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老港区的涅槃 市北邮轮经济打造都市新名片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于泓 2017-05-10 17:13:35 字号:A- A+

老港区的涅槃 市北邮轮经济打造都市新名片

    大港,曾有“青岛第一港”“中国第一自由港”的美誉,过去百年,大港—馆陶路—中山路,青岛城市建设以大港为原点,向 北、向东蔓延。历史沉浮,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跳出老城,形成了环绕海湾、高楼林立的现代滨海城市形象。

    4.1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绵延9公里的滨海港口岸线,百年码头、海拔零点(验潮站)、胶澳海关等特色历史遗产和粮仓、塔吊等工业遗存,不可多得的规模化稀缺存量的滨海空间使它成了青岛老城区华丽转身的撬板。如何在保留历史遗存的基底上赋予大港新的时代精神,营造一个洋溢历史风情的现代城区?市北区给出的答案是,以大港改造为契机,建成城海相融的新型邮轮港城,打造国际港城都会,构筑魅力人文都心!

    规划定位:“商务中枢+人文都心”

    为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蓝色经济等国家战略,加快老港区的转型升级,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港片区实施转型发展、建设青岛国际邮轮港城的重大决策,并按程序组建法定机构——青岛国际邮轮港管理局,负责统领、协调、推进、落实片区开发建设。按照高标准,青岛国际邮轮港管理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荷兰OMA联合体、德国BSP、美国AECOM等国内外一流设计单位,在多专业协同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青岛国际邮轮港综合规划》。

    “打造一个兼具经济实力与人文魅力的国际港城都会,一个拥有明信片般港湾景观、商旅繁荣、绿色可持续的人文都心”。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被打造成港区转型的实验区、文化传承的体验区、精明增长的活力区、城市更新的示范区。

    “商务”和“人文”勾勒出国际邮轮港城的未来指向。在“商务中枢+人文都心”的发展模式下,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重点打造国际滨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湾区创新、商务服务中心和洋溢着历史风情的现代人文港湾,形成创新商务中心(航运服务中心、创新服务、创新金融、对外商贸服务中心)和人文生活旅游中心(邮轮旅游中心、文化旅游中心、都市生活中心)。

    “缝合城市系统,注入发展动力,营造海港风景和活力”,综合规划搭建了一个国际港城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在这个框架内,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在旧港区转型成为商务中心时,将在快慢齐备、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支持下,率先建设先进、集约的市政基础设施;在旧港区转型成为人文都心时,将充分利用原有工业、航运等人文遗产,打造公共文化或公共艺术设施,营造新旧相生的滨海公共空间和场所。

老港区的涅槃 市北邮轮经济打造都市新名片

    总体布局:“一心两翼”

    大港是老城区稀缺的可提供更新发展的大片用地,根据规划,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向北、向东打通多条城市功能融合轴,卯合主城区,形成“一心两翼”的空间总体布局,打造丰富多元的国际级人文港湾。“一心”指商务文化中心,“两翼”指南翼的邮轮游憩港和北翼的创新会展港。

    商务文化中心:规划建设滨海风情商业区、滨海文化商业区、金融商业服务区、都市综合服务区、大港中心公园等,是以大港火车站综合枢纽为核心,以金融商务和公共文化服务为主,与滨海活动、文化设施、自然公园紧密融合的金融商务活力中心。商务文化中心对于强化东岸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对青岛及山东半岛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在商务文化中心,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改编货运编组站为大港火车站,与地铁5号线、地铁11号线配合形成大港联动湾区的高端快速城际枢纽,覆盖湾区与青岛城际市县,激发城市活力;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最大可能地保留并适应性地改造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地区丰富的工业历史建筑,建造大港中心公园。

    邮轮游憩港:规划建设邮轮商务板块、动感航海板块、文化游憩商业板块,是以邮轮母港为核心,结合文化休闲旅游形成彰显青岛特色的国际邮轮游憩商务区,是邮轮和文化游憩商业的活力港口。邮轮游憩港强调结合滨海、特色文化与商业紧密融合的体验型功能,通过植入新兴文化旅游产品和邮轮商务办公、都市滨海娱乐、文化休闲体验、游艇商业服务等业态“以外带内”,激活历史城区人气,支撑老城有机更新,规划占地面积77公顷。

    在邮轮游憩港,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保留改造1号码头的工业遗产资源——仓筒、塔吊、验潮站、航标等,打造码头博物馆;将2号码头设计成与海相宜的多层娱乐综合体,规划建设水族馆、主题乐园、观光厅等,吸引本地居民及游客进行体验式消费;将6号码头与南岸协同建设国际游艇俱乐部,端头设置直升机场,完善邮轮母港和航海基地职能;以青岛里院建筑特色建设腹地花园写字楼和公寓,以多层围合式街区呼应老城区,营造宜人的港口空间尺度。 创新会展港规划建设休闲商业区、创新服务区、创新生活区、会展交往区,利用优越的区域交通资源和滨海景观资源,建立以晚霞公园为主体,以创新服务业为主导的创新经济产业聚集区,通过新型产业导入,拉动东岸中心向北跃进,再造青岛都市黄金滨海岸线的战略支点。创新会展港实现了创新产业、会展商贸和休闲度假的无缝融合,能汇聚人气支持创新中心的成长,规划占地面积97公顷。

    创新会展港: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架空设计霞光公园和极限运动公园,创造观海平台和自行车高速路等体验空间;结合商业中心及公共艺术户外展览区等打造国际性度假会展、会议中心;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将工业遗产改造为仓筒酒店、美食娱乐城及滨海俱乐部,完善区域配套,打造高端创新会展服务区中的工业主题园区。

老港区的涅槃 市北邮轮经济打造都市新名片

    产业升级:体验经济+创新经济+金融

    依托区域资源及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创新平台、人才服务平台、产业基金平台,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以体验经济为先导,文化交往为纽带,形成体验、创新、金融三大板块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并在港城功能互动的基础上,重塑国际邮轮旅游中心、跨境金融服务中心、都市应用创新中心三大产业中心。

    因时共生的三级现代服务业体系分为体验经济、创新经济、金融商务三大板块。

    体验经济指以邮轮为核心形成的服务业及旅游业,是以海洋文化、工业文化、人文历史为依托,形成的文化休闲旅游、都市滨海娱乐、航海体验。创新经济围绕区块链技术展开,关注智慧城市、数字经济、设计服务等都市应用型创新产业,是培育青岛都市应用型创新的先导区。金融商务承载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是未来山东半岛跨境金融门户、山东半岛港口群航运的金融中心。

    三大产业中心即国际邮轮旅游中心、跨境金融服务中心、都市应用创新中心。国际邮轮旅游中心将围绕邮轮港城形成滨海文化游憩区、邮轮服务产业区和邮轮游艇服务区;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包含金融服务产业区、专业服务聚集区、文化艺术交流、生态文化区,以及提供生活服务的综合服务区;都市应用创新中心包含创新服务产业区、滨海休闲商业区及会展交往服务区。

    未来的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以现代金融及创新经济创造增量,与环湾各区差异化分工、协作发展;以邮轮经济及都市旅游形成门户,推动环湾旅游资源发展。

老港区的涅槃 市北邮轮经济打造都市新名片

1号码头“活的码头博物馆”

    人文设计:打造三个“会客厅”

    “人文港湾”和“活力海岸”是青岛国际邮轮港城的注脚。根据规划,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利用文化集群和遗产活化的乘数效应,在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新建地标建筑构成的新地标集合中,植入多类型的文化元素与公共服务功能,塑造历史与现代交融、具有深厚文化氛围的人文港湾。

    文化元素将被融入公园群落和滨海景观,重塑以海关、港口、铁路为主题的港口历史游,以综合文化教育为主的文化教育游,以艺术展览、交流和体验为主题的艺术体验游,以会展会议为主的商会展览游,以滨海娱乐综合体、度假酒店为主题的休闲娱乐游的集合体。

    根据规划,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嵌入的开放空间与屋顶连廊构成不同层次的滨海公共空间,融合多元主题的滨海码头和海域利用,营造24小时持续活力、可供深度体验的活力海岸,并依托三次岸线,打造三个“会客厅”,激发青岛国际邮轮港城的滨海门户活力。

    “三次岸线”是指不同层次的公共活动空间或界面。第一层是基地自然形成的滨水岸线,综合利用滨水海岸和相邻海域,形成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滨海公共空间;第二层是利用向内陆延伸和穿插的公共空间形成的界面,凹凸曲折的“二次岸线”一方面能增加公共活动界面,另一方面能加强公共活动向内陆的渗透;第三层是利用建筑屋顶、树冠、天桥、筒仓等空间形成的立体岸线,这一层岸线加强了公共活动空间与室内外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深度融合,提供体验大港的独特视角。

    “三次岸线”的建立目的在于形成多层次的滨海开放空间。根据规划,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依托区域交通设施、码头群落等不同层次的公共活动空间或界面,重点塑造三个独具特色的滨海客厅——邮轮旅游客厅、中央文化客厅、霞光会展客厅。邮轮旅游客厅是以国际邮轮码头为依托,围绕6号、1号、2号码头打造的大港工业特色创意文化、滨海游乐综合体。中央文化客厅是以城际快线站、11号地铁快线站和水上巴士站为依托,围绕4号、8号码头打造的文化建筑集群。霞光会展客厅是以环湾大道、胶州湾第二隧道为依托打造的会展度假区。

老港区的涅槃 市北邮轮经济打造都市新名片

    修补缝合:打造立体式交通

    过去的大港以工业货港功能为主,依赖货运铁路对外联络,逐渐成为与城市隔离的飞地。如今,地处湾区经济中心节点,与环湾都市圈紧邻的大港亟待蝶变,转型后的大港将是青岛重要的公共中心之一,对标纽约、伦敦、香港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著名商务区 ,其通勤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均达到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其中,轨道交通承担主导作用,约占全方式的40%。

    建成后的青岛国际邮轮港城交通出行总量大,强度高,以到发交通为主要构成的交通需求强度远高于其它城市区域;邮轮港城土地利用在用地功能、开发强度等方面别于常规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交通需求同一般城市区域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打造从“隔离”到立体化、多连接、人本、公共、绿色导向的综合交通系统是青岛国际邮轮港城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想。

    依据这一构想,邮轮港城将通过增加湾区城际快速连接,增加城市公共中心连接,增加内部站点覆盖服务建立快速轨道交通支撑:将在拥有2号线地铁的基础上,引入5号线和11号线,在邮轮港城区域内设置5至6个地铁站点,实现区域地铁交通全覆盖;改造货运编组站为大港火车站,形成大港联动湾区的高端快速城际枢纽。另外,在具有高强度机动车交通的同时,扩大和提升慢行交通的需求规模和品质;打造海上、陆路、空中、地下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流动体验。

老港区的涅槃 市北邮轮经济打造都市新名片

青岛国际邮轮港城鸟瞰图

    路线图:分三期开发建设

    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将秉持动态生长演进的理念,遵循功能综合、发展均衡、海陆统筹三个原则,综合考虑核心产业板块、公共服务与商业板块、配套功能板块的互动,以邮轮母港、文化旅游、会展等为启动引擎,不断吸引人气和活力,再培育金融商务功能,以“人气”带动“商气”;坚持以生态为先的原则,在启动大港更新改造时同步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搭建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框架和基础设施平台;兼顾改造转型与港口退出的关系,初期改造建设邮轮母港周边港口使用强度较低的区域,中远期结合更新改造的进程,逐渐撤销4号、7号、8号码头运输功能;强调公共开放空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刚性,以“刚柔并济”的思路,合理利用刚性公共空间与弹性发展用地。

    一期项目开发以体验为先导,将毗邻老城区、外部条件较成熟的邮轮游憩港作为启动区,结合邮轮母港打造国际级滨海文化旅游目的地。项目计划于2017—2021年完成,重点项目包括仓筒创意工场、港湾娱乐综合体、航海博物馆等,占地面积达77公顷。

    二期项目开发将植入创新、会展、文化等元素,建设西区创新会展中心及东区生态文化中心,重点项目包括会展中心、创新中心、晚霞公园、中心公园、综合文化中心。其中,创新会展港占地面积达97公顷,生态文化区占地面积达151公顷。

    三期项目开发以培育金融商务为主,建设金融商务中心区,树立港湾中心形象。金融商务中心区是青岛国际邮轮港城的核心区域,重点项目包括国际贸易大厦、会议中心、滨海风情商业街等,占地面积达85公顷。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刘雅璐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