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激战12小时毙伤200余日伪军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2015-07-28 13:44:22 字号:A- A+

    在烟台莱州专门设立的大青杨战斗烈士纪念碑上,刻着四个大字“精神不死”。在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上,也对这场战斗给予了高度评价。时间追溯到77年前,日伪军开始进攻平度大泽山区,而早已得到情报的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61团提前进驻到大青杨等村庄严阵以待。 1938年10月16日,双方展开了近12个小时的激战,战线南北长近10多里。最终八路军赢得了战斗的胜利,敌人伤亡200余人。此次战斗揭开了胶东军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于波 整理报道
日伪军大举进犯大泽山
  1938年8月,胶东特委与三军总部由黄县迁至掖县城。随后,胶东抗日军政学校、胶东文化联合社和国防艺术研究社相继在掖县成立,掖县成为全胶东抗战的中心。 9月,根据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关于 “胶东创立以大泽山为中心的根据地”的指示,中共胶东特委与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司令部,由掖县迁至平、招、莱、掖交界的葛城一带。 9月18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于掖县沙河整编完毕,由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率六十一团和六十二团进驻掖平边界的夏邱堡一带,开辟根据地。
  10月初,日酋张宗援率领胶东、潍县日军在伪军配合下进攻平度,占据平度城后,日军秋山旅团欲乘五支队初建、兵员武器尚不充实之机偷袭掖县革命根据地,将五支队和革命根据地消灭于初建阶段。
  10月16日,日伪军赵保原率部400人,妄图进攻大泽山根据地,他们携带的武器有迫击炮、轻重机枪等。而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61团早已得知了日伪军的行踪,早在一天前便进驻平北县大青杨、北盛家等村庄。考虑到日伪军拥有先进的武器,八路军便在战术上下功夫研究,半夜布下了埋伏只等日伪军的到来。
假装操练实则诱敌深入
  10月16日的早上6时许,日伪军从平度城出发,经小豁口,至李家寨村前,发现西南方向棘子嶂村有八路军在操练。“浑然不知”的八路军列队整齐地喊着口号,练习列队的步伐。见状后日伪军又惊又喜,以为八路军根本不知道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当即前往包围并展开袭击,炮轰棘子嶂村。“猛然惊觉”的八路军只得仓促应战,战士们一边打一边向北撤退。看到八路军如此不堪一击,日伪军开始追击。
  然而,看似让步的八路军实则以退为进,日伪军正好中了埋伏。早早埋伏在大青杨村外的道路两侧和北盛家村的八路军61团迅速迎击,同日伪军展开了激战。连长王忠和在战斗中指挥连队战士顽强阻击敌人,不幸牺牲。而此时,八路军再次转变了战术,兵分两路狙击日伪军。
步枪大刀顶住三次猛攻
  八路军的前沿部队分东、西两路向西北方向转移。东路由棘子嶂村转移至北盛家村东沟;西路转移到大青杨村东。当敌人追至北盛家村东沟时,支队司令员高锦纯命令部队全线出击。战斗在北盛家村东沟和大青杨村东北莹地全面展开,战线南北长近10余里。
  装备良好的日伪军对八路军进行疯狂进攻。虽然八路军使用的武器只有步枪、手榴弹、大刀和一挺重机枪,但战士们个个英勇善战,再加上人员数倍多于日伪军,还提前占据有利地势,这让日伪军难以施展拳脚。从上午10时一直打到下午4时,八路军先后打退了日伪军三次猛攻。61团团长赵一萍、政委刘仲华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日伪军看到死伤人数突破了100人,八路军越战越勇,此时天色已晚也就无心恋战。到了下午5时许,日伪军仓皇而逃。这场战斗敌人伤亡200余人,其余狼狈地逃回了平度城。
战斗胜利栖霞莱阳光复
  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序文,高度评价了这场战斗:“平度大青杨一战,由于我指战员忠勇卫国、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以最低劣的武器,杀死敌寇二百余,接着又将栖霞与莱阳两城先后光复。于是八路军的威名传遍了全胶东。人民抗日的怒潮,愈加汹涌澎湃起来。 ”
  大青杨战斗是抗战初期胶东八路军主力部队第一次正面抗击日伪军的一次大规模战斗。大青杨一战,有力地保卫了大泽山抗日根据地。使大泽山根据地成为胶东地区主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同时,这场战斗也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延缓了日军侵占胶东的计划。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初试锋芒,一战成名。
讲述
重机枪见证大青杨战斗
  平度市档案局向本报提供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大青杨战斗中八路军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如今这挺重机枪陈列在了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平度市档案局副研究馆员高永利介绍,这架重机枪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老黄牛”,屡屡立下了战功。“在大青杨战斗中,这个重型机枪确实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高永利介绍,当时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刚刚组建成立,战士们使用的武器就是大刀、步枪等。在大青杨战斗中,日伪军见到马克沁重机枪时,也着实被吓了一跳,没想到八路军有这么先进的武器。在双方激战的过程中,这挺重机枪杀敌无数,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战士们就叫它“老黄牛”。
  在作家谢维衡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 《草民的抗战》一书中写道,“‘老黄牛’的来历也富有传奇性,那是1938年3月胶东第三军二路攻下蓬莱城时,从大军阀吴佩孚家中搜出来的战利品。那枪至今还在,黑黝黝的,乌蒙蒙的,虎视眈眈架在‘军博’的展台上,似有镇馆之力。 ”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