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山东 > 正文

潍坊研发出矿用救生舱 每救一人耗费20万(图)

来源:山东商报 2011-06-28 07:12:08

潍坊矿用救生舱可供人生存96小时以上 本版图/记者 李解摄

党茂杰与舱内的人员通过电话联系

乐观的实验者

  商报潍坊消息(记者 李解)近日,潍坊一家企业成功研发出了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并且进行了真人实验。据了解,为验证救生舱的安全系数,该公司又于27日再度进行了13人的96小时真实生存实验。

  27日上午9时20分,潍坊市山东华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一台长10米,宽1.65

米,高1.9米的大型矿用救生舱被打开了舱门,随后13名实验人员进入舱内,开启了救生舱内的设备。

  随着沉重的救生舱门被从里面封死,13名实验者将开始一段为期96小时的“矿难体验”。

  通过救生舱外唯一的观察窗记者看到,13名实验者在进入舱内后就分工有序地开始忙碌,舱内的通讯设施被打开,并发出了第一个呼救讯号,随后空气循环系统启动,压缩饼干与饮用水也被一一分发,在接下来的4天里,13名实验者将像矿难中的幸存者一样生活,等待救援——也就是舱门重新开启的那一刻。

  “我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真人实验了。”救生舱的总设计师党茂杰告诉记者,从2010年7月开始,党茂杰和他的研发团队就开始尝试设计制造这样一台救生舱:“能抵抗高温,耐腐蚀,拥有自己的空气循环系统和足够的饮水,可保证矿工们在舱内生活96个小时以上。”在经过近半年的研发后,救生舱终于面世了。

  据了解,此次真人实验的目的,是为获取更准确的数据以备日后研究改进,“这台救生舱是我们的二代产品,比第一代产品容量更大,设计也更合理。”记者也看到,为更真实地模拟矿难,大厅里还准备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瓶,用于在必要时对舱内的空气循环系统进行试验。

  “体重”12吨

  据了解,这个长10米,宽1.65米,高1.9米的移动救生舱,仅净重就达到了9吨左右,如再加上空调以及空气过滤系统等设备,该救生舱的重量达到了12吨。

  每救一人耗费20万

  制造这么一个大家伙,到底需要多少钱?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党茂杰并未告诉记者,但他给了记者另外一个数字:“比如说这台可容纳10人的救生舱,在矿难发生时我们算过平均每救活一个人需要耗费20万元。”

  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承重200公斤

  它就是矿工的“诺亚方舟”

  2010年10月,智利33名矿工的成功获救震撼了世界,井下避难所的呼吁成为热议话题。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矿用救生舱的建设将是我国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如今,华盾的移动矿用救生舱已完全达到了国家标准并投放市场,它又是如何在危险矿难发生时保护矿工们的生命呢?

  外壳

  指甲盖大小的面积

  可承重200公斤

  党茂杰和他的团队在研发救生舱时,对于舱体的外壳铸造进行了多次试验。“舱体必须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能承受住巨大的压力。”

  经过反复试验后,一种名为Q235B的碳钢合金的材料进入了党茂杰和孙谦的视线:“这种材料能瞬间承受住1200℃的高温,且不怕腐蚀。”更为重要的是,实验数据表明,以这种材料铸造的救生舱,可承受住20兆帕的高压。“就是说一平方厘米,也就是咱们正常人手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能承受住200公斤的重压且不变形。”党茂杰告诉记者,外壳内添加了一层厚达5厘米的隔热层材料,使得外部温度进入舱内后只能达到原有温度的6%左右。

  8个氧气瓶可保证

  实验者生存96小时以上

  工程师孙谦告诉记者,救生舱内放置了8个氧气瓶,它们可供13个实验者生存96小时以上。此外,救生舱内还有一套独立的呼吸循环系统,“经研究表明,人活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在三四个小时内会因各种原因产生一氧化碳,虽浓度不很高,但时间长了对人身体也会造成损害,此外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必须及时从舱内排出。”因此救生舱内设计了专用的泄压通道,当舱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含量时,泄压阀自动开启排出二氧化碳。

  “另外考虑到矿难可能会损坏泄压阀,令其无法正常运转,我们还在舱内准备了一氧化碳催化剂和二氧化碳吸附剂,能及时清理掉舱内密闭环境下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此外水与压缩饼干也是必不可少之物。

  摄像头可视电话都有

  可及时了解舱内情况

  在设计救生舱时,党茂杰特地在舱内安装了摄像头,以便外面的人可第一时间了解舱内人员的信息。

  “我们的电话是小灵通,因根据国家要求,每个煤矿下面都有小灵通基站,因此矿工们可通过舱内的小灵通电话与外面取得联系。”除此之外,救生舱内还装有人员定位系统装置,即使摄像头因矿难等原因无法使用,外面的人依然可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及时了解舱内的人员数量,以作出相应的救治。

  扑克象棋MP4空调

  一个都不能少

  “矿难发生时,除让矿工活下来,我们还要想办法给他们减压。因为毕竟是矿难,矿工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心理压力也会非常大。”党茂杰考虑得非常周全,他在设计救生舱之初,就在舱内放置了一些娱乐用品:“如扑克牌、象棋、MP4等,我们要让矿工的情绪保持稳定。因为从医学角度上说,情绪稳定的人呼吸较平稳,耗用的氧气要比情绪紧张的人少得多,这也算是为他们多争取一些时间,等待救援来到。”

  此外,救生舱内还配备一台空调,及时调节温度,“上次我带队参加实验,出来时觉得里面比外面凉爽。”党茂杰认为,空调可调节温度,同时也可调节人的情绪。

-

相关阅读

上一篇:米雷影响基本结束 山东本周最高气温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