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涉外婚姻现状:老少配减少洋媳妇增多(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1-03-18 06:17:20 青岛早报    新闻报料

    夫妻开办国际幼儿园

    辛颖和柯克都希望孩子们在家说中文,夫妻两人在2002年冬天回到了青岛。“我们回国,除了孩子的原因,还因为中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创业等各方面的机会都要远远多于美国。”

    2003年春天,辛颖和柯克开办了第一家中外合作幼儿园,尽管在青岛创业也经历过许多挫折,但一直坚持至今,夫妻俩的“大苹果”幼儿园已经有了3家。今年2月23日是辛颖和柯克结婚登

记17年纪念日,对于这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的异国夫妇而言,他们收获了许许多多的快乐,也经历了更多普通夫妇不曾遇到的矛盾。回想一起走过的17年,看着3个孩子,夫妻俩感觉无比幸福。

    史冠新 | 吉娜

    大学校园走出异国夫妻

    2004年5月18日,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院长史冠新在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与29岁的德国慕尼黑姑娘吉娜在结婚登记表上签下了各自的名字,成为我市第一对领取新版结婚证的涉外夫妻,史冠新也成为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娶回洋媳妇的中国男人。

    吉娜从小喜欢亚洲的历史和文化,2002年,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吉娜最终选择到中国“圆梦”。在青岛大学学习汉语言时,一位帅气、待人热情的年轻教师走进了吉娜的生活,两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渐迸出了爱情的火花,吉娜的聪明、漂亮、豁达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酷爱,也深深地吸引着她的老师史冠新。在交往了1年时间后,这对大学校园里走出的情侣,在青岛登记结婚。

    接待朋友“热情”不同

    和其他的普通夫妇一样,史冠新和吉娜的婚后生活也需要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但因为两人来自不同的国度,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异难免让两人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存在分歧。

    “就说招待朋友吧,东西方人的热情是完全不同的。”史冠新说,他的社交圈广,老同学老朋友每次来青岛都会给他打电话,有时下午接到电话,晚上就得组织小聚会,他作为“地主”,自然而然地就得帮着张罗。这些事情在史冠新而言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出门会朋友也是热情的表现,但刚结婚时,史冠新的热情让吉娜很难理解。

    “在她看来,朋友、家人相互拜访,应该提前联系,而且通常外出会客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很少夫妻中的一方独自外出。”史冠新说,德国人在结婚后,就会以小家庭为一个单位;在吉娜的习惯中,即使是亲戚从外地来做客,住到酒店才是正常的选择,这些都和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有着很大的区别,为此他曾很多次和吉娜解释,最终得到了吉娜的理解。

    婚姻登记须亲自办理

    我国的结婚登记条例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涉外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办理结婚登记的双方应当出具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其中内地居民应出具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涉外人员一方应出具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的全称是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居民结婚 (或离婚),主要是指内地居民与外国人、华侨或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或离婚)。

    韩日美成“联姻大户”

    1996年8月,我市在延安三路上成立了全省首家专门的涉外婚姻服务机构,根据统计,1988年青岛涉外婚姻仅20对,之后逐年增加,进入2000年后,每年岛城小伙、姑娘牵手外国心上人的数量达到了平均每年400人,去年又有400多对跨国伴侣在岛城注册登记,近10年涉外婚姻数量超过4000对。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便是“牵手”的国家和地区。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相比,如今涉外婚姻已经遍布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欧美地区的联姻逐年攀升,美国成为近年来除日本和韩国外的联姻大户。以1999年、2005年、2008年为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7% 、10.6%和11.6%。根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涉外婚姻登记近400余对,其中韩国占15.8%,而美国已经“抢”到了与日本相等的份额,为14.4%。记者在一家涉外事务服务公司网站上的“涉外交友”中看到,一些寻找外籍结婚对象的人,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亚洲到欧美、从南美到非洲都可以接受。   

    涉外姻缘愈发“重情”

    刘德峰是青岛越洋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涉外行业工作了15个年头,促成了许多对跨国姻缘,从最早的“老少配”和速配联姻,到如今的年龄相近和为爱牵手,刘德峰对涉外婚姻有着许多感触。

    “那时候,很多找老外的女孩,明着说不在乎年龄,根本不挑对象,只要是外国人就行。”刘德峰记得,当时不少女孩要通过他的公司找个外国老公,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出国。而她们当中不少人连最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都不掌握,到公司“相亲”,还带着翻译。年龄上的差距更加明显,有些女孩外嫁的对象比自己年长十几、二十岁,甚至几十岁,双方几乎没有见过几面,彼此的家庭和生活习惯都不了解。

    “现在可不一样了,除了要挑,还得看看能不能建立感情。”刘德峰说,尽管目前涉外婚姻中,仍然是“外男青女”的情况占了绝大多数,但青岛女孩在选择外国异性时的目的和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夫妻俩的年龄差距在大幅度缩小,学历和经济状况的差距也在拉近,功利性变得越来越淡,异国情侣之间越来越注重感情,“双方都是为了爱情才走到一起,否则‘免谈’。”刘德峰说。

    市民政局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岛城涉外婚姻双方年龄差距在10岁以内的比例仅占32%,多数夫妻年龄相差15岁至20岁,最高的时候相差40岁至50岁,2010年,双方年龄差距在14岁以内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3.4%。

    一年娶回60个洋媳妇

    “我们这里专门承接中国传统式婚礼,对新人尤其是外国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劈柴院里的江宁会馆增加了不少中国古典特色,有不少新人在这里举办婚宴,除了吸引不少本地新人外,还有一些涉外婚姻也选择在这里宴请宾客,去年为四五对涉外婚姻的新人举办了婚宴。

    “其实这里只是个缩影,吸引外国人来中国的是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变化。”东部一家酒店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承接的涉外婚礼明显增加,很多人都在青岛的一些公司工作,他们选择青岛姑娘或者小伙结婚,选择在青岛定居,完全是因为如今国内各方面、各行业发展都很快,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消费空间,都不断地在与发达国家拉近距离,而且比发达国家有着更多的机会。此外,随着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选择涉外婚姻的中国男女对感情追求的目的性,也更加吸引外国的适婚男女。

    过去的涉外婚姻多是 “嫁出去”,现在“娶回来”的势头越来越足。记者了解到,1988年至2000年,青岛小伙娶回的洋媳妇不过100名,而2000年至2009年,洋媳妇攀升到了400名,仅去年被岛城小伙领进家门的洋媳妇就近60名,占到涉外婚姻比例的14.3%。  

    涉外婚姻离婚率不足10%

    记着了解到,最早办理涉外婚姻登记很复杂,外方需要提供单身证明、户籍证明、医学查体证明和职业证明等,再婚的要提供离婚证明或丧偶证明,材料还要拿到上级去审查,办完一例要一个月。“我们登记时手续已非常简单。”史冠新说,他和吉娜领取新版结婚证时,吉娜只需提供单身证明、护照,他提供户口本和身份证,一个小时内两人就成了合法夫妻。

    史冠新认为,这种手续上的简化反映出了青岛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但无论结婚的对象是谁,手续的简易程度,建立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对婚姻的经营绝不能简单,要用心去维系婚姻,要充分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更要在实际生活中去理解对方。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数据显示,岛城现在每年涉外婚姻的离婚率不超过10%,远远低于本市普通夫妻的离婚率。

-

相关阅读

上一篇:胶州路开架快速路大桥 聊城路半封闭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