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时政类 > 正文

市科技局2022年工作报告

2022-12-08 16:09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聚焦重点工作,全力攻坚推进,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榜单中,青岛蝉联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前十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2022》榜单中,青岛前进19位,升至全球第34位、全国第9位,连续三年成为全国进位最快城市。

一、聚焦重大创新平台,科技实力取得新突破

一是战略科技力量全面起势。围绕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高质量建设崂山实验室。“科学号”科考船完成十年十次跨赤道海洋科考,推动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能力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省一半。获批中子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总数达51家,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119家。推进建设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成立燃料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泛能源大数据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二是高端创新平台加快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下一代列车轻量化关键技术研发,突破轨道交通关键核心技术。获批4家省技术创新中心、总数达28家。科技部批复海尔建设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工业制造智能化转型。山东能源研究院10个单体项目全部完工。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备案。

三是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深化。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牵头发起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推动中国-泰国轨道交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泰9家高校机构签署高铁教学计划备忘录,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全球最大石油企业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开展项目合作。引进24家优质企业入驻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

二、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科技赋能彰显新成效

一是培育一批科技企业。深入实施“沃土计划”,加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超7000家、占全省近1/4,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6600家、占全省1/3。一批科技企业“领头羊”相继涌现,39家企业入选省科技领军企业、98家企业入选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均居全省第1。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由41%提升至70%。

二是攻关一批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海信、歌尔等“链主”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承担“国芯万屏”科技示范工程、资金近2亿元,是近年省科技经费支持额度最大项目。全球首艘10万吨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为世界深远海养殖打造“中国样本”。全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投入运营,标志我国在船舶智能航行研发领域全球领先。

三是落地一批重点项目。面向经济主战场,获批北方城市首个科技部“部市联动”项目,支持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中科院高端轴承示范基地加快拿地开工。引进高端数字芯片领军企业算能科技研发中心落户,12英寸封装试验线开工建设。一汽解放商用车研究院完成新一代高端重卡商务舱样车试制。航空技术产业创新基地首台国产化30兆瓦燃气发生器成功试车。

四是打造一批科技园区。统筹推动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印发《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引导李沧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等培育建设分园区,率先在全国实现国家高新区全域覆盖。布局首批4家都市科技创新园和专业科技产业园,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微生态。青岛高新区成功入选中国园区科创联盟首批10家成员单位之一。

三、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科技惠民展现新作为

一是提升医疗研发水平。聚焦优势学科和地方多发病,新建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家,其中,得益于儿童健康与疾病中心建设,6100余名儿童得到诊治;呼吸疾病中心已成功推广新技术40余项。启动科技应急攻关,支持新冠快检产品研发,获批全省首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核酸检测时间仅需15分钟。

二是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获批省产业服务团12个,特派员超千名,覆盖200个村镇。高品质肉兔、高油酸花生、鲜食玉米等新品种成为老百姓餐桌的常客。探索深远海工业化大型养殖新模式,推动养殖品种常态化和多元化,提升了三文鱼、大黄鱼等深远海水产品供给能力。

三是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坚持行业出题、科技答题,围绕污染防治、节能减排、食品安全等方向,立项科技惠民项目23项,解决一批行业共性问题。深入服务城市更新,开展历史城区保护、智慧工地监管、智能建造管理等技术攻关。14项成果入选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占全省1/5,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四是纾困解难保障民生。坚持稳增长、稳主体、稳就业,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首次突破万家、同比增长37.5%,加计扣除总额超过310亿元、同比增长56.5%。市“两会”前下达科技资金3.57亿元,惠及企业1681家,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把就业当作最大民生,积极开展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为2700余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四、聚焦优化创新环境,科技服务实现新提升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更畅。深化制度创新,出台“硕果计划”及16项配套细则,促进成果就地交易转化。获批全省唯一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模式,建立云上研发中心近2500家,70%研发活动由产学研促成,80%需求一周内响应,对接时间节省90%以上。抓实“海创计划”,前三季度海洋技术合同成交额12.85亿元、同比增长176%,海洋科研优势加快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二是创业孵化服务能力更优。加快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出台标杆孵化器管理办法,推动恒星新媒体及应用电子技术孵化器获批国家级孵化器,入选省品牌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品牌众创空间13家,新增市级标杆孵化器7家。全市首家康复领域专业孵化器开园成立,已入驻康复产业项目15个。

三是科技金融源头供给更足。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推进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通过科技信贷“白名单”、“投(保)贷联动”等业务,助力企业融资超680亿元。与中国银行、青农商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推动五年内新增融资支持额度450亿元,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四是创新人才集聚效应更强。靶向产业引才育才,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63人,带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外国人在青工作管理办法,1-11月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4633件,居全省首位。出台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挥作用若干措施,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2022科技活动周展出展品1000余个,科普活动100余场,线上线下10万余人共享科技盛宴。

一年来,通过“三民活动”“民生在线”等政民互动平台收到意见建议113条,逐项分解落实,全部办理完结。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青岛科技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总结成绩同时,也清醒认识到,与国内科创先进城市相比,我们在研发投入、平台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一三三四”工作思路:即锚定一个目标,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实体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力量三项重点,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硕果计划”“沃土计划”“海创计划”三大计划,推动科技工作提档升级;推进科技人才引育、科技合作深耕、科技园区提升、科技服务创优四项工程,构建开放创新良好生态,通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加速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科技力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