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探访搜救志愿队:最怕过节 听电话响就紧张(图)

来源:大众网 2012-05-01 07:26:08

江明利用假期时间在小区内整理救援装备。

    节假日期间,很多游客都喜欢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但其中有少部分游客喜欢“不走寻常路”,在山上迷路、受伤的事时常发生,这就经常需要专业搜救队上山进行救助。“一遇到节假日,我们搜救志愿队的成员就需要绷紧神经,随时待命准备出发。”市红十字会应急搜救志愿队队长江明告诉记者,越到节假日他们越忙,希望游客朋友能多为自己和家人考虑,登山时注意按照景区指示牌走,莫要贪图刺激走野路。

    一听电话响就紧张

    4月29日晚,一名驴友走野路爬崂山摔伤被困,经过搜救队4个多小时的救援终于被救下山。救援过程中,市红十字会在现场娴熟的救援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月30日下午,记者在山东路国华大厦应急搜救志愿队的办公室再次见到了志愿搜救队的队长江明。

    江明告诉记者,像29日的这种救援情况对他们来说太正常了,每年都会参与一二十起,很多都是因为游客被困或出现突发疾病、受伤需要救援。“像昨天的情况还算挺顺利的,很快就能将人找到并送下来,遇到说不清地址的,就需要漫山遍野地找。”江明说,他们的搜救队成立于2008年,现在有30个正式队员和10多个预备队员。

    “我们最怕的就是过节假日,一听到电话响神经就紧张起来。”江明告诉记者,一旦接到110或者96599户外遇险紧急求救通知,他就迅速联络队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很多时候都是半夜接到救助电话,爬起来就往外赶,最长的时候要搜寻两三天。

    救援设备分三处放置

    江明介绍,队员平时也都很忙,但一遇到求援电话,都会积极参加,有的甚至不惜请假过来,“昨晚的救援行动,有一个队员的母亲已经85岁了,需要人照顾,他安顿好老人立刻就赶了过来”。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他们已经帮助了数十名登山被困游客脱离险境。“为了节约时间,我准备了好几套救援设备,办公室里一套,家里也有一套,车里还有。”江明说。

    江明最为骄傲的是,有时候民警也要求助于他们的救援设备,2010年12月4日晚8时许,江明接到民警的求助电话,有5个大学生被困于崂山南部山区,其中一个大学生手里有一个带GPS定位功能的手机,将他们的坐标告诉了民警,但民警没有GPS定位仪,知道江明的搜救队设备比较齐全所以打来电话询问。江明带着自己购置的GPS定位仪很快就按照提供的坐标锁定被困学生的位置,将其救助下来,“那时候一个GPS定位仪6000多块钱,真是不大舍得买,但为了救援方便,咬咬牙买了下来。”

    “取经”特种部队学搜救

    江明告诉记者,平时没有搜救任务时,他也经常组织队员进行培训,讲解一些搜救知识。为丰富救援知识,他还买了很多野外生存、搜救的书,甚至有时还“取经”于英国特种部队SAS的搜救技能。但令江明感到遗憾的是搜救队还没有训练场地,因此训练时他们直接将训练场选在了山上,“最常去的山就是浮山和崂山,有时还要在山上进行露营”。

    江明和队员们在山里转可不是像游客一样是为了欣赏美景,而是四处去搜寻记录一些有标志性的景物。“现在如果有游客登山被困,我首先会问他什么时间在哪里上的山,沿途都经过了哪些地方,附近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只要他说清楚这些,我基本上就能猜出他大约在什么位置。”虽然对于崂山已经很熟,但江明还是经常会在办公桌上放一份崂山地貌图,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研究一番。“其实我平时是很不愿意爬山的,因为我膝盖的半月板受过伤,不过只要有救援任务我还是会继续去。”

    ■救援者:

    我们辛苦不要紧游客安全最重要

    “现在是搜山救援的‘旺季’,我现在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将救援设备拿出来擦拭一番,随时准备上战场。”江明告诉记者,他们搜救队的救援设备除了一部分是市红十字会捐助的,绝大部分是队员们自己购置的。在江明家中地下室里,记者看到里面有满满一屋子的救援设备,其中有担架、绳索、滑轮、安全帽等救援设备,“像这么一根绳子,看上去很细,但能承重1.5吨,当然价格也很贵,要几百元钱。”江明说,搜救队这几年添置的救援设备,少说也花了10多万元。

    “你们不要宣传我们的工作,我们辛苦点不要紧,你们要多提醒游客在登山时多考虑一下自己的安全。”采访时,江明一再要求记者多提醒游客在登山时要按照指示牌游玩。他说,现代人提倡登山锻炼是一件好事,但要安全第一,一旦遇险除了会给自身和家人带来伤害外,对社会的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除去救援设备贵以外,花费的救援时间、人力成本也很高,一个人遇难需要几十个人出动救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记者体验交警执勤 跑断腿磨破嘴遭白眼(图)
下一篇:五一节微公交客流猛增 乘客多是一老一小(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