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重点产业项目占七成!青岛156个项目(人选)获2020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

2021-12-16 10:2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6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创新大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三楼礼堂召开,对获得2020年度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2020年度,全市共有156个项目(人选)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教授笪良龙、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荣获科学技术最高奖;另外,10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9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131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4人获国际合作奖。

这些项目既有对前沿创新的引领,也有对产业发展的助力,昭示了青岛产学研合作的最新成果,体现了青岛特色产业的前沿水平,凸显了青岛企业科技创新的实力,也闪耀着科技服务民生领域的光芒。

这不仅是青岛“过去”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的体现,更是蕴含着城市可期的未来,是新发展阶段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引领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科学技术奖励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本届科技奖突出奖励的导向性和引领示范作用。整体来看,获奖项目与我市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色更加明显——获奖项目中,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交通、现代海洋等我市重点产业的项目共110项,大约占全部获奖项目的七成以上。

在集成电路领域,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超高清显示驱动系列化芯片开发及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研制了超高清显示驱动系列化芯片,打破了海外相关技术和产品垄断,实现了我国显示驱动控制芯片的完全自主可控。

此前,我国液晶电视控制芯片主要由韩国、日本等国外厂商供应,自主研发能力和配套能力较弱,制约着我国显示领域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电视产品逐步向“大屏、超高清”方向发展,对显示驱动芯片的性能、分辨率等提出了更高需求。

在此背景下,该项目成功研制了支持不同屏幕分辨率的系列化液晶显示驱动芯片,解决了大屏幕液晶时序控制、显示均匀性控制、背光补偿、高速串行接口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项目形成了全系列芯片产品,年出货量突破3000万颗,近两年来产生销售收入7.58亿元,有效推动了液晶面板和相关芯片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无独有偶,由我国唯一一家可生产自动络筒机的企业——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项目“VCRO自动络筒机的研发与产业化”也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动络筒机是纺织行业迈进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设备,目前全球只有包含青岛宏大在内的四大主要生产商。此次项目研发的VCRO自动络筒机,在突破现有卷绕、接头、集中供纱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42项关键技术创新,实现了集中高效供纱、异型管智能排除、生头速度加快、生头成功率提高、管纱质量自动追溯、远程运维等性能,有效降低了纺织企业的用工成本,提升了我国在自动络筒机研制行业的话语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企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产学研合作机制更加健全

此次市科技奖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这一创新主体的获奖比例。市科技局统计显示,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共65项,占比达46%,获奖企业中78%为高新技术企业,头部科技企业引领作用增强。

生物安全柜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一级屏障,能够保护人员安全、样品安全、环境安全。随着生物、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但传统生物安全柜产品在安全性、稳定性、智能化程度等关键性能方面仍亟待提升。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首创了智能生物安全柜以及生物安全实验室整体安全防控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创新,其牵头完成的“智能生物安全柜与安全联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成功解决了传统生物安全柜在气压波动大等极端环境下难以稳定运行、缺乏联控功能无法形成整体联控体系等难题,同时增加完善智能控制功能,形成协同智慧管控平台,打造更加完备的实验室整体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创新,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安全装备产业技术进步。

据悉,相关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于雷神山医院等防控一线批量应用。目前,产品累计在全国34个省市地区超1000家机构投入使用,应用客户涵盖医院、疾控中心、科研院所、药企等,同时在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以及亚太、非洲等海外地区也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效支撑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生物安全提供了关键设备保障。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从企业需求出发,我市产学研合作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通畅。获奖项目中,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特色突出,在全部企业参与的91个项目中占64项,占比达70.3%。

其中,青岛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学联合开发的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实现了3分钟快速提取直接上机测试,40分钟内完成核酸检测,将核酸检测从“小时级”转变为“分钟级”,获得了唯一的科技创业类一等奖奖项。

社会民生效益更加显著,科技让城市更有温度

面向青岛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人民健康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发展领域,市科学技术奖的不少获奖项目体现了“科技惠民”的属性,显示出科技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滨海城市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机场建造往往面临施工难度大、风险水平高、施工运营损伤识别难等技术难题。面向这一难题,青岛理工大学牵头完成了“滨海复杂交通枢纽机场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该项目研发了滨海复杂交通枢纽机场智能施工关键技术、滨海机场工程结构灾害安全评估关键技术和大型机场空间大跨结构损伤智能识别关键技术,解决了机场智能建造等工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

目前,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铁等多项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显著节约了建造和维护成本,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18亿元,有效提高了机场等工程的安全度。

科技创新助力,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健康也有了更多保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团队历时18年建立了碘-125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技术体系,通过与新博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外率先创建了多模态图像融合导航系统,实现了实体肿瘤的精准手术模式。相关技术成果已经在包括青大附院、青岛市中心医院等在内的市内外20余家医院推广,累计救治患者2万余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文 韩星/图)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民生在线:青岛市公安局网谈问答实录

2021-12-16    青岛新闻网

"青岛老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将于18日亮相青岛市博物馆

2021-12-16    青岛新闻网

2021年网络全媒体厦门行:扬帆正当时 厦门再出发

2021-12-16    青岛新闻网

青岛双“预警”齐发 过程降温幅度可达8~10℃

2021-12-16    青岛气象

“学前提升计划”发布!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超85%

2021-12-16    央视新闻客户端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2021-12-16   

姜、花生米、大白菜……青岛这些食品抽检不合格 立即整改!

2021-12-1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总投资48亿元!青岛又添一所国际会展中心,位置就在...…

2021-12-1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