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启用 50个部门实现“一站式”服务

1
青岛新闻网 2010-01-14 10:41:47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行后,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将于2009年3月2日正式启用。届时全市50个部门和单位的346名工作人员,将入驻大厅集中办公,441项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将在大厅实现“一站式”办理,市民将在这里体验到更加公正、便捷、舒心的政府服务。

    本来要跑六个部门,现在一站办完

    “本来要跑六个部门20天完成的土地预审业务,没想到在同一个地点,5天就办完了。”在市行政审批服务

大厅3楼的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服务台前,岛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肖先生兴奋地说道。

    “我们将原先的土地储备、权属管理等六部门的业务,现在统一放在几个窗口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驻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首席代表王来祥介绍说,以前办理业务要几个部门“串联”办理,现在实现了“并联”服务,省时省力是必然的。

    记者在市工商局、市建委、市外经贸局等多个服务窗口了解到,“提速”似乎成了各个部门共同特点。据悉,除审批事项进大厅外,还将与审批事项关联度高的服务事项一并纳入大厅,将审批配套服务进行延伸,解决审批与服务“两地办理”、“往返折腾”的不便和“效率不高”状况。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将从300天左右,降至180天左右,约可提速40%;企业注册登记服务,只需往返2次,耗时8个工作日,约提速70%以上。”市工商局、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这样介绍说。据悉,审批服务大厅启用后,通过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和联合办理机制,实行全流程网上审批和“一个窗口、一个网络”统一收费。

    比提速更重要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大厅成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速,更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助推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慧敏告诉记者,由大厅管理结构牵头各审批主体,在单项审批流程基础上,市审批办将定期对相互关联事项进行串、并联流程优化和再造,通过制度保证审批环节不断减少、效率不断提高的审批机制日趋完善。

    李慧敏介绍说,将以往分散在部门处室的审批事项集中办理,使审批与管理分开,可有效解决以往“重审批”、“轻管理”的问题。同时,促进政府部门正确处理审批与管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腾出精力把研究并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

    服务评议器+视频监督

    与其他地方的服务评议器不同,记者在服务大厅看到,这里的评议器有5个选择按钮,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态度不好、业务不熟和其他不满意”。李慧敏主任告诉记者,我们的评价是将不满意的列项分解,可以更好地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对入驻单位的电子监察、考核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建设。”李慧敏介绍说,市监察局也将派员入驻大厅,对入驻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审批进行监督监察。对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进行现场和视频监督。“此外,服务大厅还依托金宏网建立一套监管系统与行政审批软件实现信息共享,按照要求设置办理时限,对超时事项将向办理部门亮出红黄牌。” 

    “这些措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李慧敏说,将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便于公众监督。此外,市行政审批事务管理办公室作为审批人和申请人之外的第三方,对审批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可有效解决审批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位于香港中路17号信息大厦1—4层和9层,使用面积约8700平方米。入驻市级行政许可事项300项,服务事项141项。大厅的综合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大企业直通车、外商投资企业特需和应急服务、全程导引服务以及上网服务、电子证书认证等。

    1层为综合审批服务区。主要办理相对简单、周期短的事项,并设有收费银行、商务中心等。

    1层有28个单位:青岛市国家安全局、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广播电视局、青岛市新闻出版局、青岛市畜牧兽医局、青岛市文化局、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青岛市农业委员会、青岛市物价局、青岛市林业局、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青岛市盐务局、青岛市人事局、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岛市民族宗教局、青岛市粮食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青岛市信息产业局、青岛市统计局、青岛市档案局、青岛市水利局、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市旅游局。

    2层为企业设立联合办理区,主要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

    2层有11个单位:青岛市工商局、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岛市市南国家税务局、青岛市地方税务局、青岛市交通委、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3层为建设项目联合办理区,主要办理基建项目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

    3层有11个单位: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青岛市环境保护局、青岛市规划局、青岛市建设委员会、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地震局、青岛市市政公用局、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公安消防局。

    4层为配套设施综合区。设有联合审图室、档案资料室、应急和特需服务室、电子监控室及监察局投诉受理室等。

    9层为部分配套设施综合区及入驻部门首席代表办公区等。设有联合审图室及配套档案室、监察局派驻办公室等。


    4 大特点

    大厅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把握了入驻事项、网上审批和联合办理三个关键点,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大厅有四个特点。

    ●审批服务“一站式”。除审批事项进大厅外,还将与审批事项关联度高的服务事项一并纳入大厅,将审批配套服务进行延伸,解决审批与服务“两地办理”、“往返折腾”的不便和“效率不高”状况;窗口受理、后台办理、窗口出结果的“体内循环,闭合运行,一站式办理”得到落实。

    ●全流程网上审批、全过程电子监察和资源共享。我市的审批平台具有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的优势,为实现审批的阳光和便捷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全程网上审批,从窗口受理开始,即进入固化的网上流转程序,保证了审批的依法、阳光和公开;全过程电子监察,审批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均可进行电子追踪和视频监控,保证了审批行为的规范和监督的有效性;将工商、劳动、建委、规划等四部门专网接入市审批平台,部门业务数据与市审批平台数据实时交换,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审批平台可以实现与部门间、部门与部门间以及12区市(至街道办、社区和乡镇及村)的链接,使大厅对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效率大大提高。

    ●建立了联合办理机制。由大厅管理结构牵头各审批主体,在单项审批流程基础上,定期对相互关联事项进行串、并联流程优化和再造,通过制度保证审批环节不断减少、效率不断提高的审批机制日趋完善。

    ● 建立“大厅识别系统”。大厅借鉴了企业识别系统,全面策划设计大厅“识别系统方案”。该方案包括以“依法审批、便捷服务”为核心的“理念识别系统”;以考核及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识别系统”;以大厅装饰风格为主的“视觉识别系统”。该企业识别系统的意义在于,不仅在建设中遵循“理性建设、 做实做好”的筹建理念,对大厅进行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使内容、形式和谐统一,而且大厅启用后,按照大厅识别系统要求,可继续推进落实策划方案,并在大厅运行中不断调改完善,持续发展。

    3 大利好 


    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后,将在深化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等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利好1:群众不再东奔西跑  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在大厅,群众不必再东奔西跑,可在大厅“一站办理”;具备条件的事项,相关审批部门“相互抄告”,群众不必再多头依次报批,可在大厅“同时办理”;事项流程定期按“路径最短、环节最少”进行削减、合并,实现动态优化管理。

    利好2: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将以往分散在部门处室的审批事项集中办理,使审批与管理分开,可有效解决以往“重审批”、“轻管理”的问题。同时,促进政府部门正确处理审批与管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腾出精力把研究并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

    利好3:有效遏制腐败  通过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可以有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将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便于公众监督;市行政审批事务管理办公室作为审批人和申请人之外的第三方,对审批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可有效解决审批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27项市级行政审批取消 同类事项进行归并
下一篇:“检察长热线”又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