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区

来源:青岛日报-- 2012-11-01 17:01:16 字号:TT

    ——访市委常委,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

    开发区经过27年的发展,走出一条富有开发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27年来,开发区积蓄了强大的实体经济,以占青岛不到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工业总产值、1/5的生产总值和实际到账外资,已经发展形成石化、家电电子、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和港口等6大产业集群。这是百年青岛的城市

文明在黄岛、在西海岸播撒的结果,现在苗圃茁壮、树木成林,需要在更广大的空间把这些资源去放大、去提升,和周边区域形成新的产业和城市发展平台。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是青岛建设国际湾区都市和海洋经济领军城市的重要支撑和强力引擎,也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支点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平台。今年1月31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整个新区构建了“一核双港、九湾六区”空间开发格局,主要目标是在西海岸实现“三个再造”: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主城区,进而实现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

    “港口裂变、产业聚变”是开发区及整个西海岸经济新区城市拓展、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所在,由港口裂变带来城市空间拓展,使得产业要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聚合,这种聚合是以服务经济为特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城市的拓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在更广阔的空间当中,利用好海洋资源和空间进一步整合城市要素,使得城市更能够承载现代产业,更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推进城市不断地走向高端。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20字的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对于开发区来讲,把全域分成国际生态智慧城、前湾新港城、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区、凤凰岛国际旅游岛、北部产业新城等五大城市板块,在每个板块中布局若干个城市模块。模块的特点是一种既有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又有很好的开放衔接沿袭性,模块和模块之间无缝对接,改变了生活、生产、居住工作相分离的状态。城市模块的中心可能是一个学校,或者是一个公园、一个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再往外才是居民的住宅及生活服务设施。

    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我们有两大优势,第一是人才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的提升,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我们承载了青岛1/3的高校,辖内拥有7所高校,11万在校大学生,其中研究生1万多人,5名两院院士。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全区人口从24万人增加到52万人,增加了28万人,平均年龄只有31.7岁,是一群非常有创业活力的团队,引领了开发区的新一轮发展。第二是开放优势。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9.7亿美元,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495个,投资过亿美元项目29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7个。

    目前,开发区正在实施“三大计划”,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蓝岛计划、绿岛计划和智岛计划,这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开发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城市转型、产业转型的有益尝试。蓝岛计划将立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控制,实施全域河流治理和环境保护,发展蓝色经济,离岸开发海洋,发展航空产业,让天更蓝、海更蓝,打造蓝色之岛。绿岛计划,把城市发展的“蓝图”描绘在生态建设的“绿图”之上,实施全域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智岛计划,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建立起以人才为导向,以国际视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智力和人才,大力发展智慧经济,打造智力之岛。

    目前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63.8%,服务业只占35.8%,农业只有0.4%,解决高GDP和低收入的矛盾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我们把产业与城市相互融合,不断向传统工业注入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有机构成,促进产业升级。在西海岸规划建设全市软件和信息产业的“西谷”,建设第三代科技园区,打造环小珠山信息服务和科技产业带、临海生态隔离带。在国际生态智慧城内,借鉴“美国硅谷模式”,集聚山东科技大学等先进资源,规划建设西海岸“智谷”,用4-5年的时间,实现在西海岸信息服务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就业8-10万人。(记者 王丽艳)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