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
这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充满激情的回答:“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相信人们普遍赞同这个观点,很多成功人士也用现身说法的方式透露给人们:是乐观造就了他们,乐观对彼时的他们意味着一切。
他们的答案似乎说明,只要在逆境和困难中紧紧拽住“乐观”这根救命草,我们的人生就可以点石成金,并从此高步云衢无往不胜。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何时,无论何人,乐观绝对不是一切,他们忽略了较乐观更重要的东西。张海迪在她的作品《绝顶》里写道:“我每天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长期以来,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自始至终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两个字:乐观。她这番话却直率真诚地告诉我们,她并不像有关方面宣传的那么豁达、乐观,她身上也有一般人的弱点,甚至有“放弃生命”的想法,但她又总会“小心翼翼地”把生命“拾起来”,用整个身心去呵护它。
很欣赏寓工作于嗜好的人。这种人多半生活简单而安逸,执著、认真、理性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寄身浮躁的都市,他们安静地往桌前一坐,喧嚣便被隔在三丈之外了。这种人不一定能发大财,但他们从工作中得到的满足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忧郁、悲观、失望不能给一个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被“放大”和庸俗化了的乐观也不能。真正能带给人幸福的是百分之百的理性———多想你拥有的,少想你缺少的;守得贫,耐得富,享受自己正在做与已经做好的事情。你若做到了,你就是有福之人。曾文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