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综合类 > 正文

青海交通70年:从“行路难”到“世界屋脊”交通建设奇迹

2019-09-23 16:07 来源:中新网
分享到:

中新网西宁9月19日电 (记者 张添福)从“行路难”“过河难”“运输难”,到目前公路通车里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74倍,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永祥表示,该省民众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迎来“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就能上客车”的好日子。

图为青海草原架起的高速公路。(资料图)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与发展情况。

王永祥说,青海气候环境恶劣、地理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青海交通十分落后。如今,建成了一条条经济发展路、民生路、旅游路、幸福路,交通运输也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再到“保障引领”的重大转变。

图为青海高速公路。(资料图)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截至2018年底,该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137公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74倍,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4公里。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王永祥说,该省在高寒、高海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也是第一条穿越多年冻土地区的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中国第一条全盐渍土地区高速公路——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等多个世界和中国之“最”,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交通建设奇迹。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屏障。王永祥说,青海交通部门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强化生态环保理念,扎实推进公路建设节能减排,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的全过程。

王永祥说,未来,要持续构建“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的路网体系,加快形成“能力充分、服务优质、衔接顺畅、公平共享、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网络。(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