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报告

来源:青岛政务网 作者: 2014-12-12 15:37:08 字号:A- A+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于成璞

    【报告解读:市海洋与渔业局】

    预计2014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950亿元,增长9.3%;渔业经济总产值470亿元,增长8%;水产品产值150亿元,增长7.9%。共争取国家、省级以上资金6.1亿元。

    参与制定了《胶州湾保护条例》,严格落实条例规定,严守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严禁胶州湾围填海,对胶州湾实施终极性、永久性保护。

    推进灵山岛、竹岔岛等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建设,黄岛大卢河海岸线综合整治项目顺利竣工,唐岛湾公园、市南中心海岸等两处岸线被评为山东“十大最美海岸”。

    报告全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洋与渔业局将服务、改革、法治理念贯穿全年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海洋强市”目标,深入实施蓝色保障战略,认真履职,扎实工作,海洋综合管理和现代渔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预计2014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950亿元,增长9.3%;渔业经济总产值470亿元,增长8%;水产品产值150亿元,增长7.9%。共争取国家、省级以上资金6.1亿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快实施蓝色引领

    一是积极做好海洋服务保障。积极服务全市重点功能区建设。争取国家海洋局、省厅在最短时间内出台了支持西海岸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向西海岸新区全面赋权,协助筹建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争取蓝色硅谷申创全国第五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争取国家资金9000万元,带动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我市成功获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积极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帮助企业贷款3.73亿元,为重点项目融资提供支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专题展览,精心组织实施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摆式波浪能工程样机设计定型”项目通过国家评审。圆满完成2014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赛、世界杯帆船赛等协调服务工作,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二是不断完善海洋规划体系。加强海洋区划规划引领,对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协调推进省海洋功能区划青岛部分调整,修编完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上报省厅;全面展开县级海域使用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参与制定了《胶州湾保护条例》,严格落实条例规定,严守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严禁胶州湾围填海,对胶州湾实施终极性、永久性保护。科学规划海域海岸带保护利用体系,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编制了《青岛市海域和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经市政府发布实施。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有序推进《青岛市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开展单岛规划研究。《青岛市滩涂保护与利用规划》《海洋重要资源勘探专项规划》等编制完成。

    三是切实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优化海洋环评和用海审批程序,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力保障董家口港区、地铁过海隧道、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等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用海需求。组织25个涉海项目海洋环评,办理海域使用确权26宗,征收海域使用金1.98亿元,用海项目办证率、海域使用年审率、海域使用金征收率连年实现100%。组织开展全市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大检查,对用海项目全程动态监管。深化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国家、省、市三级数字海洋系统网络平台联合调试,组织开展“数字海洋”建设基本框架论证,大力推进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建设。

    四是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协调多部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海洋文化宣传、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海洋意识。联合16个单位组织开展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大型公益活动,通过LOGO征集、公益广告、苗种认捐、广场宣传等海洋主题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氛围。协调中央媒体海疆万里行首站活动到西海岸新区开展主题宣传报道,积极争取中国海洋科技馆落户即墨,会同市教育局建立了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构建和谐蓝色家园

    一是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全力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制订了《青岛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围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管理保障等开展调查和自评估,创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健全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网络,突出抓好近岸海域、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跟踪监测评价,组织开展了八大类15个专题、300多个站位的海洋环境现场监测,及时发布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二是实施海洋生态修复。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海洋保护区体系,我市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成功获批,大小管岛海洋保护区通过省级评审,朝连岛海洋保护区启动选划,全市海洋保护区总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约占海域面积5%。着力构建生态湾区,开展胶州湾海洋特别保护区划设论证和胶州湾底部清淤研究论证,坚持“依法清理、以人为本”,全面完成胶州湾养殖设施清理整治任务,共拆除网箱约4万多个,清理海域面积1400亩。成功争取国家批复大公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获扶持资金1亿元。积极推进灵山岛、竹岔岛等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建设,黄岛大卢河海岸线综合整治项目顺利竣工,唐岛湾公园、市南中心海岸等两处岸线被评为山东“十大最美海岸”。

    三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组建了全市海洋灾情信息员队伍,及时播报海洋预报信息和发布海洋灾害预警,开展了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和风暴潮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对1起赤潮和2起油污事件组织进行了应急监测调查,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成果获全国优秀等级。针对浒苔自然灾害,建立了四位监测、三道防线、陆海联动、综合处置的常态化浒苔应对处置机制,集卸载、压榨、转运浒苔海上综合处置平台建成运行,创新实施“1+X”海上打捞模式,严格落实重点打捞区域网格化管理和打捞渔船可视化实时指挥调度,浒苔到岸率大幅降低,海上累计清理处置浒苔3.77万吨,青岛浒苔资源高值化利用基地建成启用,浒苔科学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建设富饶蓝色粮仓

    一是强化渔业顶层设计。广泛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研判我市发展现代渔业的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对我市现代渔业的发展思路、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思路目标、具体措施和政策保障,立足于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充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水产品消费需求,在全国率先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会同市发改委编制了蓝色粮仓建设规划,科学谋划建设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创新引领型、统筹发展型蓝色粮仓,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渔业资源养护基地、远洋渔业生产基地、水产加工出口基地、水产冷链物流基地“六大基地”。

    二是突出发展远洋渔业。充分发挥远洋渔业政策叠加效应,落实远洋渔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积极争取中央扶持资金8750万元,亚洲最大的拖网加工船“明开”号获得农业部批准。全市已发展远洋渔业企业21家,获批远洋渔船101艘,其中,正在作业59艘,已批在建32艘,已批待建10艘。今年已完成远洋自捕产量6万吨,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翻了两番,为市民提供了优质深海水产品。争取到14艘大马力渔船朝东入渔项目。积极推进远洋渔业开发合作,与马来西亚渔业部门达成合作意向,成功争取50艘远洋渔船配额。

    三是全力推进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一期拆迁、补偿工作全部完成;二期拆迁工作已进行最后评估阶段;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正在报批,力争年前开工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一号码头、防波堤、围堰工程和冷藏加工厂),2016年建成投产。

    四是深入开展渔业资源修复。健全增殖放流生产监管和验收监督制度,加大增殖放流资金投入,科学安排增殖放流品种和放流水域,全年各级财政计划投入资金3347万元,社会认捐近210万余元,完成放流15亿单位,近海对虾、梭子蟹等渔获物明显增多。以人工鱼礁建设为载体,结合生态养殖、增殖放流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快建设海洋牧场,全年新完成投资8260万元、礁体投放16万空方,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礁体投放136万空方。

    五是稳步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突出抓好养殖设施设备和池塘标准化升级改造,新改造标准化养殖6000亩,全市70%池塘完成标准化改造。全市发展工厂化养殖110万立方水体、深水抗风浪网箱350个、大型藻类养殖3000亩。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先进技术,推行“十大水产良法”为主的水产健康养殖8万亩。大力推进渔业标准化进程,新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2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3个。

    六是积极培育水产良种产业。启动蓝色种业发展规划编制,开展水产良种成果转化专题研究。加强良种研发培育,强化特色良种选育,大力推广应用“十大水产良种”,培育“黄海一号”对虾等优良苗种6亿尾,示范推广5万亩。规划建设高水平的水产良种繁育示范园区,集中培育了贝宝、明晓等年育苗能力1亿单位以上的10家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新验收通过3家省级水产良种场,申报了3家国家级水产种业示范基地。

    七是加快发展水产加工。稳定发展来料加工,积极发展地产品加工,突出发展精深加工,集中推进城阳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黄岛海藻加工基地、西海岸特色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大渔业品牌宣传推介,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以“蓝色粮仓”为主题组团参展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广受好评。1-10月份,全市水产品进出口总额26.3亿美元,同比增加2.9%,其中出口创汇额13.6亿美元。

    四、深化海上综合执法,打造坚实蓝色盾牌

    一是切实加强海上执法管理。深入开展“海盾”“碧海”“护岛”专项执法行动,加大重点海域巡查力度,对非法围填海、盗采海砂、违规倾废、破坏海岛资源、违法构筑养殖池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共开展海监执法检查552次,海岛执法检查172次,查处违法用海、盗采海砂、违规倾废等破坏海洋资源案件23起。加强捕捞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海洋捕捞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全面开展禁用渔具清理整治,全市海上巡查1205航次,查办渔业违法案件439起,清理非法网具3200余套,有力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实施海陆联动,以最严密的巡查、最严格的措施、最严厉的执法,切实强化伏季休渔管理,共查获违规偷捕渔船385艘,是打击违规偷捕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力配合海泊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对73艘渔船拆解、转港。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水产品安全抽检力度,完成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887批次,全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切实强化平安渔业建设。全面开展渔船普查工作,全市近万艘渔船完成普查90%。优化渔业安全管理体制,强化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调度,编制了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手册和制度汇编,开展了“三无”渔业生产泡沫船筏专项清理整治,组织了渔船资质专项检查行动,渔船检验和登记证书合格率达到100%。实施渔业安全生产基础保障工程,为全市1700余艘渔船更换救生设备。完成标准化笼壶作业渔船船型设计并示范推广。制定了远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远洋渔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执行船位监测规定,加强远洋渔船规范管理,维护涉外渔业生产秩序。全面落实强渔惠渔政策,共落实中央渔船油价补助2.92亿元。扎实推进政策性渔业互保,全市入保渔民1.44万名,渔民入保率达到95%,平均保额36万元,渔民保费补贴比例达60%,居全国领先。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双百工程”,全年培训渔民1000人次。

    三是切实提升海洋执法能力。海监维权执法基地维修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新建完成600吨级海监执法船,为区市配备水产品质量安全快检设备,开展执法队伍军事体能训练和执法实务培训,执法基础能力不断提升。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重大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制度,修订行政处罚事项裁量标准,组织开展系统行政案卷评查。圆满完成“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活动等保障任务。

    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我局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聚焦群众诉求,强化服务效能,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改进作风,对去年“三民活动”的43条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吸纳借鉴,组织参加了“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网络在线”等政民互动活动9次,办理解决市民诉求和问题420多个,认真办复代表建议、政协提案31件,扎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局的工作还存在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形势有待扭转、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待加强、行政执法效能有待提升等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真诚地听取社会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牢记宗旨,真抓实干,以法治思维指导工作,以改革精神创新工作,以服务理念改进工作,着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实现创新升级,现代渔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依法护海兴渔实现提质升级,在加快实施蓝色引领、率先打造蓝色粮仓上实现新突破,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智慧青岛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