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早报版面图 > A23 > 正文
青岛老村庄
青岛新闻网  2004-02-15 00:00:00 

页面功能   发表评论 】【 小字】【 推荐 】【打印】【关闭

 

   东吴家村如今宽敞明亮的居民楼。林庆胜摄东吴家村(一)

  19世纪末叶,辽宁路一带还是沟沟壑壑、丛林蔽日的时候,向北丛林尽处有一小村为海泊村,村西是扫帚滩村,村东即是东吴家村。东吴家村南有一条源于错埠岭的海泊河,雨季时河水顺山势沟坎汇流西去入海。德日交战时,日军曾在海泊河一带构筑战壕与德军对峙。欧战爆发后德军无暇与日军作战,1914年11月7日上午德军高举白旗并派代表同日军代表在东吴家村军事要地会见,德军接受了日军提出的开城要求并签订了停战协议。德占时期牛奶消费极畅,村里曾出现了大批牛奶房。日占时期曾有日本人钱板孝一郎在村南发现有温泉遂开办了一处“海泊温泉”,到七七事变时被国民党政府将其炸毁从此断流。

  东、西吴家村,东、西太平村,错埠岭三处是天然的毗邻,1929年刘少文先生《青岛百呤———四十五》记叙:“青岛市外甫出东镇,即无山不秀,无水不清,三五人家,自成村落,疏篱点点,掩映野桃溪柳间……,男子朴拙无华,言辞和蔼,女子则颀秀而长,明目皓齿,见人不避,而举止娴雅……,村村有酒店,可随意痛饮,……。”即墨县志曾描述有东吴家村民俗:“人尤朴,性刚绝志气,气缓慢语声上,重礼仪,为利淡泊,不尚文饰。”

  老辈人说东吴家村人是明朝初年从云南搬来的,归即墨县仁化乡管辖,自称即墨人而不说青岛人。村中王姓居多。村的周边山岭起伏、沟壑纵深、土地贫瘠,近错埠岭地带更是因坟丘荒冢、砂砾碎石不堪耕种;稍南靠近于姑庵处曾有一片由树木苗圃形成的葱绿林带。村中有南北胡同,大胡同又连着小胡同,胡同的两边且都挖有低凹处形成排水小沟。村里屋舍俨然,屋顶全都披着麦秸草,日子过得好的人家也有铺上两趟瓦檐的;屋后都留有“滴水”分屋界;用土墼砌起来的山墙“山”靠“山”。屋顶上搭着的用来保暖的海带草,年久长出来的“马虎爪子”秋后开出了茄色小花,无不为简陋的村舍装点上少许色彩。受城市居民的影响,东吴家村的房屋为方便采光,都拆去了木棱窗改用玻璃窗,天井里也用水泥抹了地,几只鸡用竹篱圈养着,女人闲时坐炕上缝补衣物,锅里煮着地瓜什么之类的……好一派祥和的乡村图景。

  东吴家村的村民可以下海捕捞海货,卖剩下的鱼肠子烂鱼头,就装进坛子加盐卤发酵后做成鼻句咸带盐圪的“鱼杂儿”,这东西就着吃小米饼子或是小米干饭堪称“美食”。农家有雇工者按季节上工,一天管三顿饭,农忙时家里人要搭掂好饭食由媳妇挑着篓子和盛米汤的瓦罐送到坡上去吃。

  民初,东吴家村的女孩子从小就包脚(缠足),大人说“把脚成金莲好看”,那时候都嫌大脚(天足)难找婆家。到了成人,女孩们都穿上梧桐木做的尖底小脚鞋,鞋面上绣着花,钉着小铜铃,走起路来一扭一扭咯咯作响,于是有民谣:“大女曼大女曼你快扭,一扭扭到十八九,看中谁家小骚作(男孩)俊,赶急跟着走(出嫁)!”女孩梳着的长辫俗称“黑脊梁骨”,这条长长的大辫子直到出嫁时被绾个大髻盘在脑后。新嫁娘刚进门跨过马鞍就要坐炕头,俗称“坐三日”,七姑八姨、街坊邻居都来看新媳妇的“坐相”,评头品足极尽美言。待回娘家时称“望四日”,须由郎舅赶来牲口驮着回娘家叙说婆家事。(注:作者系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高级会计师)(明日请看“东吴家村(二)”)

  征集“老村庄”故事

  要求作者以第三人称著写,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叙述青岛老村庄的人情旧事。网上投稿请发 z angj@qing daonews. com,来稿请寄“青岛早报文娱部”。

  

  

页面功能  【 查看评论 】【 小字】【 推荐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足不出户来看房 网上房展建议征集
·爱 就这样做...你我青少年特别诊所
·爱我吗?爱我就送"来自百盛"的情人礼
·相约崂山百货 让爱耀"靓"情人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名模姜馨田出任青岛购物网鲜花使者
·足球彩票"进球游戏彩票"2月18发行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2月19日,零距离接触英国大学!
 

 相关链接:


 下一篇:

袜子里装满错误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