万元压箱底的钱,陪嫁也不错。”赵春华还说,结婚的时候,婚宴上都是男方家亲戚朋友,女方这边只有哥哥、舅舅等送亲的人,等到新娘回门的时候,再在女方家请客。

    C 现如今,订婚给十万元挺平常

    2010年到现在 彩礼钱从八万多到十几万不等

    如今是80后结婚高峰期,不少90后也谈婚论嫁。“就这一个孩子,忙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孩子吗?钱多就多给,没钱的话,想办法也得给。”近日,记者在喜铺采访的时候,正在为儿子的婚礼置办彩礼的胡女士说得很实在。

    胡女士和王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和女友今年2月份订的婚 ,按照习俗和两家商量好的内容,老两口给女方家彩礼116000元,“11万元打在卡里,6000元是现金。”另外,老两口还给女方一万块钱,让她去置办被褥、毛毯、衣服、鞋子、皮包、戒指等物品。订婚当天,两个孩子改口叫爸妈,每个老人给了一个两千元的红包,这是改口费。“我们不缺房子,新房不用另外花钱,儿子早就有车了,也不用女方陪送,家里条件还算宽裕,返多少钱都随便。”至于六色礼,胡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准备了20斤蛋糕、20个王哥庄大馒头、红酒、白酒各一箱、还有两条鱼等,都是留一半回一半。”因为两个孩子没有媒人,所以这些都是两家人商量着办的,“办得挺顺的。”胡女士算了一下,加上房子的装修费、订婚、结婚的所有费用,估计得花60万元。

    此外,一位将于今年12月结婚的准新娘小王告诉记者,她和男友也是最近刚刚订婚 ,“两家提前商量好了 ,准婆婆给了我121800元,我妈留了一半,返了一半。”现在一般有81800元 、101800元 、121800元、181800元等标准,“都是留一部分,返回一部分,送来的六色礼或者八色礼也是,不能全留下,不过,肉不能还,也不能切一块还回去,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家住洛阳路的市民王女士听说这个“新流行”以后很感慨地说:“真是一年一个样儿,俺订婚的时候,彩礼钱只有三四千,现在就涨到十几万元了 ”,王女士转眼想到了自己正在上初中的儿子,“你可得好好学习啊,将来找个好工作,等你要结婚的时候估计彩礼钱50万元打不住,爸妈得从现在就开始给你攒了,你小子可别不争气”。记者连日来展开调查发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光在订婚彩礼上,就能非常明显地展现时代的变化,从四斤猪肉到“万紫千红”,真是一个年代一个样儿,尤其是近十年,彩礼钱数更是狂涨,在有些人眼里,“万紫千红”也只是小菜一碟了。

    声音 有钱的富结婚,没钱的穷结婚

    郝嫦娥 日子越来越好了

    作为上世纪60年代订婚的代表,郝大娘当时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不过,日子也过得很幸福。郝大娘说:“过去俺结婚那会儿,公公婆婆也都尽力了,现在别说10万元了,20万元也能拿出来,都是为了孩子。我们订婚是那个样儿,儿子订婚是另一个样儿,将来孙子又会是哪个样儿呢?总之,我觉得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史慧芝 没房子一样过得很好

    “我们那会儿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工人,也没有什么本事,一家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日子也就这么过来了,靠着自己的努力,现在什么都有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光去追求有车有房,只要人好,好好干,什么都会有的。姑娘们真的不需要要求男友一定要有房子有钱才肯嫁给他,没房子一样可以过得很好。”史慧芝说。

    鄢鑫 消费比较成熟

    鄢鑫是中国婚庆文化专业委员会青岛站主任、全国主持人大赛专家评委。“不管是‘万里挑一’还是‘万紫千红’,只是一个叫法,其实主要就是图个吉利。青岛是个包容性比较强的城市,可以用‘成熟消费’来形容,不管别人怎么样,结合自身情况,还算比较理智。表现在订婚、结婚方面,有钱人富结婚,没钱人穷结婚,各摆各的排场,攀比的味道并不是很重。我曾经在河北一个小镇,看到结婚有人花了50万元,还有花100万元的。”(记者 郝春梅)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