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巨变六十载 甲子轮回新篇
中共四方区委书记 纪 敏

6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1年7月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公布了新的区划调整方案,四方区正式成立。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勤劳、智慧的四方人民在这片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改造旧山河,开辟新天地,使四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区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这片热土的光辉业绩。
    历史将永远铭记,在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四方区作为青岛的老工业基地,作为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重任,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工业立区”

...[详情]

新闻速递

四方建区60周年:老水塔见证双山村今昔变迁

四方区是青岛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拥湾发展的桥头堡。作为老工业区,四方区在青岛城市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1年7月8日,四方正式建区。经过60年发展,今天的四方区在文化产业的带动下,将以崭新的面貌拥抱明天。为纪念四方建区60周年,《今日》栏目推出系列报道《跨越》。今天,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四方深厚的文化积淀...[详情]


四方崛起——四方区一甲子

四方,四通八达通向五湖四海。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方正、大气、伸展、圆满的寓意。一个从蕴藉城市人文根基的青岛古村落,得“四方”之名的城区,首先便在气势上获得先机,被赋予了海纳百川、声名远播、意气风发、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感。如是,四方区。
    这个早在500多年前就获得人文历史的城区,在1951年7月8日正式建置。今年,已是一甲子。如同其所在的青岛主城区中心位置所具有的地理意义...[详情]


回溯“青岛往事”的时空隧道 青岛民俗馆打造城市记忆坐标

今年将迎来建制120年的青岛,是一座善于保留记忆的城市。如今,随着青岛民俗馆开门纳客,常年展出跨越百余年的“青岛故事”,与四方区和青岛市有关的青岛记忆愈发鲜活与真切。
    青岛民俗馆位于四方区海云街1号,毗邻有500多年历史积淀的海云庵。在这座“口”字形的仿古院落,一件件有故事、有味道、有底蕴的老物件,生动地“诉说”着青岛百余年的的历史印迹...[详情]


《滨海新区 创新四方》——四方六十年

一湾碧水,打开了城市的记忆,1951年7月,四方区正式建置。
    他得名于明朝时的“四方村”,面积37平方公里,拥有5.83公里海岸线。正如四方二字所含的通衢之意,远到山东省最早的公路——台柳路,百年前进出青岛的标志——双山水塔,近到由此入海的跨海大桥、在此奠基的地铁一期,四方一直是进出青岛的交通要塞,与岛城版图的地理中心...[详情]


一甲子:四方再启程

六十年前,1951年7月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建立四方区。它是青岛城市文化的发源地与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更是青岛城市文明的见证者与拥湾发展的桥头堡。建区六十年的四方,是青岛地理位置的中心,作为老工业区,它为青岛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重要一环,四方在青岛城市的发 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四方...[详情]


转型使命 ——专访青岛市四方区区长李奉利

四方,自古因历史村庄而得名,其“四方”二字本身更蕴含深刻的通衢之意。这里曾有过独立而先锋的城市精神,“青岛第一党支部”从这里发起,中国第一辆火车机车在这里诞生,5家棉纺织厂撑起了青岛轻纺工业的大片江山。但在城市转型大潮的淘砺中,这方区域的命运也几度沉浮。
    每当有人谈论她时,总让我想起豪•路•博尔赫斯形容的游牧者对城市的一种态度:即使渴望认识它,到了城门口...[详情]


 
小村庄新貌
原小村的庄街
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
青岛地方支部旧址旧貌
50年代修建的四方工人俱乐部
80年代修建的四方工人俱乐部
四方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
四方区政府(人民路275号)
日军占领下的四方车站
四方火车站
80年代的四方长途汽车站
新建的长途汽车站
早期的海云庵
现在的海云庵
城区建设管理 更多>>
拥湾时代打造滨海新区 后海筑起欢乐城

近期,四方区委、区政府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果断做出了拓展四方滨海新区范围的决策,冲出了环湾大道西侧临海地块的视野局限,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滨海新...[详情]

 
产业园区 更多>>
青岛·四方产业园区说明会于7月5日举行

2011年7月5日,四方区在香格里拉盛世堂举办"2011青岛·四方产业园区发展说明会"。 本次活动共达成意向40个项目,意向投资总额合计为内资217.7亿元,意向外资1.6亿美元...[详情]


两改项目 更多>>
四方回迁房安置引入民意 我的房子我做主

拆迁、回迁安置,因利益纠葛,这些字眼往往意味着争吵。1月,在四方区郑州路50号回迁安置房选房现场,居民全部选中了中意的房子,用回迁户的话来说:我的房子我做主。...[详情]

 
改善民生 更多>>
青岛:退休后的“互助养老”生活

“社区”是社会细胞,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层和基础,不论是作为一个有形的地理范畴或无形的理念认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影响均十分深远。近年来,四方区民政局...[详情]


海云庵糖球会 更多>>
糖球会会场为啥挤不动--因为草根精神

一年一度的海云庵糖球会自开幕以来不减热闹红火的势头,经过海云庵的公交车也无一例外地贴上“开往糖球会”等字样,“去糖球会了吗”成为糖球会期间市民问候的方式

...[详情]

 
和谐社区建设 更多>>
百个社区同一个节 2010年邻居节拉开帷幕

四方区邻居节围绕着“和谐邻里•美好家园”主题,以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社区居民“建文明社区、创文明家庭、做文明市民”的意识,组织开展“人文...[详情]

领导调研
 
实事报道
 
转方式 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