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类专题 > 青岛大项目 > 对话 综述 > 正文  
滚动新闻
“新即墨、新科技”——对话即墨市委书记张洪训
青岛新闻网  2004-12-03 17:04:24 青岛日报

页面功能   “挑刺”和评论 】 【 小字】【 推荐 】【打印】【关闭

 

  即墨东边有座小岛,因为田横这个义士而闻名。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田横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他敢想敢干,敢做敢当,最后不惜舍身取义,很有点“创新”精神。漫步岛上,那尊跃马扬鞭的塑像历经雨打风吹,已变得斑斑点点,尽显岁月沧桑。

  即墨是个好地方,来过的人都这么说。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兴事创业真是再合适不过。
走进市区,路两旁一溜儿纺织服装巨幅广告,闻名遐迩的即墨服装批发市场交易正酣。即墨变了,似曾相识,又令人刮目。我在想,“田横应无恙,当惊即墨殊”了吧。

  记者(以下简称记):一说到即墨,接着就会联想到一批服装名牌,但这代表不了即墨科技的全部。

  张洪训(以下简称张):一座城市总有它的强项,有它的短腿。即墨经济最大的特色就是纺织服装业,这是我们的长处,也是独特的比较优势。但同时,即墨还有更多新的亮点,像民营科技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等,虽然成绩不小,但宣传得很不够。所以,我非常欢迎你的到来。

  让高新产业唱“主角”

    记:看区域科技工作,最有说服力的是高新产业各项指标,要靠数字说话。

  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即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首要战略,我们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产业呈现出良好态势。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4家,54家企业被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今年1-10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58亿元,同比增长75.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4%,比去年增长5.14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记:最近读到一篇介绍即墨经验的文章,“四招”令人耳目一新。

  张:即墨科技工作有 “四招”。“第一招”就是政策驱动,潜心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这几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高新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和协调,把发展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镇、园区和部门,并且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我为此给出一个形象的说法,叫“同唱一首歌”。

  记:您的说法确实非常形象,可是要组织好科技大合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第二招”就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培育。市里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通过举办产学研洽谈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系等多种形式,引进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2000年以来,全市荣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5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星火奖21项;全市企业申请专利280多件,实施率达到65%以上。

  记:您的话使我想起了,在2002年国家科技大会上,即发集团为即墨捧回了一个弥足珍贵的二等奖,引起不小的轰动。

  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投入则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关键是调动各类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像即发集团与省纺织科学院共建了 “鲁科即发技术创新中心”,与青岛大学等常年开展产学研,每年投入的技术开发经费都超过3000万元,建成了国家级针织研发中心,入选中国驰名商标。你说的即发获奖,那可是即墨自建国以来的第一个国家科技大奖。

  记:“第三招”是什么呢?

  张:就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是个长期的任务。近两年,我们根据城市产业优势及发展方向,在针(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重点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机电一体化设备与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以及先进控制仪器制造等,积极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2003年,全市共完成技改投入14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84个,开发新产品68项。其中,“服装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被市科技局评为全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

  记:也就是说,发展高新产业有两条路,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二是传统产业高新化,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张:“第四招”就是科技园区建设。众所周知,即墨有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县级市设立的首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总规划面积24.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9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七通一平”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

  产业集群“双星”闪耀

    记:据我所知,即墨的科技园区建设有不少看点,一批电子家电大项目在这里扎堆,集群效应崭露头角。

  张:园区是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的科技园区为我们引进国内外高科技项目创造出一个优越环境。举个例子,入园的创新科技公司总投资达2650万美元,主要生产声霸卡、MP3播放器等高新技术产品,项目一期工程去年5月投产,拥有声霸卡和MP3播放器生产线8条,月生产声霸卡84万张、MP3播放器25.2万台。今年1-10月份,实现出口创汇3427万美元,预计全年可实现出口创汇4800万美元。

  记:听说TCL也来了,而且这是TCL在国内建立的首个白家电生产基地。

  张:又一个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项目!TCL的老总说,为什么选择即墨,当然有些道理,其中最看重即墨的投资区位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记:还能透露更多的好消息吗?

  张:有啊。今年我们新引进投产的华龙科创数码项目,计划总投资 2222万美元,从美国、香港、台湾高薪聘请电子科技专家组成 40多人的研发队伍,专门从事网络DVD、数码相机的自主研发。目前,一期8条生产线已于 8月投产,年可生产DVD500万台,年产值可达5.4亿美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还有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元的哈工大新同人电子项目,拥有1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其研发的数字化、自动定时、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系列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还是想问一个老问题,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为何能够成为“中国针织名城”?

  张:即墨共有西服、针织、童装、衬衫、皮鞋、抽纱等生产企业上千家,仅针织、服装等专业村就有120多个,年产各类服装服饰产品逾6亿套(件),产值近200个亿。成为中国针织名城,我想因素可以列举很多,但最主要的在于科技创新,在于吸引人才。没有这两条,就不会有即墨的今天。

  得人才则兴,失人才则衰

    记:人才是创新的硬道理。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张:一切事业都离不开人才,国家间、城市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们的作法是,把引进、培育人才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机制,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换脑”与“借脑”相结合,提升科技人才的含金量。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2484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40人,中高级职称10133人。

  记:听说有好多民营企业的人才“触角”已经伸向了国外?

  张:不错,像红领、好事中聘请了德国、意大利等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大师,这是企业为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采取的应对策略,也是政府所欣赏和鼓励的。通过引进国内外高级管理人才,使得产品质量和企业内涵在短时间内得以大幅提升。今天的红领集团,成为全省首家私营股份制服装企业,“红领”商标进入了全国驰名商标认定程序。

  记:民营经济、高新技术是全省经济工作确定的重点,我注意到即墨把两者结合起来做文章,而且做的相当漂亮。

  张:这完全是精心培育民营科技企业的结果。民营科技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到目前为止,即墨市共有市级民营科技企业35家,即墨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38家,去年仅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6.5亿元,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超过1亿元。

  记:在培育企业方面,你们的作法主要有什么?

  张:最主要的是营造环境,在这方面政府绝对不能“缺位”。今年市财政安排科技投入达2000多万,其中40%以上用于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和转化。再就是争取市科技局的支持,及时把民营科技企业中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果向上推荐,争取立项和资金支持。前两年我们共争取上级资金1100多万元,其中为民营科技企业争取600多万元。全市60%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这个比例应该说不低。

  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即墨产业结构面貌,确实翻天覆地,大不一样了。

  张:还有,我们的农业科技“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

  记:像“科技农家大院”模式、海洋水产养殖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都堪称即墨科技工作的“大手笔”。

  张:即墨一直是“科技兴农”的急先锋。我们积极搭建农业技术应用平台,先后投资3.6亿元规划建设了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市级畜牧科技示范园、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三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及12处镇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以此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龙头,加快科技成果推广,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2003年,全市设施化农业发展到3万多亩,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4.7%、20%和41.2%。

  记:很多人对科技部重点推广的即墨“科技农家大院”模式还不熟悉,您能介绍一下吗?

  张:这是即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农业科技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市科技部门推出“科技快餐”,组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成立了科技服务队,采取到村庄、田间、地头讲课,发放科技图书、明白纸等形式,免费对农民进行实用科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技实用技术。这种“全程免费科技服务”,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之为“星级”服务。有的地方还在生产服务中心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技术人员轮流接听电话,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电话里说不明白的,技术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年以来,全市已组织科技下乡268场,举办各类培训班120次,培训种养殖技术骨干2000人次,培训农民3.6万多人次。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同比增长8.2%。

  

页面功能   “挑刺”和评论 】【 小字】【 推荐】【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资讯
 
·欢乐的圣诞王国 欢乐的阳光百货
·借鉴日系标准 海信日立推行认证
·企业税制改革与纳税筹划研讨会
·青岛市人民政府国资委公告
·现代MBA联考名师辅导班岛城面授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1月23日统考
·海尔变频冰箱高居最畅销榜首
·新国大管院中文EMBA热招
·加拿大读硕动态 外国教授赴青面试
言语传情
对方手机  
短信内容:  
署名
手机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主题短信
·订阅 诚实基金短线选股
·订阅 诚实基金中线选股
·订阅 专家操盘
·订阅 股市信息
·你是我心中的太阳,可..
·我愿在星空下等待,等..
·人活着真累,站着直想..
·朋友,久未联络,一切..
·观念决定方向,思路决..
·我心中的女神:对不起..
相关链接:
 
下一篇:
 
沃土盛开“科技花”——对话莱西市委书记张锡君
分类· 招商· 二手· 求职· 建站· 家教· 黄页

    更多

青岛民康皮肤病研究所
权威医院,健康的保证
无限商机,网上贸易!
最全面的产品供求信息
“傻瓜化”大头贴软件
可自己拍也可开店经营
奥岚雪穴位香熏面贴膜
美白抗皱、祛斑、补水
儿童多动症的自我康复
纯中药儿童动聪静胶囊
专收各种旧电脑及配件
好坏均可欢迎来电联系
多用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一年包换、三年保修!
超低价销售各品牌手机
三星、MOTO等名牌手机
站内检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