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只有743天的在岗时间了,也就是说,按每天工作12小时算,我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时间只剩下了8916小时。我答应居民的事情有些还没有办完呢,在这有限的743天内,我要兑现我的承诺,并力争为更多的居民办点实事。”
采访泰山路派出所青海路社区民警陈永富时,他
的这段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温酷暑中,满头大汗的陈永富刚从居民家走访回来。正是从这段话开始,记者才真正走进陈永富的内心世界,也正是因为这段话,记者才在他身上真正读懂了“市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派出所民警”、“全市政法系统十佳民警”等称号的分量。
用一生去实践一个承诺的人,他的心中该具有一种何等厚重的情感与信念!
30年前,一位23岁的军人,在党旗下举起右手,立下誓言,从此“共产党员”的称号成为他心中最高的荣誉;庄严一刻的承诺,成为他毕生的践约。
时代如潮,大浪淘沙。从一名军人到一名公安民警,六年的风风雨雨中,这位共产党人的底色鲜红如初。
走进陈永富的内心世界,人们看到的是一座精神的山峰。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社区民警岗位上可以为人民多做点事情!”
1970年参军入伍的陈永富曾任海军某基地后勤部某室主任、工程师,享受副师级待遇。1998年离开军营时,他一不要求待遇,二不要求照顾,只希望自己能做一名社区民警。
“大军官”要求当“小警察”,办事处一机关干部曾半开玩笑地问他:“你是不是在部队犯错误了,怎么到最基层当社区民警了?”“当社区民警有什么不好?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我出身军人,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我觉得在这样的岗位上可以为人民多做点事情!”陈永富认真地回答。
陈永富刚到社区时,由于警服、警证还没发下来,他穿着一身褪色的海军便装整天出入社区,加之他是江苏人,与居民语言交流困难,往往他还没说明来意,门就“咣”地一声给关上了。为早日跨进居民家中的门槛,陈永富请居委会主任带着他逐户走访,了解每户居民的情况,并按照常住、寄住、暂住等,分门别类填写在自制的《人户居住平面图》上。下班后,他抱回22本大户口簿,晚上挑灯夜战,将每天走访了解的情况,对照户口簿上的照片等信息逐户逐人地熟悉。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两个多月时间,陈永富硬是凭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反复登门入户,达到了对常住人口见了面知道情况,见了照片知道人,对每家每户基本做到了“一口清”。市公安局对派出所进行等级化考核时,考官随意从卡中抽出了10张居民照片和10个人的名字,他个个对答如流,熟悉掌握率为100%。在代表市北公安分局参加全省的户籍考核时,陈永富这个“新片警”夺了第一名。
“说一千件不如办好一件,共产党人就要讲究实事求是。”
“说一千件不如办好一件。共产党人就要讲究实事求是。”这是陈永富做人做事的一贯准则。六年来,陈永富凭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被居民群众亲热地称为“百姓的好民警,群众的贴心人。”
只要答应了居民群众的事情,陈永富就从不失信。“走到哪儿,老陈就把好事做到哪儿”,青海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陈警官做的好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社区有这样的好民警真是咱们的福气!”
陈永富在派出所负责户籍管理工作。青海路社区内有不少居民娶了农村媳妇,陈永富主动服务上门,一家家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动为他们办理“农转非”手续。
居民魏德龙妻子的户口在泰安市,家里还有残疾的女儿,生活非常困难,找到了陈永富希望为其办理夫妻投靠手续,但由于不符合有关户口政策而无法办理。魏德龙赌气地把申报材料扔在陈永富面前扭头就走。半年后,根据新的户口政策,陈永富通知魏德龙重新申请。魏德龙来到派出所问:“我的材料都扔了,怎么申报?”“你扔的材料我都给你保存着呢。”魏德龙一看陈永富拿出精心保留的申报材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流着泪“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妻子的户口办理好以后,魏德龙高兴地逢人就讲:“我爱人的户口批下来了,没花一分钱,没送一份礼,就因为碰上了陈警官这样的好警察!”
“在其位谋其政,共产党员更要做出榜样。”
社区是建设“平安青岛”的第一道防线,而社区民警应该站在第一道防线的最前沿。
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陈永富多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群众自防自治,狠抓防范措施的落实。为做好群防群治工作,他在社区内组建了一支80多人的日间义务巡逻队和一支20名低保人员参加的专职夜间巡逻队,还自己掏钱为夜间巡逻队员买了手电筒、雨伞、水鞋。几年来,他还先后将所得奖金2000余元交到居委会,建立了社区安全防范奖励基金。
仅今年上半年,陈永富就先后在社区组织了6次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两次青少年法制知识和道德规范专题教育,一次社区科学卫生保健知识普及教育。今年上半年,青海路社区可防性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46%,社区治安形势进一步稳定。
“在其位谋其政,共产党员更要做出榜样。”在调解社区矛盾,化解社区纠纷工作中,陈永富总是出现在第一现场。
前一时期,在居民楼外侧防盗栏改装工程中,有一居民拒不配合派出所工作,先后以没有能力、没时间等借口拒绝改装,即使在下达整改通知书后,也以不会写字为理由拒不签字。面对难缠的“钉子户”,陈永富六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找不到人改装我老陈帮你”,“你没时间我老陈上门服务”,最终勉强做通了该居民的思想工作。但在约定好的改装之日,该居民又以正在市场买防盗栏不能回家为理由推脱,陈永富连忙跑到市场帮助该居民将防盗栏拿回家中,最终感动了该居民,积极配合完成了改装工作。
面对居民赞许的目光,陈永富还是那句话:“在社区民警这个舞台上,就要宣传大道理,交流小道理。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让社区居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本报记者张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