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转型青岛大型述评社会篇:青岛,向着宜居幸福

来源:青岛日报2012-10-31 08:13:46字号:TT

    宜居幸福——文明之都的内在神韵

    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精气神”。

    一座宜居幸福的城市,就应该是一座洋溢着“精气神”的现代文明之都,一座被相互之间的爱包围的城市。

    正是在宜居幸福的指向下,青岛市委市政府将塑造城市“精气神”高高置于城市灵魂塑造的位置。

    2011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青岛出租车司机发扬“红飘带精神”的事

迹。在观看报道后,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向青岛市交通委运管局及全市出租车司机师傅致信表示感谢和敬意。信中说:多年来,青岛广大出租车司机师傅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敬老爱亲的有形和无形的“红飘带”,向全社会传递着爱的温暖,成为岛城新的亮丽名片。青岛是一座充满发展活力的城市,更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不仅拥有企业知名品牌,更拥有“微尘”、“红飘带”等爱心品牌。让我们齐心协力,在每一位青岛市民心中系起属于自己的“红飘带”,更多地关爱他人,传递温暖,在心手相连中凝聚起道德的力量,共同建设我们宜居幸福的现代化青岛!

    这种表扬和激励,实际上是对城市道德建设、文明建设的最鲜明倡导。此后,“红飘带精神”在青岛进一步发扬光大,“红飘带”进社区、“红飘带”助老扶残在青岛蔚然成风……

    2011年12月19日,本报在头版头题发表了署名“纪之”的短评《为善良鞠躬》。这篇充满了感情的评论,再次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温馨的故事,这座城市关于爱的故事——

    年轻的母亲李丽丽,为治好四岁儿子鑫鑫的疾病,与丈夫推着红薯车,沿街叫卖了三年,为的是凑够那6000元的手术费。《青岛早报》的记者将这一感人的故事用文字、用图片告诉我们大家之后,立即引发了善良青岛人的爱心大传递,救助大接力,爱心捐款从四面八方送到了李丽丽那冻得红肿的双手上。红十字会送来了捐助人的定向捐款,慈善总会带来了治病的救命钱,城管队员仗义疏财,送钱的市民找李丽丽找得好辛苦……更有数不清的普通市民,义买李丽丽的烤红薯,10元、50元、100元,他们扔下钞票,不问价钱,不称重量,不要找钱,只是为了帮帮这对坚强的夫妇,救救可爱的小鑫鑫。每每读着这些报道,人们的眼睛一次次湿润,眼泪一次次滴落,青岛人浓浓的爱意,将每一个人的心灵感化得柔软而滚烫,这是青岛人用大德用爱心唱响的又一曲声震云霄的爱的礼赞……

    这个小小的镜头,透视着这座城市特有的追求和内在的品质。

    当网络上在为“扶还是不扶”争辩之时,青岛的解放军战士照样四次跳下窨井舍己救人,青岛小伙照样跃入惊涛骇浪中抢救落水者,青岛的的哥的姐们照样见义勇为——看到老人跌倒,的姐慕春华没有犹豫,宁可不做生意也要管这“麻烦事”。她这样说:“见死不救,我良心上过不去。”

    这是一名的姐的良心,更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而“红飘带精神”、“微尘精神”,古道热肠、急公好义、扶弱济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都是这座城市滚烫良心的展现。

    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仰望终生: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

    社会转型、时代进步离不开道德风尚的引领,社会发展少不了道德这股“正能量”。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宜居幸福城市建设,固然有“市容环境整治大干300天”这样的大手笔大动作,更多的却是“文明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起于微末的嬗变,就在这“润物细无声”的变化中,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蝶变。

    正是基于这种大手笔的城市治理和孜孜不倦的城市文明塑造,2011年,青岛以最高分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道德之美,美在平凡。我们发现,越来越多感人故事中的“英雄”,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善举义举由心而生、自然而发,这看似普通的举动却标志着“道德高地”建设的走向和刻度。

    “感动青岛”人物是我们这座城市“精气神”的体现、道德高地之巅。

    而细细观察这几年的“感动青岛”人物,最鲜明的特点也是“群体”在不断增多——感动着我们的正由一个个人演变成一个个群体,这些灿若星辰的群体隆起了道德的高地,成为享誉全国的公益品牌。

    就个人来说,感动是一种本能;就一座城市而言,感动则是一种品质。

    宜居幸福,就是在这种品质中绽放的我们这座城市最美的表情。(记者 张玉)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