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汶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9天。
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共在四川拥有1447家分支机构,其中,位于此次震中区域的阿坝、绵阳、德阳等地的机构有273家,主要为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网点。虽然目前关于地震对上述银行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可能的贷款违约风险仍在评估中,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机构分析师均认为,地震不会对中国银行业今年的盈利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银国际分析师袁琳认为,虽然汶川地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银行业今年盈利造成负面影响,但是考虑到各行受损贷款有限,因此整体影响微弱。预计全行业净损失约在50亿-130亿人民币,今年银行业净利润将下滑0.7%-1.8%。
损失估计
地震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银行的网点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二是地震导致受灾企业和个人贷款违约风险的上升。
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区域,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当地城商行以及农信社等银行类金融机构覆盖,因此上述机构的网点损失相对明显。
知情人士介绍,地震对农行、中行、工行等国有大行的分支网点毁坏较为严重,而股份制银行多将分行设于四川成都,且大都在10家之内,尚未有大量分支机构延伸至受灾县域,因此相对损失较轻。
据中银国际估算,考虑到各银行在灾区大部分网点的员工均有伤亡情况出现,因此上述地区的员工成本将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大部分营业网点也有一定的资产损失。总体来看,预计新增费用在20亿-40亿元。
与具体的财产损失不同,地震造成的贷款违约以及信用风险上升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要更甚一些。由于在灾区网点较多,农行在此次地震中受灾损失也较为严重。5月19日,在银监会组织的媒体通气会上,农行副行长张云预计地震将会给农行带来60亿元以上新增不良贷款,建行预计个人贷款呆账将增加1.3亿元。
穆迪评级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考虑到中资银行在四川的信用业务规模较小,截至2007年底,约为6000亿元,仅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3%,因此震灾不会导致银行业出现大面积坏账。
由于此次震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对于可能导致的个人贷款违约问题,中银国际认为不需要为个人贷款资产质量过分担心。截至去年底,四川省个人贷款余额约为1400亿元,其中成都占62%。都江堰作为发展较快的经济区,个人贷款余额也只有1.01亿元左右。
“因此,我们预计个人贷款余额中将有不超过20亿人民币受到影响。”袁琳认为,公司类贷款的资产质量值得关注,预计不良和关注两类贷款的总计余额将提高300亿-500亿元左右。“但是,我们认为政府和保险公司将承担一定的损失。因此,我们粗略估计净损失约在80亿-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