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东方红映红琴岛开中国内燃机时代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5-18 16:49:48

    在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大事记里,1964年这一年因为青岛四方机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批在干线上运营的内燃机车——东方红(1)型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成为中国内燃机时代的元年,而永远值得青岛人骄傲和铭记。今年66岁的王鲁东有幸参与了东方红型机车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当年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摸索试验的场景清晰如昨,呼呼冒出的白烟,轰隆的爆炸声似乎还在眼前耳边……

    家中旧照记录当年

    在王鲁东老人家中,一直保留着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照片里几个年轻人坐在试验台中央,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操作窗口,中间那名操纵仪器的年轻人就是王鲁东。如今近半个世纪将过去,照片里的其他三名工友早已不在人世,王鲁东也已是花甲之年,然而发动机试验的每一个细节,仍然历历在目。1964年,19岁的王鲁东从北京中专毕业后就分配到了青岛四方机车厂,当时,我国第一代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的研制工作正处在紧锣密鼓的试验阶段,科班出身的他一进厂便参与到了核心发动机12V175ZL的研制工作当中。

    先“卫星”后“东方红”

    1958年,国民经济全面发展,铁路运输量骤增,国家急需大量机车,而传统的蒸汽机车污染严重、牵引力小,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铁路运输的需要。1958年夏天,铁道部向全国机车生产厂家提出“内燃、电力机车并举,以内燃为主”的制造方针,当时全国各地的机车生产厂家都在研制内燃机车,四方机厂也不甘落后,开始四处取经,着手设计图纸。“厂里跟上海、北京的好几家运输学院联手,向他们求技术。1958年9月22日,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风”型摩托动车试制成功,从筹备到出产仅仅用了55天。因为结构性能上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没有批量生产,但为下一步研制工作开创了新路。

    后来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于1959年9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随即将这种机车驶向首都北京,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并参加全国工业展览。“卫星”型填补了中国没有大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空白,虽然该车未能完全达到原设计要求,没有继续生产,但给机车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后来的东方红1型机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设计生产的。

    研制过程充满危险

    “第一批真正实现批量生产的干线机车,应该说是‘东方红’型内燃机车。”王鲁东告诉记者,发动机是内燃机车的核心,当时他毕业进厂时就被选入了研制小组,小组100多人都是从各个车间挑选的技术尖子,当时进出车间管理非常严格,每个现场工作人员还需要挂上一个胸牌,以证明自己的阶级身份,同时防止阶级敌人进厂搞破坏。根据设计人员绘制的图纸,他们这些技术工开始试验制作,因为一切都是全新的,没有现成经验和技术可以参考,只能靠摸索去一步步试验,经历一次次失败再重新改进,而且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等在前方。

    有一次,王鲁东正好在“测功器”旁边检测发动机运作,他看到测功器排气口往外冒白烟,预感到不妙的王鲁东赶忙跳下试验台,并大声吆喝工友们赶紧撤离,同志们还没迈出车间门口,测功器便“轰”的一声炸开了。幸运的是,没有技术人员在爆炸中受伤。这样惊险的爆炸发生过三次,都被他给遇上了,其中一次20多斤的机器零件爆炸时飞出,将车间的屋顶打了一个大洞,还飞出厂区,将马路打出了一个半尺多深的大坑。

    真正开启内燃机时代

    王鲁东说,大概经过一年的试验,1964年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试制成功,1966年投入批量生产。东方红系列一共有8个型号,其中有5个型号是由四方机厂研制。东方红1型还曾经牵引过毛主席乘坐的专用列车,是中国第一台在干线上运营的内燃机车。至1993年,四方厂设计研制生产了30个品种的内燃机车,共计992台。

    1968年,四方机厂开始承担为坦赞铁路设计并生产全部客货干线机车。1970年9月试制成功中国首批援外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口机车,成为中国机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液力传动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开启了中国内燃机时代,是建国后青岛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电源助爆中国首颗原子弹
下一篇:畅游大海 毛泽东在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