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老窑匠隐居30年后出山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09-10 06:27:32 字号:TT

青岛老窑匠隐姓埋名30年后出山 复活500岁黑陶

    还记得以前用过的饭罩、粮缸、面盆等生活器具吗?那时候,这些东西多是黑陶制作而成,可如今,就连农村也鲜见了。500年前,城阳西城汇社区曾因制作黑陶而远近闻名,30年前,这一技艺突然销声匿迹。记者昨天获悉,西城汇社区出资邀请黑陶制作艺人“出山”,使得这一沉寂30年的手艺再现。

    30年后老窑匠出山

    西城汇社区一处简易平房里,53岁的田守超正在制作陶具,唯一的帮手是他的妻子

。“30年前,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陶具,父亲就是一个老窑匠。”田守超说,十五六岁时,他就子承父业学习黑陶制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他扔掉了祖先们赖以生存的老本行,开始到企业上班。直到不久前,村委找到他,他才重新“出山”。

    “当初,社区决定将这个老手艺传承下来,可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干,原因是不挣钱,而且,村里也只有几个老人还懂得这门技术,但他们都已经上了年纪,幸好田守超懂得这门技术,我们找到他说明情况,他答应了。”西城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田有浩说。

青岛老窑匠隐姓埋名30年后出山 复活500岁黑陶

    “以前,锅、碗、瓢、盆、罐,甚至脸盆都是黑陶的,干这行有市场,可现在,谁还买这个?”田守超说,他目前制作的黑陶制品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饭罩子,一天只做十几个,用这种饭罩蒸饭,蒸出的面食绝对不会起水泡,深受一些老年人喜爱。“社区一个月给我2000元的工资,说实话,还不如到企业打工赚得多,但关键是不能让这门祖宗留下的手艺失传。”田守超说,一个人毕竟忙不过来,他说服妻子,跟他一起烧制黑陶,可这活儿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妻子总也学不会,只好给他打打下手。

    需要10多道工序

    一间平房里摆有一个转轮,其他两间平房里则放满了黑陶成品和半成品,这三间平房就成了黑陶临时加工作坊。田守超给记者演示了黑陶制作过程。“这个活我已经做了几十年,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需要10多道工序。”从准备到转轮上拉胚,还要经过晾晒、扎眼等工序,然后再次晾干,完成这些,才能装窑烧制。烧制过程需要十几个小时,烧制后要经过封窑处理,至少一天后才能取出,那时,一件完整的黑陶饭罩才算大功告成。

青岛老窑匠隐姓埋名30年后出山 复活500岁黑陶

    黑陶变身工艺品

    “为了不让这一传统技艺失传,3年前,社区开始挖掘这一资源。”田有浩说,目前,西城汇黑陶制作技艺已成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这门手艺的留存,有赖于社区的支持,如提供的资金、场地、工具、材料,以及后续人才的培养等。而传统技艺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是制约这一技艺传承的最大瓶颈,今后,社区有计划在传统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原有的饭罩,除了保证实用性外,还要创作不同形式的花纹,增加观赏性。此外,利用黑陶技术,开发一些艺术品,如制作居民家中的摆件。“条件允许的话,社区还将建设一处小型博物馆。”田有浩说。 (记者 王涛 摄影报道)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